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法02 什么样的材料才能选(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好作文什么样】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微技法02 什么样的材料才能选(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好作文什么样】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15: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作文 什么样
——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
好作文什么样
). 2.什么样的材料才能选————-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微技法
写文章需要材料,凡可用于文章写作的客观事物和事例统称为材料。但我们生活中的材料往往是感性的、零碎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因此,写作时需要精心选择,认真加工。
一般来说,选择材料注意以下三点。
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生活情理和自然社会规律的。真实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生活真实是指游记、日记、总结等文体,所用的材料绝对真实,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绝不能添枝加叶,任意改变,无中生有。艺术的真实是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写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所谓新颖,就是能令人感到新颖别致,寓意深刻的材料,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具有强烈的新的感觉。
选择典型生动的材料。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他们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又能集中的表现文章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物很多,不能什么都写进去,运用事例不是以多取胜,贵在于精。所谓生动材料,是指具有能感动人的人、事、物。
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材料。
积极意义是指作文材料需要有感想意义,能启发教育他人,并从中受益。在生活素材中,人物,事件不都是真、善、美的,还有假、恶、丑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揣摩,细心体会,态度明确,歌颂美好,抨击丑恶。材料本身意义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材料的角度。写作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表现。心中有阳光,世界便充满爱。
加工材料是指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不加选择,就把什么材料都写进作文里去。用心加工,就是要精心取舍。
我们有了真实、新颖、典型、生动、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并用心加工这些材料,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名家范
依 赖
殷贤华
一家人都依赖他。
  老母亲依赖他。老母亲做腿部手术后,没有力气站立行走,想上街时,他便背着老母亲四处闲逛。他想给老母亲买辆轮椅,老母亲说不要,轮椅坐着冷。他想,自己小时候一直被母亲宠着。现在也该自己宠她老人家了。这样一想,他暖暖一笑,就由着老母亲的性子了。
  妻子依赖他。煮饭、买菜、洗衣服、拖地等家务活儿,他全包了,他还给妻子洗澡、洗头、按摩。他黑黑瘦瘦的,而妻子却被养得白白胖胖,身材越来越臃肿。他不嫌弃,暖暖一笑:“这是应该的,妻子本来就是娶来疼的嘛。”
  女儿依赖他。女儿有什么知心话,遇到什么烦心事,都愿意给他讲。他给女儿辅导功课,教女儿写作文,成了女儿的良师益友。他有时候也皱眉,女儿总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他解答,很多时候都回答不上来。但他又暖暖一笑,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有小情人依恋着,幸福。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是一家人的依靠,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然而,事情发生了转折,因为一次家庭体检。
  那一阵子,老母亲感到腿疼,妻子感到气喘,他感到头晕,女儿面临高考情绪焦躁,每个人都有看医生的理由。他说:“为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咱们到医院做一次家庭体检吧。”
  他背着老母亲,妻子牵着女儿,说说笑笑来到医院。
  一周后,他到医院拿体检报告单,手微微发抖。他脸色煞白地回到家,紧急召开体检通报会。
  他对老母亲说:“医生已下最后通牒,您老人家还不锻炼自己走路的话,不但要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还可能瘫痪或出现更坏的情况,我不能再背着您了。”
  他对妻子说:“体检结果说你太胖太虚了,心脏已经负担不起身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你必须马上减肥,锻炼身体,以后的家务活儿得由你自己做了。”
  一家人吃惊地盯着他。
  他狠狠心,咬咬牙继续说:“我现在才明白,过分的宠爱是有害的!为了你们能安心治病,我决定外出三个月!”
  一家人面面相觑,女儿惊叫起来:“爸爸,我马上要高考了,到时候我报考什么学校呀?”
  “你这么大了,自己做决定吧!”他板着面孔说。以前女儿问他问题,他总是微笑着回答。
  女儿无声地哭了。
  第二天,他果真消失了。一家人拼命地打他手机,怎么也打不通。
  三个月后,老母亲已经能拄着拐杖,自个儿慢慢走路;妻子的手比以前粗糙了许多,人瘦了一大圈;女儿高考很理想,独立选择报考了大学……一家人欢欣鼓舞,忙给他打电话。电话通了,他的声音很柔软,他说:“现在,你们可以到肿瘤医院来看我了。”
  一家人急急地来到医院。他取下帽子,露出光头。阳光透过窗台照射到他脸上,发出迷离的光。他像以前那样暖暖一笑:“手术很成功,化疗很顺利……
【点评】
这篇小文章,围绕依赖,选择了家庭成员与他之间的平凡小事。
先写全家人都依赖于他的原因,老母亲依赖于他,老母亲做腿部手术后,没有力气站立行走,一切都需要他的帮助。妻子依赖他。煮饭、买菜、洗衣服、拖地等家务活儿,他全包了,他还给妻子洗澡、洗头、按摩。一切家务活都包了。女儿依赖他,他给女儿辅导功课,教女儿写作文,是女儿的良师益友。
再写他解决这种依赖的方法。他对老母亲说,“医生已下最后通牒,您老人家还不锻炼自己走路的话,不但要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还可能瘫痪或出现更坏的情况。他对妻子说,“体检结果说你太胖太虚了,心脏已经负担不起身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告诉女儿,这么大了,遇事要学会自己做决定。
最后,为了打消他们这种依赖之心,他决定外出三个月,于是他消失了。
文章最后才揭晓,成为家里人不依赖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因有病要开刀化疗。
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让这篇文章的意义凸显出来,使读者产生敬佩之心。
同龄作1
家庭的快乐频道
我是个生活在幸福之家的女孩。家中上下无不充满着欢声笑语,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在我家中,爸爸是个勤劳的、善良的“模范爸爸”和“模范丈夫”。妈妈是个精打细算的管家婆。我和妹妹则是制造快乐的开心果。【开篇点旨,为全文之关眼。用简炼的语言点明了主题,并介绍文中人物及人物特点】
厨房里的笑声
“哎,这饭吃好了,接下来这碗怎么处理呀?”爸爸笑着说,妈妈接下话茬:“当然是你洗了,我以前天天洗碗,现在应该轮到你了。”“什么?应该让玲玲洗,做点家务活是应该的嘛。”爸爸说,站在一边的我也表示我的意见。我提议“自己的碗自己洗,菜碗分洗”。我的意见得到了爸爸的赞同,可是妹妹说了:“我觉得以后应该买一次性碗,这样多好啊!”她这句话把我们逗笑了。最后我们还是商定用石头剪子布的办法,结果妈妈输了。她十分不情愿地洗起了碗。我们仨在一边喝着茶都笑了,个个监督妈妈。厨房里不仅有淡淡的香味,还有一股浓浓的气息——那就是笑。【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主要得分手段,通过“洗碗”、“看电视”和妹妹的炫耀成绩的细节描写,达到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效果。
品语对话中将人物思想及性格表露无疑,角度独特富有情趣。】
客厅里的笑声
吃过饭,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零食,看着电视,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庆幸的是,全家都喜欢看同一电视,这就避免了一场“战争”。电视里的情节会让我们笑得肚子都痛。特别是爸爸,喜欢模仿剧中人物,又说又笑,还喜欢戴我的帽子走来走去,成心不让我们看电视。妈妈用枕头砸爸爸。一场喜剧又开演了。我和妹妹当然是他们忠实的观众。客厅虽然小,但是却充满了笑声,这笑声多么的响亮、清脆。【与上段连结紧密,截取现实材料,使写作渐入佳境。】
书房的笑声
“妈妈,爸爸,今天我考了100分。”妹妹高兴地把他们拉进书房炫耀自己。爸爸和妈妈都很开心,讲了许多好听的话给她听。这时,爸爸又转过身来看我,询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看到我的进步,爸爸欣慰地笑了,这种笑虽然是无声的,但是我却能感受到这种笑的含义。【平淡语言中道出浓重父爱,感同身受。】
我的家是幸福的,在幸福的笑声中,我快乐的成长,它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也许在爱的天空下,我就是最幸福的人。相信我家的笑声是永恒而又温馨的。但愿在爱的天空下,所有的人
都幸福快乐。【首尾照应,收束有力。小处着眼,小处着手,内容却另有大文章,隽永而深刻。】
【名师点评 】
本文构思精巧,选取了“家”中的三个场景:“厨房里”、“客厅里”、“书房里”,以小标题的形式自然分段,逐次描述,紧紧围绕中心“一个充满笑的家”,开头总起,结尾总结,看起来一目了然,干净利落。选取的材料虽然是家庭琐事,但不落俗套,叙述语言明快简洁,流畅自然,且能简单地勾勒出家中四人不同的特征:风趣的爸爸,勤劳的妈妈,活泼的妹妹和“我”,使读者也深切感受到洋溢在“家”中的温馨的气息,感同身受,如沐春风。在严峻的考场上,作者能以这样的清晰思路,朴实文风完成创作,实属成功之举,也可见小作者平时的语言功底不错。
同龄作2
晒晒我的麻辣鲜师
上了初中,日子变得不一样了,换了一个容量更大的书包,换了一批意气风发的同学,当然也换了一批资深好老师。说起老师,我总是嘴角上翘,忍不住笑出声来。嘿嘿,下面就容我向你晒晒我的麻辣鲜师。
在众多老师中,人气最高的当属教语文的“柳”老师。“柳”老师不姓“柳”,也不姓“刘”。在我们班,她的雅号很多,我和一帮哥们儿喜欢叫她“柳老师”。因为她这个人与她的课,时常带给我们春日里柳枝拂面的惬意。
这位“柳”老师三十余岁,身材苗条,长发及肩,白皙的脸庞常挂着温和的笑容。那笑容明媚如春日的阳光,看一眼你就会被她感染。因为这笑容,我们班语文课的课前准备总是最好的。当然这是次要的,最吸引人的是她的语文课。
她的课很幽默,极富智慧的那种。第一次见面,她一脸认真地说:“在老师眼中,你们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分性别、年龄、家籍(老家)、民族、地区,亦不分高矮、胖瘦、黑白与贫富……”话还没有说完,我们早已笑翻了天,待抑住笑,心中已满是对她的敬意。
她的课有着淡淡的诗意与哲理。鉴赏古代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时,她说,中华文化讲究曲折之美,来,和着悠远的晨钟,闭目遐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起学习普希金名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她说即便生活真的欺骗了你,人生之旅也可以重新上路。她分享自己创作的小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始》,并要求我们用同样的题目也写一首。没人有勇气读自己的拙作,她却说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愿意为我们的作品喝彩。掌声中,一个又一个同学朗诵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也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如同柳絮因风起。“柳”老师,其人其课,带给我们无穷的美好与意蕴。
若说走进教室,最震撼我们视听的,非教历史的“睿爷”莫属。“睿爷”这称号由来已久,已没有人能说清该追溯到哪一届。每次看到他,我总会想起伏尔泰,尽管二人长得并不像:黝黑的脸庞坑坑洼洼,眼睛、鼻子、嘴巴闹着玩似的长在上面,上眼皮不自觉地垂下,大有“遮盖全球”的态势。天才的灵魂总自甘栖居低矮的陋屋,“睿爷”的历史知识非“渊博”不能形容。
他讲课时嗓音有些沙哑,语速有时快得像马力全开的兰博基尼,有时慢得像气死蜗牛的二手奥拓;那调子有时高亢如黄河的轰鸣,有时低沉如伤狮的怒吼。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语调,他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格外静,我们听得格外仔细,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漏掉什么。尽管“睿爷”讲课的嗓音与语调很特别,但他也绝不是单靠这来撑门面的———他究竟是有两把刷子的。记得学邓小平理论,他让我们班的“历史学家”周洋背一遍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周专家这次马失前蹄,支支吾吾,最终耷拉了脑袋。“睿爷”清了清嗓子说:“我来一遍!”接着就目视前方,流畅地背诵起来。当他清晰地背完最后一个字时,全班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课下,同学们都佩服地说:“历史老师还真不是喝酱油的!”自那以后,很少有人在历史课上背不出重点内容。
一个班级,“潜伏”得最深、最不易被学生看透的老师,往往是班主任。我们班的这位舵手,单看名字“泰斗”就知道,有过之无不及。
有天下午,我抱着一摞作业本去“泰斗”的办公室,无意间看到他新排的座次表。只一眼,我就看出了端倪———班上那一对对我们心照不宣的小情侣竟坐得如此之近,甚至直接同桌。天啊,这是有意凑成,还是巧合 危险,实在危险!
正当我大惑不解时,一只大手覆在了我的头上,接着“狠狠地”按了下我的脑袋。我下意识地想辩解什么,“泰斗”先开口了:“别那么紧张,你们那点事儿,我早就知道……”他脸上的笑在我眼中瞬时高深莫测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火眼金睛啊!
“既然知道,这座次表……”我仍疑惑着。“你们这个年龄,我又不是没经历过,小样!情呀爱呀,都不过是内心萌生出的小心思罢了!距离产生美,一旦距离没了,美也就没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懂吗 ”
我有些呆愣,这与我以往听到的大道理截然不同。看到我的迟疑,“泰斗”又说:“不信等着看,用不了多久,那些所谓的情侣就会分道扬镳了,呵呵……”
一个月后,果然如他所说,那些自以为掩藏得很好的小秘密因暴露在了众目睽睽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萎败、枯槁,最后灰飞烟灭了。班里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没有人谈恋爱,大家都知道,在“泰斗”面前,我们都是透明人。
当然,他偶尔也有失策的时候。这天,“泰斗”刚一跨进教室,就不知道哪个调皮鬼喊了一声:“‘老班’刚才躲在男厕所抽烟,我看见了!”于是,全班同学都跟着起哄,一时间,笑声叫声此起彼伏。“都安静,哪有的事!”“泰斗”这一声有些底气不足,仓皇转过身的刹那,我突然瞥见了那脸上可疑的暗红。哈哈,他也会害羞呢!
搁下笔,闭上眼睛,伸个懒腰,一张张脸再次浮现在我眼前,一个个精彩的记忆片段再次掠过脑海……哦,我的麻辣鲜师,我的多味初中生活!
【名师点评】
写老师,学生非常熟悉。本文的亮点不仅在于新颖的题目、细致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在于素材的匠心取舍、叙写安排的恰到好处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围绕“麻辣鲜师”为老师画群像,小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精心选取了在学生中人气较高的三位老师来写,选材很有代表性。具体到每位老师,又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素材加以表现,而且叙写有详有略,可谓匠心独运。例如,写语文老师,突出她的笑容和其语文课的吸引人,通过入学第一节课的一个细节表现其幽默,重点写诗歌鉴赏课上的两个情节,表现其课堂的诗意与哲理;写历史老师,抓住其外貌、讲课的语速语调和课堂上示范背诵重点内容表现其个性与形象,详略得当;写班主任老师,舍去外貌,略写其厕所抽烟的“失策”与被学生“揭发”的可爱表情,浓墨重彩其“别有用心”排座位,重点突出其班级管理的老道,可圈可点。文章读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优秀的作品多得益于作者将目光投向生活,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本文亦是如此。
微写作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我们前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也许在繁杂中,咋急速中我们忽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如:春暖花开的声音、心跳的声音、奔跑的声音、社会的呼声、朋友的鼓励声……
请以“听听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②请你自选角度,自选文体;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④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写
作文题目是“听听xx的声音”,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声音”和“xx”,改题目可以理解为:一个声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理解,可能更容易构思成文.写作文时,可以写别人面对面的“声音”,也可以写通过文章书籍影视作品中别人的“声音”,也可以是物的“声音”.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声音”和“xx”,所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在文中占据一定的篇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