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平行四边形本章复习课
类型之一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2022·乐山]如图,在 ABCD中,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垂足为F.若AB=6,AC=8,DE=4,则BF的长为 ( )
第1题图
A.4 B.3 C. D.2
2.如图,把 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这时点D落在点D1处,折痕为EF.若∠BAE=55°,则∠D1AD的度数为 .
第2题图
3.[2022·思明期中]如图,在 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BD,交BC于点E,连结DE.若∠CDE=∠CBD=15°.求∠ABC的度数.
类型之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如图,从△ABC各顶点作平行线AD∥EB∥FC,各与其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E、F.若△ABC的面积为5,则△DEF的面积为 .
类型之三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2024春·巴中月考]如图,△ABD、△APE和△BPC均为直线AB同侧的等边三角形,点P在△ABD内.
(1)求证:四边形PEDC为平行四边形;
(2)若△APB中,AB=3,PA=,PB=2,求四边形PEDC的面积.
类型之四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6.[2024春·巴中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延长DE、BF,分别交AB于点H,交CD于点G.若AD∥BC,AE=CF.
(1)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DAH=∠GBA,GF=2,CF=4,求AD的长.
类型之五 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探究型问题
7.【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8页的部分内容:
例6 如图1, 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和点F.求证:OE=OF. 分析 要证明OE=OF,只要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B=O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图1 又∵AB∥DC, ∴∠EBO=∠FDO, 又∵∠BOE=∠DOF, ∴△BEO≌△DFO. ∴OE=OF.
【方法运用】如图2, 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AC=6,△AEO的周长为10,求CF+OF的值.
图2
【拓展提升】如图3, 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CB、AD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连结AE、CF.若AD=2DF,△DOF的面积为1,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 .
图3
【拓展应用】如图4,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分别交边AB、CD于点E、F,过点O作直线GH分别交边AD、BC于点G、H,且S四边形DGOF=S ABCD.若AD=3,AB=5,AG=1,则DF= .
图4
类型之六 平行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
8.[2024春·宁江区期末]如图,在 ABCD中,AB=12,AD=10,DE垂直平分AB于点E.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CD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P到达终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DE的长为 ;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DQ的长;
(3)当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4)当△PDQ为钝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整合提升】
1.B 2.55° 3.∠ABC=45° 4.10
5.(1)略 (2)
6.(1)略 (2)AD=5
7.【方法运用】CF+OF=7 【拓展提升】12 【拓展应用】
8.(1)8
(2)当点Q在线段CD上时,DQ=12-3t,当点Q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DQ=3t-12.
(3)t=3或t=6
(4)当△PDQ为钝角三角形时,0<t<4或4<t<4.5或6<t≤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