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河堰月考)能用稀酸和金属通过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化合物是( )
A.CuSO4 B.FeCl3 C.AgCl D.Al2(SO4)3
2.(2024九下·南宁月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钠 B.锡 C.铂 D.钾
3.(2024·扬州模拟)金属材料利用史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下列金属最先被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锌
4.(2024九下·兴宁模拟)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K B.Cu C.Mg D.Ag
5.(2024·宝坻模拟)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Cu B.Cu>X>Y C.X>Cu>Y D.Y>Cu>X
6.(2024九上·潮州期末)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B.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
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红色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主要成分是Fe3O4
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7.(2024·梧州模拟)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Ag B.Mg C.Zn D.Al
8.(2024·桂林模拟)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Mg B.Al C.Zn D.Ag
9.(2024九下·合川月考)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B.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能与氯化银溶液反应
10.(2023九下·宜阳月考)铁制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淬火”处理来增加刀的硬度,其原理为;3Fe+4H2OFe3O4+4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1.(2024·邯郸模拟)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Mg、Al、Cu、Ag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Mg2+、Al3+ B.Cu2+、Ag+ C.Al3+、Cu2+ D.Mg2+、Ag+
12.(2024九下·永吉开学考)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等完全反应后冉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B.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C.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D.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13.(2023·乌鲁木齐模拟)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 )
A.易还原 B.较活泼 C.易氧化 D.较稳定
14.(2024九上·电白期末)往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仅乙没有气泡产生,丙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容器甲盛放,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15.(2024九下·攀枝花月考)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AlCl3 B.AgCl C.CuCl2 D.FeCl3
二、填空题
16.(2024·达州月考)小黄同学进行了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其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
(1)滤渣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
(2)滤渣质量一定 原混合粉末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3)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17.(2019九下·长沙开学考)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
18.(2023九下·中江月考)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用“>”、“=”、“<”填空)。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三、综合题
19.(2024·河南)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
20.(2024九上·岳阳期末)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对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探究,现提供的药品有:铁粉、铜丝、锌粒、20%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
(1)甲同学他设计了“一固加两液的方案”。请补充完整。
实验1:将铁粉加入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2:将 加入CuSO4溶液,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2)乙同学将实验1和实验2实验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在一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选择上述提供的试剂对滤渣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滤渣中一定有铜;
猜想二:滤渣中一定有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滤渣中加足量稀硫酸 猜想二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Al>Fe>H>Cu>Ag。
A. 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所以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不符合题意;
B. 铁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生成氢气的同时会生成氯化亚铁,而非氯化铁,故不符合题意;
C. 银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所以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故不符合题意;
D. 铝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所以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铝,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使用先后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使用的越晚,所给金属活动性强弱为:铝>锌>铁>铜,则铜最先被人类大规模利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使用先后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使用的越晚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是所给各金属中Ag活动性最弱。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 由此可知铜>X,Y>铜。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Y>铜>X。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所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验证金属间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项,真金不怕火炼说的并不是黄金的硬度,而是说的黄金的熔沸点,不符合题意;
B项,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是用银制,并不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的好,是因为成本比较高,不符合题意;
C项,铁锈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不符合题意;
D项,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硬,所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合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对金属材料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在这四种金属中,只有银排在氢后,因此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反应,镁、铝、锌排在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银排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反应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故铜纳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氧反应,不与酸反应,不与硝酸银反应;但是金属具有金属特性是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 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理解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说明具有金属特性;和金银的化学性质相似:不与酸、氧气、硝酸银反应来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看出,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特点是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两两重新组合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1.【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泼性表中,强者置换弱者,镁比铝活泼,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而镁和铝分别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和银不与硫酸反应,故固体中一定有铜、银,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镁和硫酸铝和剩余的硫酸。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镁离子和铝离子。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镁和铝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铝和氢气,铜和银不与硫酸反应来解答。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铁粉和硝酸镁不能发生反应,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铁先和硝酸银发生反应,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滤纸上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A、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铁和一部分硝酸银发生反应。A答案正确;
B、滤纸上有,,说明硝酸银全部发生反应,硝酸铜至少有一部分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不会有银离子。B答案错误;
C、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硝酸银全部发生反应。C答案正确;
D、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铁将硝酸银与硝酸铜全部反应,并且有剩余。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铁粉和硝酸镁不能发生反应,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铁先和硝酸银发生反应,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滤纸上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较稳定,故选D。
【分析】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仅乙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甲、丙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乙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甲、丙>H>乙,丙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容器甲盛放,说明甲能与丙的化合物溶液反应,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大于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甲>丙>乙,故选:B。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5.【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银和铜排在氢后,不能与盐酸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铜,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不能生成铁盐,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银和铜排在氢后,不能与盐酸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铜,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分析。
16.【答案】(1)Ag、Cu
(2)大于
(3)Zn+2AgNO3=2Ag+Zn(NO3)2;置换反应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铜粉没有发生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2)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
(3)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铜粉没有发生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分析;
(2)根据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3)根据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17.【答案】Zn2+;银、铜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Zn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银和铜。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18.【答案】(1)Fe+CuSO4=Cu+FeSO4
(2)>
(3)CuSO4(硫酸铜)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说明铁的活动性>铜的活动性。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铜单质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反应后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硫酸铜。
【分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19.【答案】(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固体是银和锌。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因为是:铝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组织氧气与铝进一步反应。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银,
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银和锌。
有关反应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分析】(1)根据铝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0.【答案】(1)硫酸锌(或ZnSO4);铁粉(或Fe)
(2)铜和铁(或Cu、Fe);有气泡产生和固体剩余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实验1:探究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甲同学设计了“一固加两液的方案”,故应选择硫酸锌溶液、铁粉、硫酸铜溶液,故应将铁粉加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和硫酸锌不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
实验2: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2)作出猜想:实验1中试管中含铁粉和硫酸锌,实验2试管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混合后,如果实验1中铁过量,实验2中硫酸铜过量,则混合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如果铁完全反应,则滤渣为铜,如果铁过量,则滤渣为铁、铜,故猜想二: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
进行实验:结论为:猜想二正确,故滤渣中含铜和铁,向滤渣中加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固体剩余。
【分析】(1)将铁粉加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铁活泼;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2)根据猜想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验证猜想。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河堰月考)能用稀酸和金属通过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化合物是( )
A.CuSO4 B.FeCl3 C.AgCl D.Al2(SO4)3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Al>Fe>H>Cu>Ag。
A. 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所以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不符合题意;
B. 铁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生成氢气的同时会生成氯化亚铁,而非氯化铁,故不符合题意;
C. 银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所以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故不符合题意;
D. 铝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所以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铝,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分析。
2.(2024九下·南宁月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钠 B.锡 C.铂 D.钾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分析解答。
3.(2024·扬州模拟)金属材料利用史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下列金属最先被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锌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使用先后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使用的越晚,所给金属活动性强弱为:铝>锌>铁>铜,则铜最先被人类大规模利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使用先后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使用的越晚分析。
4.(2024九下·兴宁模拟)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K B.Cu C.Mg D.Ag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是所给各金属中Ag活动性最弱。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分析。
5.(2024·宝坻模拟)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Cu B.Cu>X>Y C.X>Cu>Y D.Y>Cu>X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 由此可知铜>X,Y>铜。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Y>铜>X。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所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验证金属间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2024九上·潮州期末)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B.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
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红色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主要成分是Fe3O4
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项,真金不怕火炼说的并不是黄金的硬度,而是说的黄金的熔沸点,不符合题意;
B项,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是用银制,并不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的好,是因为成本比较高,不符合题意;
C项,铁锈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不符合题意;
D项,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硬,所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合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对金属材料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
7.(2024·梧州模拟)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Ag B.Mg C.Zn D.Al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在这四种金属中,只有银排在氢后,因此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
8.(2024·桂林模拟)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Mg B.Al C.Zn D.Ag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反应,镁、铝、锌排在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银排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反应分析。
9.(2024九下·合川月考)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B.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能与氯化银溶液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故铜纳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氧反应,不与酸反应,不与硝酸银反应;但是金属具有金属特性是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 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理解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说明具有金属特性;和金银的化学性质相似:不与酸、氧气、硝酸银反应来解答。
10.(2023九下·宜阳月考)铁制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淬火”处理来增加刀的硬度,其原理为;3Fe+4H2OFe3O4+4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看出,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特点是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两两重新组合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1.(2024·邯郸模拟)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Mg、Al、Cu、Ag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Mg2+、Al3+ B.Cu2+、Ag+ C.Al3+、Cu2+ D.Mg2+、Ag+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泼性表中,强者置换弱者,镁比铝活泼,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而镁和铝分别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和银不与硫酸反应,故固体中一定有铜、银,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镁和硫酸铝和剩余的硫酸。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镁离子和铝离子。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镁和铝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铝和氢气,铜和银不与硫酸反应来解答。
12.(2024九下·永吉开学考)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等完全反应后冉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B.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C.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D.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铁粉和硝酸镁不能发生反应,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铁先和硝酸银发生反应,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滤纸上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A、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铁和一部分硝酸银发生反应。A答案正确;
B、滤纸上有,,说明硝酸银全部发生反应,硝酸铜至少有一部分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不会有银离子。B答案错误;
C、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硝酸银全部发生反应。C答案正确;
D、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说明铁将硝酸银与硝酸铜全部反应,并且有剩余。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铁粉和硝酸镁不能发生反应,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铁先和硝酸银发生反应,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滤纸上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分析。
13.(2023·乌鲁木齐模拟)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 )
A.易还原 B.较活泼 C.易氧化 D.较稳定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较稳定,故选D。
【分析】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4.(2024九上·电白期末)往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仅乙没有气泡产生,丙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容器甲盛放,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仅乙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甲、丙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乙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甲、丙>H>乙,丙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容器甲盛放,说明甲能与丙的化合物溶液反应,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大于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甲>丙>乙,故选:B。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5.(2024九下·攀枝花月考)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AlCl3 B.AgCl C.CuCl2 D.FeCl3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银和铜排在氢后,不能与盐酸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铜,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不能生成铁盐,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银和铜排在氢后,不能与盐酸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铜,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4·达州月考)小黄同学进行了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其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
(1)滤渣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
(2)滤渣质量一定 原混合粉末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3)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答案】(1)Ag、Cu
(2)大于
(3)Zn+2AgNO3=2Ag+Zn(NO3)2;置换反应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铜粉没有发生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2)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
(3)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先远后近的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铜粉没有发生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分析;
(2)根据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3)根据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17.(2019九下·长沙开学考)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
【答案】Zn2+;银、铜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Zn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银和铜。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18.(2023九下·中江月考)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用“>”、“=”、“<”填空)。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答案】(1)Fe+CuSO4=Cu+FeSO4
(2)>
(3)CuSO4(硫酸铜)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说明铁的活动性>铜的活动性。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铜单质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反应后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硫酸铜。
【分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三、综合题
19.(2024·河南)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固体是银和锌。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因为是:铝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组织氧气与铝进一步反应。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银,
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银和锌。
有关反应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分析】(1)根据铝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
20.(2024九上·岳阳期末)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对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探究,现提供的药品有:铁粉、铜丝、锌粒、20%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
(1)甲同学他设计了“一固加两液的方案”。请补充完整。
实验1:将铁粉加入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2:将 加入CuSO4溶液,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2)乙同学将实验1和实验2实验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在一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选择上述提供的试剂对滤渣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滤渣中一定有铜;
猜想二:滤渣中一定有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滤渣中加足量稀硫酸 猜想二正确
【答案】(1)硫酸锌(或ZnSO4);铁粉(或Fe)
(2)铜和铁(或Cu、Fe);有气泡产生和固体剩余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实验1:探究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甲同学设计了“一固加两液的方案”,故应选择硫酸锌溶液、铁粉、硫酸铜溶液,故应将铁粉加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和硫酸锌不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
实验2: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2)作出猜想:实验1中试管中含铁粉和硫酸锌,实验2试管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混合后,如果实验1中铁过量,实验2中硫酸铜过量,则混合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如果铁完全反应,则滤渣为铜,如果铁过量,则滤渣为铁、铜,故猜想二: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
进行实验:结论为:猜想二正确,故滤渣中含铜和铁,向滤渣中加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固体剩余。
【分析】(1)将铁粉加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铁活泼;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2)根据猜想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验证猜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