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隧洞(suì) 纤细(xiān) 高傲(ào) 干瘪(biě)
B.蜗行(wō) 胆怯(què) 翡翠(fěi) 伤痕累累(léi)
C.芦荻(dí) 舵手(duò) 熄灭(xī) 笑涡(wō)
D.飞窜(cuàn) 呻吟(yín) 蠢笨(chǔn) 差异(c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迷罔 呻吟 疲惫 长夜漫漫
B.隧洞 海鸥 仓茫 取义成人
C.淤滩 旌旗 熄灭 血雨腥风
D.驳船 妆饰 谎言 伤痕累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味同嚼蜡。
B.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引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录像》节目,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D.今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前来魏氏庄园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时,在景区的引领下,周边农家乐、采摘园、酒店等旅游相关行业蓬勃发展,近3 年累计纳税7855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②5年来,为创建5A,襄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协调指导,强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③此外,景区员工也增至253人,其中本地员工占总数的80%,有效促进了社会群体就业。
④古隆中景区创5A成功,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⑤如今,焕然一新的古隆中景区已经成为弘扬诸葛亮精神、传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基地, 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200万元。
②③①⑤④ B.④②⑤③ ① C.②④①③⑤ D.④⑤①③②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统一》是俄国诗人聂鲁达,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B.沈尹默《月夜》一诗中,与大树“并排立着”的“我”,让人感受到一个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
C.“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是诗人舒婷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祖国的献身之情。
D.《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8.诗歌默写。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周学道坐在堂上,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
……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
……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__________艺术的高峰。作者_________,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_____代小说家。
(2)在周进眼里范进是怎样一副形象?主考周学道对范进关照出于一种什么心态?
10、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 ② ③
(1)上面三个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既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__________。(均填写序号)
(2)在上面传统节日形象标志中任选其一作简要介绍,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析这一形象标志的寓意。
【链接材料】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用具有民俗感的符号体现隆重的节日,给每个节日赋予了美的精神,是文化灵魂的一种凝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11.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好处。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1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13.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14.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领域。中国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顺应了当地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肯尼亚移动通信运营商萨芬瑞和银行合作打造的“移动钱”移动支付平台,因用户量的剧增一度不堪重负。中国华为公司先后派出上百人团队,联合当地移动运营商开发上线升级版“移动钱”,新系统快速稳定,用户容量从1500万提升到2000万以上,并支持平滑扩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简单讲,目前算力更强大,算法更科学,在严格遵守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行程卡的用户体验更佳,投诉率下降75%就是证明。”陈灏表示,“哪怕2000人同时点击查询也不影响使用,更何况每个人手指灵活度、反应时间也不一样,同时查询的用户远低于这个数。”
下午3时,陈灏还要对接省通信管理局,为地方防疫提供数据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头绪很多,但也仅占每天工作量的10%~15%,全是算力算法的功劳。”(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在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秩序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围绕让数字经济赋能美好生活这一议题纷纷建言献策。李彦宏委员认为数字经济自身发展需要找到新动能,他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二是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去变革那些阻碍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机制保障。毕井泉委员提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他认为这项制度不仅可以方便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避免医生开错药方。徐晓兰委员建议发挥工业互联网的正向作用,她呼吁推动智能芯片、智能传感终端、开源社区等融合创新,突破工业控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下列说法与材料三表述一致的一项是( )
A. 李彦宏委员建议给数字经济发展找到新动能,他认为要有改革创新魄力,去变革那些阻碍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机制保障。
B. 毕井泉委员建议各省加快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他认为这项制度可以方便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避免医生开错药方。
C. 徐晓兰委员建议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决定性作用,她呼吁推动融合创新,突破工业控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D. 政协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让数字经济赋能美好生活,推动数字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B. 中国公司多次派出工作团队,指导肯尼亚当地移动运营商开发的升级版新系统快速稳定,用户容量大幅度提升。
C. 陈灏认为,行程卡的用户体验更佳和疫情防控工作仅占每天工作量的10%~15%都归功于目前的算力和算法。
D. 以上三则材料都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一组组数据的使用让说明语言更严谨。
17. 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数字经济的认识或感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泪
田 间
母亲的泪像玛瑙般地坠下了,
染在漆黑的台桌上,
破旧的窗梗上,
坏了的,补足破绽的棉絮上。
她自己的衣袄上。
那活跃的孩子呢
母亲的泪,洒在灰土泥的墙壁上。
落在煤油灯照着的,
瘦弱的人影上,
年青的儿子的相片上。
年青的儿子是穿着灰色的制服,
荷着黑色的枪杆的,
向孤独的母亲,
带着笑的走了。
走了的时候,
中秋的月亮还圆好的照着,
母亲的心灵,
还荡漾着希望的波浪呵!
今年的月亮,
也一样圆好的照着;
但母亲的心呢
浪花一般地碎了。
破裂了,
就让黄沙埋没了他的尸体
——死去的年青的灵魂,
你知道你是怎样死的。
你清楚你的年老的母亲,
在淌着血色的泪吗
母亲的头发。
像冬天世界的白雪了,
母亲在将死的年度里。
吐一口痰沫,
忍一肚气,
咬着最后的一滴泪,
要等候你。
还回来呢!
你,她的没有罪过的孩子,
你还能再回来
让她再握你的手。
再吻你的脸
让你给她煮好饭
烧杯热茶,
伴着她安躺在暴风的夜里。
平安地踏过了
这残酷的世界的路,
人生的路!
母亲,
她死了幸福的想望,
在苦难的摇篮里颠跌老了
病了,
只有一口气,
她悲愤地呻吟着:
“世界该变了!”
18.从诗中找出母亲流泪的原因,并加以说明。
19.谈谈“年青”和“年老”两词在诗中的作用。
20.谈谈你对“世界该变了”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烟 叶
张炜
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是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水珠挂在叶子的边缘上,在月色里闪着亮。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
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刻没了。
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刻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
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原来先将烟棵齐根斩断,再坐下来割烟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状不同的烟刀。他的身侧还放了一个录音机、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就像没有看见有人在旁边蹲下来一样。
年喜在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状也有所不同。
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熟练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
“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
跛子老四“当啷”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
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砸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了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
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开始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失望地摇摇头,嘴里发出“唉唉”的声音。他说:
“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
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
“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再说这火苗一跳一跳,也是你在烟地里的一个伴儿;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
年喜笑了。
刚毕业回村时,年喜就觉得这个拐腿老四有意思。一块儿在海滩上种花生时,他发现对方能趁那条跛腿着地时将花生种扔进坑里,十分省力,十分巧妙……烟田承包后,跛子老四的烟叶又是全村最好的!……
跛子老四又喝了一口酒,开始抽烟了,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
年喜连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
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唉唉……你完了。”
“我怎么就完了?”
“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
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的……”
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么?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唉唉……”
“味儿能差多少!”
“什么?!”跛子老四气愤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
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
年喜惊讶地看着他。
“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
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地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他这回眯着眼睛,再三品尝,最后说:
“这份烟味儿厚,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
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
跛子老四摇着头:“到底是个‘学生’……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
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
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惬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停了一会儿,他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
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常常听到的歌,但年喜记不起这叫什么歌了……他请跛子老四重新按一次。
……烟叶丰收了,
多么叫人喜欢。我们拣烟叶,不怕劳累加油干,
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
“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
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么?”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不易哩!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一些劲头,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办法……”
“录音机也是好东西。”
“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就好听它说唱了。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做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就是这样!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
(本文写于1984年,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垫板、烟刀、录音机、月夜、火堆……这一切构成了割烟人艰辛又诗意的生活日常,也渲染出浓郁的乡土氛围。
B.插叙老四种花生的部分,使故事富有变化。老四能战胜身体残疾,巧妙播种花生,体现了他的生存智慧与勇气。
C.年喜拒绝吸烟时,老四说“年喜你啊……你完了”,表达了老四对年喜的失望,以及对传统技艺行将逝去的失落。
D.张炜笔下的烟叶地,与《边城》中的湘西、《祝福》中的鲁镇一样,被寄予了深沉的情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
2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跛子老四割烟叶的“好刀法”是从年喜的视角来写,生动刻画了老四的精湛手艺,表现了年喜的由衷佩服。
B.小说主要由对话构成,情节凝练集中,对话中展现矛盾,刻画出年喜前后的思想变化,也丰富了老四的人物形象。
C.生火祛湿气、喝酒取暖、听录音机解闷儿等细节充满诗情画意;歌曲舒缓了小说节奏,情节由此发生转折。
D.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承载割烟人的质朴温暖;多处使用拟声词、叹词和方言俗语,极具地域风采、乡土风情。
23.小说画线句子“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中的“他们”指的是谁?跛子老四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
24.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跛子老四还是年喜?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三、作文
25.请以“一棵小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②可以大胆尝试写一首长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1.B 2.C 3.C 4.D 5.A 6.B 7.B
8.(1)富饶 荣光 自由
(2)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3)繁多是个谎言
(4)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5)像黑色的闪电 在高傲地飞翔
9.(1)《儒林外史》 讽刺 吴敬梓 清 (2)①穿着单薄、破烂,非常猥琐、悲凉。②周进非常同情老童生,在考试中特别注意老童生,他一看范进就油然产生一种怜悯的心情,觉得范进和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所以特别关照他。
10、.(1)②③① ②
(2)示例一:①标志以嫦娥奔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示例二:②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示例三:③画面由粽子形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趋利辟邪、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
11.“抱”“甩”“摔”“恶狠狠”赋予狂风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浪潮的气势之大。
12.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13.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14.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15.D 16.C
17.示例:数字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我们外出购物时不需携带现金,通过微信钱包、支付宝和云闪付等就可以轻松完成交易;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可以通过行程码准确了解个人的行动轨迹,从而实现精准防控;通过智慧校园,家长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在校园里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等。
18.母亲流泪是因为她年青的、当兵的儿子死去了。
19.两个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年青”的比“年老”的先死去!
20.“世界该变了”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发自内心的悲愤的、绝望的呼喊,从侧面反映了那个吃人的社会的黑暗程度。
21、A 22.C
23.“他们”指的是缺乏生存的智慧,也不研究种烟,缺乏钻研精神的割烟人。 “原因”:老四反复强调,一方面传达出对于“他们”的不满和鄙视;一方面也是对年喜的勉励。
24. 观点一:跛子老四:①跛子老四,是小说主要塑造的人物。他是一个优秀的种烟把式,坚守传统,技艺娴熟;同时他还能从朴素的农耕生活中发掘乐趣,乐在其中。②跛子老四在文中着墨更多,小说调动了多种手法塑造老四,既有“他们”和年喜的侧面衬托,也有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③小说围绕跛子老四展开,通过他与年喜的对话,推动了年喜的思想变化。④小说通过对跛子老四的塑造,表达了一辈人对传统精神家园的体认和守护,深化了小说主题,因此跛子老四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观点二:年喜:①年喜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发展。②年喜在与跛子老四的对话中,思想发生了变化:一开始他对种烟缺乏了解,容易受外界影响;后来他对跛子老四以及种烟人的生活充满敬意。③结尾部分,年喜的沉重和“冷峻”,反映了新一代农民的真实心态和对未来的思考;拓宽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思索,因此年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