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1.2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1.2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1 09: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胜券在握系列】七下科学
第二节 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训练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
1. 如图所示为变形虫的生殖过程,其生殖方式为(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胎生 D.卵生
2. 人的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最终将衰老死亡。请你参照如图信息,人的生命起点是( )
A.卵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新生儿
3.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青春期女生乳房发育时要束胸 B.避开异性,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
C.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是正常现象 D.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强,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
4. 进入初中后,大部分同学都进入了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饮食上应注意( )
A.多补充脂肪 B.多补充维生素 C.多补充糖类 D.营养全面、合理
5. 动物的生殖方式存在多样性。下表中列出了四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动物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方式
体内 体外 胎生 卵生
家蚕 √ √
青蛙 √ √
麻雀 √ √
狮子 √ √
A.家蚕 B.青蛙 C.麻雀 D.狮子
6. 如图所示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② B.因病摘除③后,女性的第二性征会消失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④ 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③
7. 如图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④是在子宫内进行的,发育所需的营养部分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母体排出体外
8. 代孕又叫借腹怀胎,是指将夫妇的受精卵植入其他女性的子宫内代为怀孕的过程。因其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而被我国明令禁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孕属于无性生殖技术 B.卵子产生于代孕女性的子宫
C.代孕技术和克隆技术相同 D.受精卵是人类发育的起点
9. 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如图),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 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0.如图一、二分别为蝗虫和家蚕的发育方式图,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表示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B.家蚕幼虫和成虫的生活方式、形态结构相差较大
C.图中所示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多经历一个阶段——蛹期
11.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根据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A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男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加快
B.从图B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迅速发育
C.从图B的曲线可知,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D.从两幅曲线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晚
12.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 B.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D.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胎生动物
13.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和家蚕相似。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火蚁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B.红火蚁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D→A→C
C.A时期与B时期形态差异很大
D.红火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
14.2024年1月《义乌市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报告》出炉,我市不仅物种多样,珍稀濒危及保护物种也较丰富。下列义乌珍稀动物中,体内受精、胎生的动物是( )
A.义乌小鲵(两栖类) B.领角鸮(鸟类) C.拉步甲(昆虫类) D.穿山甲(哺乳类)
15.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A﹣﹣氧气 B.B﹣﹣母乳 C.C﹣﹣营养物质 D.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2分)
16.(4分)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个月有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子宫内膜就会自然脱落,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____________;男孩睾丸成熟后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7.(4分)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1)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是否可以直接流入胎儿体内?_______________。
(2)胎盘着生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
18.(6分)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__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古诗中描述的是 ________图这类昆虫的一段生命历程,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___________期。
19.(8分)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B是 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
(2)D表示 _______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青春期。此时期会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其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长出胡须 ②喉结突出 ③身体长高 ④声调低沉
20.(6分)如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类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方框的内容应该是 ____________。
(2)下列属于甲发育类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属于乙发育类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
A.蜻蜓 B.菜粉蝶 C.蝉 D.青蛙
21.(10分)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处填入恰当的词:_____________。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_____________。A的形成发生在 ____________内。胎儿在母体的 _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22.(4分)昆虫在幼虫发育阶段容易遭受攻击和伤害,因此一些昆虫幼虫逐渐进化形成防御机制。如图所示是菲律宾一种特殊的毛毛虫,其外型犹如一个绿色外星人,长着类似眼睛的斑点,使其“面部”看上去非常恐怖。
(1)该毛毛虫的发育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
(2)根据毛毛虫的生长发育特点,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0分)
23.(6分)如图甲为常见的农业害虫卷叶象甲。雌性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后,将整个叶片加工成卷筒状(如图乙),幼虫及蛹期都在叶筒内生活。观察发现,同类植物的叶片有全缘和深裂两种形状(如图丙),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
(1)从发育过程角度看,卷叶象甲比蝗虫多了___________期;
(2)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方案】
Ⅰ选取同类植物中相同数量且大小相同的全缘叶片和深裂叶片;
Ⅱ将等量待产卵的雌性成虫,分别放到两种叶片上;
Ⅲ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能折叠成卷筒的叶片数量。
【实验分析】①制定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②从环保角度考虑,以下可以减少卷叶象甲危害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A.喷洒农药 B.诱捕雌虫 C.收集卷叶,并集中处理
24.(8分)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相同的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1)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发育、_________、幼蛙、成蛙等五个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_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 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总计13分)
26.(6分)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俗名阉鸡),图丙是健康的母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
(1)图甲和图丙中鸡的外形不同,如鸡冠形状、羽毛颜色等,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
(2)图乙中的公鸡与图甲相比 ___________(填字母)。
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
(3)小科奶奶家里只圈养了几只母鸡,下了一窝鸡蛋,小科从网上买了孵化箱,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他奶奶家的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我们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生命的变化如此奇妙,据图回答问题:
(1)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_。
(2)如图甲中【③】_______________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①】成熟后既能产生卵细胞,还能分泌 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胎儿与母体间物质交换的模型图,其中物质交换方向不正确的有 ______________(填字母)。
【胜券在握系列】七下科学 第二节 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
【解答】A、分裂生殖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A符合题意;
B、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B不符合题意;
C、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不属于胎生,C不符合题意;
D、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不属于卵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C
【解析】【考点】受精与妊娠.
【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的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解答】解: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的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也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故选:C。
3. 【答案】C
【解析】【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及其卫生.
【分析】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
【解答】解:A、长腋毛和阴毛、女孩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的出现,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束胸,错误。
B、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特点;避开异性,认为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错误。
C、进入青春期以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确。
D、遇到烦心事,要跟师长、同学沟通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错误。
故选:C。
4. 【答案】D
【解析】【考点】人的生长时期.
【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每一种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项活动所必须的。
【解答】解:进入青春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才能使生长发育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适当增加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丰富的食物,还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应当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故选:D。
5. 【答案】A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不同,结合例子具体分析。
【解答】解:A、家蚕属于昆虫,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因此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正确。
C、麻雀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C正确。
D、狮子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胎生哺乳,D正确。
故选:A。
6. 【答案】D
【解析】【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观图可知: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
【解答】解:AB、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第二性征要在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现出来。可见,如果因病摘除③子宫后,该女性的卵巢正常,第二性征也不会消失,AB错误。
C、④是阴道,而②输卵管是受精作用的场所,B错误。
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结构③子宫,D正确。
故选:D。
7. 【答案】D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2、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3、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娩出。
4、图中①是受精卵,②两个细胞,③胚泡,④是胎儿,⑤新生儿。
【解答】解:A、①表示受精过程,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A错误。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B错误。
C、④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错误。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D正确。
故选:D。
8. 【答案】D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解:A、由题可知,代孕是将夫妇的受精卵植入其他女性的子宫内代为怀孕的过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技术,A错误。
B、代孕女性的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子产生于提供受精卵的夫妇中的女性的卵巢,B错误。
C、克隆技术是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一种无性生殖技术,而代孕技术是一种有性生殖技术,两者不同,C错误。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受精卵是人类发育的起点,D正确。
故选:D。
9. 【答案】B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1)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龙眼鸡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分裂繁殖,A错误。
B、龙眼鸡的受精过程是在雌虫体内进行的,但其发育是在体外完成的,即雌虫将受精卵产在树干上,卵在外部环境中孵化成幼虫,B正确。
C、蝗虫的生长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龙眼鸡生长过程与蝗虫相似。因此龙眼鸡的生长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但没有蛹阶段。它们直接从幼虫发育成成虫,C错误。
D、动物题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D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解答】解:A.由图可知,蝗虫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家蚕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生活方式、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图中所示生物都属于有性生殖,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C正确。
D.蝗虫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生活方式、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多经历一个阶段——蛹期,D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解答】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上图A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开始加快,正确;
B、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从上图B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开始迅速发育,正确;
C、从图B的曲线可知,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正确。
D、从两幅曲线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早,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1、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胚泡后,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2、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A、鲟鱼是卵生动物,其生殖过程中,雌鱼将卵释放到体外,雄鱼随后释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可见,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A正确;
B、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仍然是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雌雄性细胞的结合,B错误;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之后卵在水中发育,C错误;
D、鲟鱼不是胎生动物,而是卵生动物,其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3)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解答】解:AB、家蚕和红火蚁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结合题图可知,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其发育顺序为:D受精卵、A幼虫、B蛹和C成虫四个时期,A正确、B错误;
C、B时期是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可见,A时期(幼虫)与B时期(蛹)形态差异很大,C正确;
D、生物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红火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D正确。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解答】解:义乌小鲵(两栖类)体外受精、卵生;领角鸮(鸟类)和拉步甲(昆虫类)都是体内受精、卵生;穿山甲(哺乳类)体内受精、胎生,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所以 胚胎逐渐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胎盘使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乳是当胎儿产出后通过哺乳由母亲向婴儿喂食的,不是在胎盘处进行交换的,所以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6.【答案】月经;遗精
【解析】【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1)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解答】解:遗精是指男孩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月经期一般为4到5天。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故答案为:月经;遗精。
17.【答案】(1)不可以;(2)A。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早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中卵黄提供,着床到子宫内膜后面分化出胎盘和脐带,通过胎盘和脐带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解答】解:(1)由题意可以知道: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而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所以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不是通过血液直接流入胎儿体内,如果是那样,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胎儿和母体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死亡等。
(2)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所以胎盘着生的部位是母体的子宫。故选:A。
故答案为:(1)不可以;(2)A。
18.【答案】(1)幼虫(2)乙;幼虫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1)甲图中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乙图中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幼虫(2)乙;幼虫
19.【答案】(1)卵巢(2)受精;输卵管(3)③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1、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
2、题图中:A是精子,B是卵巢,C是受精卵,D是受精过程。
【解答】解:(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B能产生卵细胞,因此B是卵巢。
(2)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C细胞是受精卵,D表示受精。
(3)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第二性征要在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现出来。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下,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肌肉的发达,骨骼的粗壮,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下,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选项中,①②④都属于第二性征,而③身体长高不属于第二性征。
故答案为:(1)卵巢(2)受精;输卵管(3)③
20.【答案】(1)蛹。(2)AC;B。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解:(1)乙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故图乙中方框的内容应该是蛹。
(2)甲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蜻蜓、蝉;图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菜粉蝶。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蛹。(2)AC;B。
21.【答案】(1)受精卵。(2)睾丸;输卵管;子宫;胎盘和脐带。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受精与妊娠.
【分析】(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解答】解:(1)A处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男性的睾丸,睾丸还能分泌雄性激素。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且埋入子宫内膜。胚胎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慢慢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
故答案为:(1)受精卵。(2)睾丸;输卵管;子宫;胎盘和脐带。
22.【答案】(1)完全变态。(2)幼虫期。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
【解答】解:(1)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是成虫。
(2)针对毛毛虫的生长发育特点,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2)幼虫期。
三、探究题
23.【答案】(1)蛹;(2)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3)B。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解:(1)卷叶象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蝗虫的发育过程只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所以从发育过程角度看,卷叶象甲比蝗虫多了蛹期。
(2)制定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
(3)A、喷洒农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杀死卷叶象甲,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A错误。
B、诱捕雌虫:通过捕捉并消除卷叶象甲的繁殖源,可以有效减少卷叶象甲的数量,同时也相对环保,B正确。
C、收集卷叶,并集中处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其他害虫趁机入侵,而且对于已经受破坏的叶片来说,无法恢复其原有的功能,C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蛹;(2)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的破坏;(3)B。
24.【答案】(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解析】【考点】青蛙的变态发育.
【分析】(1)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大,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发育、蝌蚪、幼蛙、成蛙等阶段。
(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时,唯一变量是是否含有污染物,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的l、2号鱼缸是实验组,没有加入化肥、洗涤剂的3号鱼缸是对照组。
(3)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所以如果实验结果是:3号鱼缸中无污染物,蛙卵的孵化率最高;1、2号鱼缸中有污染物,远低于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则可以支持该假设。
故答案为:(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25.【答案】(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
(2)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湿度等。
故答案为:(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
四、综合题
26.【答案】(1)第二性征(2)C(3)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
【解答】解:(1)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由图可知,图甲和图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性征在生理学上叫第二性征。
(2)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因此,图乙中的公鸡与图甲相比,将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3)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小科从网上买了孵化箱,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他奶奶家的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鸡蛋没有经过受精,即使给以适宜的温度也孵不出小鸡。
故答案为:(1)第二性征(2)C(3)鸡蛋没有经过受精
27.【答案】(1)②输卵管(2)子宫(3)雌性激素(4)AB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受精与妊娠.
【分析】图甲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内膜、④阴道。
【解答】解:(1)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②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
(2)人体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③子宫。
(3)①卵巢成熟后既能产生卵细胞,还能分泌雌性激素。
(4)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在胎膜和子宫内壁之间产生出一块有很多血管的组织,叫做胎盘,胎儿有一条长的脐带与胎盘相连。脐带里有脐动脉和脐静脉,这两种血管到了胎盘,它们之间连通着的很多毛细血管就浸浴在胎盘空隙的母体血液里。胎儿通过脐静脉从母体血液里吸收各种养料和氧,由脐动脉把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故AB物质交换方向不正确。
故答案为:(1)②输卵管(2)子宫(3)雌性激素(4)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