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解方程》
说课
义务教育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方程
01.
教材和学情分析
02.
学习目标
03.
教学流程
04.
教学反思
目录
本课时在方程单元中承上启下,此前学生已认识方程概念,此课重点在于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等式性质并运用其求解方程,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一、说教材:
一、学生已有经验
二、学习困难
三、学习需求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算术基础与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等式性质及方程求解这一全新的代数领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部分学生在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时会不适应,比如难以理解等式两边同加同减等操作保持等式成立的原理。
不过,他们好奇心强,只要借助直观教具、生活实例等引导,能逐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升代数思维水平。
学情分析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兴趣,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计算的严谨性。
三、说教学目标:
难点: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成就感。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操作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活动,自主探究并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二、自主探究
X+36=78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9X=81
X-25=47
9X÷9=81
X÷7=21
X-25+25=
X+36-36=78
X÷7×7=21
÷
-
36
+
25
9
×
7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58-58=79-58
X=21
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58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79-58
X=21
1.
1.加数+加数=和
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可以利用加法各部分的关系求X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58-58=79-58
X=21
1.
1.解题先把解字写,冒号紧随在其后。
2.各行等号要对齐,最后把X放在左。
解:
X+58=79
X=79-58
X=21
x=21是否正确,可以把x=21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检验:把X=21带入原方程
方程的左边
=X+58
=21+58
=79
=方程的右边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
3X=438
3X÷3=438÷3
X=146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
检验:把X=146带入原方程方程的左边
=3X
=3×146
=438
=方程的右边
解:
3X=438
X=438÷3
X=146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试一试,解方程
X-27=56
X-27=56
解:
X-27+27=56+27
X=83
解:
X=56+27
X=83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试一试,解方程
X÷9=80
解:
解:
X=80×9
X=720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X÷9=80
X÷9×9=80×9
X=720
解:39+X=98
X=98-39
X=59
解:5X=180
X=180÷5
X=36
解方程并检验
7X=9.1
13+X=16.6
解: X=9.1÷7
X=1.3
解: X=16.6-13
X=3.6
检验:把X=1.3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
=7X
=7×1.3
=9.1
=方程右边
检验:把X=3.6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
=13+X
=13+3.6
=16.6
=方程右边
列方程并求解
(1)X减去39等于26,求X。
解:X-39=26
X=26+39
X=65
(2)X的6倍等于96,求X。
解:6X=96
X=96÷6
X=16
这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并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5、学习评价:
做书中的习题,检测自己本节课学的如何?
6、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方程
解方程
解:x+58=79 解:3x=438
x+58-58=79-58 x=438÷3
x=21 x=146
教学反思:
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