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主题七 近代中国:寻梦人的喜与悲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寻梦人的喜与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八上P122-126);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上P127-131)
张謇
短暂的春天
侯德榜
轻工业
中山装
跪拜礼
京师同文馆
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申报
狂人日记
子夜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定军山
十字街头
渔光曲
历史镜头
“短暂的春天”
产生并缓慢发展
(快速发展)
萎缩
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民族资本
张謇创办
与教育文
主义产生
大生纱
化事业
19世纪六
1872年
甲午
1897年
1898年
1905年
1912年
1914年
1918年
1949年
七十年代
《申报》
战败后
创办商务,
创办京师
废除
京师大学
创办
印书馆
大学堂
科举制
堂改名为
北京大学
19世纪80年代
1903年
世界
第二次工业本茨制造出
莱特兄弟研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革命开始
汽车
飞机试飞成功
原因
教育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制
文教
事业
新闻出版
《申报》
商务印书馆
文学艺术
文学、绘画、音乐、电影
促
进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
发展
曲折发展
期间产生
发展
“短暂的春天”
受挫
促
进
社会
生活方式
交通、饮食、服饰、婚丧、娱乐
生活
风俗习惯
剪辫、易服、禁缠足、
废跪拜礼、改称呼(共18张PPT)
主题六 为人民而生,为和平而战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为人民而生,为和平而战——第23课 内战爆发(八上P112-115);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八上P116-120)
重庆
发动内战
争取和平
双十协定
重庆
民主统一
1946
中原解放区
张家口
运动战
延安
彭德怀
陕北
山东
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封建剥削
贫雇农
封建性剥削
1947
刘伯承
邓小平
南京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锦州
徐州
东北
长江中下游
华北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人民解放战争
台湾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中共中央转战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重庆
全面内陕北、解放区
跃进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谈判
战爆发土地改革开始
大别山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南京解放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7年夏
1948年9月
1948年11月
1949年初1949年4月
杜鲁门
马歇尔
主义出台
计划提出
北约成立
世界
1947年3月
1947年
1949年
“双十协定”
政治较量
重庆谈判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政治协商会议
战略防御
自卫反击战、转战陕北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军事斗争
人民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
人力物力
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
保障
平津战役
土地改革
最后一战
渡江战役
国民革命失败,形成
影响
基本推翻北洋军
十年对峙局面,给日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
造成海峡两岸
阀在全国的统治
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长期分裂局面
关系
合作
分裂
合作
分裂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9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内
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日本投降
南京解放
反动集团背叛革命
原因
反帝反封建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
中日民族矛盾上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
的共同任务
叛变革命,镇压工农革命
升为主要矛盾
下发动全面内战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正式归属
台湾的联系
中央管辖
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
捍卫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
孙权派卫温
澎湖巡检司
设台湾府
设台
到达夷州
隶属福建省
湾省
明末
1662年
1895年
1945年
1949年
三国一吴国
元朝
荷兰
郑成功
1684年
1885年《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
侵占台湾
收复台湾
割台湾给日本
收复台湾
国民党败退台湾
第一次分离
回归
第二次分离
回归(共38张PPT)
主题五 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铁血长城:抗日救亡的怒潮——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八上P88-92)
柳条湖事件
北大营
抗日战争
序幕
长春
华北自治运动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不抵抗
1935
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1936
张学良
杨虎城
蒋介石
全民族
周恩来
联合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上P93-97)
卢沟桥
佟麟阁
全面侵华
第八路军
叶挺
国共合作宣言
全民族抗战
南京
陪都
30万
南京大屠杀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上P93-97);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八上P98-101)
台儿庄
正面战场
武汉
相持阶段
人间到处是青山——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八上P102-105)
1937
林彪
第一个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延安
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
1940
正面战场
全民族的坚守与荣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上P106-110)
政治诱降
敌后抗日根据地
汪精卫
南京
皖南事变
大生产
张自忠
左权
政治路线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
广岛
中国东北
无条件
民族解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和平
国际地位(共24张PPT)
主题三 觉醒年代之觉醒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思想:觉醒的年代——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八上P58-60)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民主
科学
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新文学
马克思主义
封建道德礼教
五四运动
传统文化
新力量:觉醒的青春——第13课 五四运动(八上P61—64)
巴黎和会
主权
国贼
青岛
二十一
和约
陈独秀
曹汝霖
反帝反封建
伟大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领导:觉醒的力量——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八上P65-70)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工人运动
上海
毛泽东
共产主义
工人运动
陈独秀
开天辟地
中国革命
上海
共产主义
民主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
在中国第一次高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天辟地
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的开端
的大事变
思想、文化上的准备
i
1
新文化
李大钊发表《庶民
运动开始
的胜利》等文章
思想上干部中共一大召开,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上的准备
1915年
1918年
1919年
1921年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引发:
第一次世界
印度非暴力
华盛顿会议召开
十月革命
大战结束
巴黎和会召开
不合作运动
世界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新思想:觉醒的年代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推动
推动
新力量:觉醒的青春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奠定
阶级
奠定思想基础
推动
基础
新领导:觉醒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
奠定
各地共产党
诞生
组织
早期组织建立
基础(共22张PPT)
主题二 “医国”之方:探索民主共和之路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走向共和:共和理想,照亮未来——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上P40-43)
1894
振兴中华
章炳麟
革命军
警世钟
辛丑条约
革命力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资产阶级
孙中山
奋斗目标
民族
民权
三民主义
民生
缔造共和:共和曙光,破晓民族——第9课 辛亥革命(八上P44-47);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八上P48-51)
秋瑾
黄兴
1911
10
10
武昌
黎元洪
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君主专制制度
民族民主革命
思想解放
半殖民地半封建
宣统帝
1912
南京
民国元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全体国民
立法权
司法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度
痛失共和:共和之路,历经曲折——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八上P48-51);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八上P52-56)
临时参议院
北京
袁世凯
宋教仁
孙中山
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总统选举法
二十一条
1916
袁世凯
段祺瑞
张作霖
军阀割据纷争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革命的淮备
革命的高潮
革命的成果
革命的维护
兴中会
同盟会
黄花岗
武昌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袁世凯窃取二次
护国战
护国战
成立
成立
起义
起义
成立
时约法》颁布革命果实
革命
争开始
争结束
1894年
1905年
1911年1911年
1912年
1912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底1916年
4月
10月
1月
3月
4月
莱特兄弟发明
三国协约
飞机并试飞成功
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
1903年
20世纪初
1914年
1917年1918年
俄国十月革命
成立兴中会
准备
成立同盟会
革命先行者
筹备武装起义
孙中山
救亡图存的探索终归失败
走向共和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
革命
革命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天国梦
探索
富强梦
民主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维新梦
共和
缔造共和
扶清灭洋梦
之路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破坏共和
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
北洋军阀割
列强侵略加剧,
革命果实
复辟帝制
据混战
民族危机不断
痛失共和
导致
被镇压
捍卫共和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共63张PPT)
主题一 晚清中华民族的“冲击与反应”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冲击:文明间的碰撞
1839
1840
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关天培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香港岛
2 100万
进出口货物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法
北京
长江
天津
九龙司
进一步加深
东南海疆
阿古柏
左宗棠
伊犁
冯子材
西南
1894
邓世昌
丁汝昌
北洋舰队
马关条约
台湾
2
重庆
杭州
工厂
半殖民地化
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
1900
老龙头火车站
紫竹林租界
北京
辛丑条约
4.5
反帝活动
大沽炮台
山海关
北京东交民巷
总理衙门
辛丑条约
清政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应:救亡图存的探索
杨秀清
冯云山
南京
土地
空想
西征战场
天京事变
曾国藩
华尔
1864
农民阶级
外国侵略势力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求富
洋枪队
北洋
北洋舰队
海军衙门
总理衙门
近代化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
清政府的统治
马关条约
康有为
光绪帝
时务报
严复
1898
官民上书言事
八股
谭嗣同
自上而下
改良
政治制度
扶清灭洋
廊坊
西什库教堂
东交民巷使馆区
紫竹林租界
中外反动势力
帝国主义(共27张PPT)
主题四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国民革命·合作路——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八上P72-76)
广州
联俄
扶助农工
国共两党合作
广州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叶挺
铁军
长江流域
蒋介石
四一二
分共
蒋介石
名义上
工农武装割据·斗争路——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八上P77-82)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
武装夺取政权
1927
土地革命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山区
城市
农村
朱德
土地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毛泽东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战略转移·长征路——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上P83-86)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
金沙江
大渡河
会宁
1935
毛泽东
党
红军
生死攸关
党和红军
转危为安
长征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对立
四一二反
北伐革命政变;
井冈山革
国民党一黄埔军战争
南京国民
“分共
南昌
秋收
命根据地井冈山
大召开
校建立开始
政府建立
会议”
起义
起义
创建
会师
红军长征
1924年1924年1926年
1927年
1927年1927年
1927年
1927年
1928年
1934年1935年1936年
1月
5月
7月
4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4月
10月
1月
10月
遵义会议
苏联开始
经济大
罗斯福苏联模式
工业化建设
危机爆发新政开始
形成
世界
L
1926年
1928年1929年1933年1936年1937年
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新阶段
促进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传播
新思想
早期组织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
诞生
新政党
破裂
第一次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合作路)
新高潮
南昌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井冈山革命
秋收起义
根据地
武装夺取政权
新道路
(斗争路)
第五次
遵义会议
反“围剿”失败
战略转移→
长征胜利
新局面
(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