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一座长安城,多少繁华梦. 】 说说你印象中的唐朝是怎么样的?
第2课 唐朝建立与“开元盛世”
唐高祖 李渊
唐太祖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分析唐太宗、武则天的执政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研读相关材料,归纳唐太宗、武则天治国的具体措施,并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史料实证)
3.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家国情怀)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人物
都城
李渊(唐高祖)
长安
时间
618年
李渊出身北周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大业十三年(617年),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联结突厥,示好李密,直取长安,拥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自领大丞相,封唐王。618年,得知炀帝遇弑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一)唐朝建立
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
李渊
二子
李世民
太子
李建成
年号
庙号
朝代知识小卡片(唐)
四子
李元吉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勤于政事,以民为本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1)唐太宗治国理念:
材料二: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贞观政要》
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逐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徵传》
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尉迟恭
秦叔宝
李靖
程咬金
魏征
镜子谏臣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谋杜断
房玄龄
手下猛将
程咬金、尉迟恭、
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
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姚思廉等
想一想唐太宗有哪些著名的文臣武将
(2)政治方面: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增设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④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
三省及职能:
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
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
建立发展:
隋:隋文帝初创唐:进一步完善
清末:于1905年废除
(3)经济方面
①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武则天的统治
14岁 26岁 28岁 32岁 51岁 67岁 82岁
初入后宫
太宗才人
入寺为尼
再度入宫
立为高宗皇后
与高宗
并称二圣
改国号为周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的皇后,曾与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代之。690年,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都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
唐高宗
(628-683年)
武则天
(624-705年)
乾陵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无字碑
(一)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1、政治方面: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武则天开创武举
2、用人方面:
(一)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鼓励举荐和自荐,不拘一格,注重选拔没有显赫家世的普通人。
(一)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经济方面:
她当政时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相对安定,人口不断增长,为后来盛世局面(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太宗 武则天
政治
经济
用人
局面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继续减轻人民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两位皇帝的治国策越有哪些共同之处促进了唐朝的兴盛 ?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带来的启示?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注重家世
相同之处:
①都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②都注重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③注重发展农业。
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知人善任,注重民生。
建立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618年,李渊,定都长安
唐太宗执政时期
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为大唐盛世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C
C
3.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B
4.唐朝在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在宽简”。这反映了唐朝( )
A.加强吏治整顿 B.吸取隋亡的教训
C.注重经济发展 D.开创三省六部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