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法05 什么样的顺序不凌乱(合理选用顺序、倒叙、插叙)-【好作文什么样】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文档属性

名称 微技法05 什么样的顺序不凌乱(合理选用顺序、倒叙、插叙)-【好作文什么样】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15: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作文 什么样
——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
好作文什么样
). 5.什么样的顺序不凌乱 ————-合理选用顺序、倒叙、插叙微技法
一、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时间的先后从头讲到尾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法最简单,也最常用,是写事的主要方法,运用得当,可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对于作者来说,便于把握线索、组织材料;读者也易于了解所叙的来龙去脉,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顺叙记述法的短处在于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因此,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重点,注意材料的剪裁取舍,不要记成流水账;二是要多种表达方法结合使用,不可一叙到底;三是要在叙事中写人,不能只见事不见人。
二、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运用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三、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中间插入另一段叙述,这另一段叙述就叫插叙。插叙有时是一件过去的事,有时是另外一件事,它对情节的发展、内容的丰富起补充作用。插叙可以是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也可以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插叙有联想式,转述式、直述式。运用插叙的时候,插叙部分的前后都应巧妙而自然地用文字交代一下,即安排恰当的运用过渡句,以便读的人明白什么地方开始了插叙,什么地方插叙已经完毕。插叙结束后,文章仍要回到中心事件的叙述上去。
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详细地说,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名家范
同志的信任
唐弢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1935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互通姓名之后,来客拿出一个小小的纸包,还有一封已经有点磨烂和破损的信,头尾都没有具名〔头尾都没有具名〕开头没有写收信人的名字,末尾没有写发信人的名字。具,这里是“写上”的意思。。鲁迅先生读完这封短信,和来客谈了一会儿,把她送走了,自己也立刻带着纸包和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里。
灯下,他郑重〔郑重〕态度严肃。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拣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先生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毛边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通过信,可是确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庄严的要求。
一股悲愤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渍〕念zì。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第十军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征开始的时候,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在进军的路上,打得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蒋介石一看势头不好,就调集超过先遣队七倍以上的兵力来堵截,在怀玉山〔怀玉山〕在江西省东北部。把这支远离根据地的队伍包围了。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到敌人的手里。国民党兵士认定他是个当“大官”的人,身边想必带着很多钱。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元〔铜元〕当时通用的一种铜质硬币。也没有,失望之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国民党反动派把方志敏同志从上饶〔上饶〕县名,在江西省东北部。解〔解(jiè)〕押送。到南昌,绑着他“游街”,想借此打击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人民中的威信。方志敏同志一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引来许多听众。敌人又在公园里搭了台,开“庆祝大会”,将他锁起来“示众〔示众〕这里指反动统治者当众杀人,或者公开对人施加侮辱,借以威吓群众。示,给人看。”。方志敏同志在台上大声演讲,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反动派慌了手脚,把他关进监牢,用金钱、地位引诱他,派遣国民党党棍和劣绅来劝降,一个个都被方志敏同志骂回去。
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受着折磨,又患了重病,却一天也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了充满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文章,又秘密地用米汤给党中央写信,总结这次先遣队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他决定托个可靠的人把这些密信和文稿送出监狱去。可是,红军尚在长征的途中。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区,我们党的活动是秘密的,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叫那送信的人到哪里去找党的关系呢
方志敏同志思索着,苦恼着。臭虫、蚊子、跳蚤困扰着他,他辗转〔辗转〕翻来覆去。翻覆,昼夜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有一次,仿佛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他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虽然彼此并不认识,然而他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深信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决定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成的信件和文稿,送到鲁迅先生的手里。他完全相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个十分艰巨和危险的任务。
他又用米汤写了给鲁迅先生的信,心里像放下一块石头,觉得浑身轻松了。
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点评】
《同志的信任》一文,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占全文篇幅一半的插叙。文章围绕着“信任”和文稿、信件,交错地记叙了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先记叙鲁迅收到信件及文稿时的郑重态度,让读者接触中心事件;然后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这种叙述方式我们称为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同龄作1
别担心,我可以的
“啪……”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参加1500米跑步比赛,我的膝盖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扭着了。所以一有时间,我便躺在床上静养。【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比赛”与“受伤”的矛盾冲突,为下文老爸的担心做铺垫。】
星期天的早上,“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道缝,一道担忧的目光透过缝隙射了进来。我知道,这样的目光来自于慈爱的老爸。我赶紧坐起身,装作不懂他的心思,做惊喜状:“老爸,我感觉膝盖一天比一天好得快,特别是今天。”然后起身拿起秒表,故作轻松地哼着歌下楼。【“我”的动作、表情和语言,都是向老爸暗示“别担心,我可以的”。】
还别说,经过几天的调养,膝盖真的好了很多。来到学校的运动场,站在雪白的起跑线前,望着暗红的塑胶跑道,我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梦想的起点。我摁下计时器,缓缓地开始起跑,身体的各个部位向大脑“报告”:“状态正常!”跑了半圈,我逐渐加力至八成左右,到第二圈时,额头有些冒汗。“儿子,不舒服就歇息一会!”跑道栅栏外,传来了老爸的声音。老爸呀老爸,你是学“跟踪”出身的吧?什么时候也到了运动场?他一定是担心我的膝盖没有完全恢复,就跟过来了。【老爸偷偷“跟踪”儿子,细心观察儿子跑步的状态,表现了老爸对“我”的担心。】
“老爸,别担心,你看我,跑得好好的呢!”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小时候,老爸送我到体校训练的情形。那时,调皮好动的我学习成绩不大好,老爸为了帮我谋个好前途,决定把我送进体校。由于我不算特别有运动天赋,体校的教练也不肯收我。老爸好说歹说,我则立在一旁,低着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最终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教练接收了我。临走的那一刻,老爸拉着我的手,目光里有不舍,更多的是担心:担心我是否能吃苦,训练能否跟上。【过渡段,插叙“别担心,我可以的”一段往事。】
我知道,老爸把我送进体校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这里面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我的学习成绩曾经让他失望,而体校这一条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掉链子。于是,我“潇洒”地挥一挥手:“老爸,你放心,我一定走好这条路!”【交代“我”让老爸别担心的初始原由:读懂了父爱,认清了未来。】
没多久,体校为新生举办了一场跑步比赛。随着发令枪响起,我按照教练教我的科学方式掌握好跑步节奏,分配好体力,只听到耳畔呼呼的风声,不,我就是风!最后,我以0.02秒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来看看你的情况呀!”老爸的回答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像上一次那样“潇洒”地挥一挥手:“你不会忘了我的第一个冠军吧?别担心,我可以的!”【这是第二次写“挥一挥手”,“潇洒”的背后是“我可以的”自信。】
【名师点评】
巧绘人物。文中的老爸慈爱细心:早上看“我”时,门只是“开了一道缝”;见“我”跑得额头冒汗,赶紧“叫停”;把“我”送到体校离开时,不舍且担心;“忍不住”来看“我”跑步训练,又尽显老爸的慈爱……老爸的形象如在读者眼前。
2. 妙用插叙。考场作文中,大多考生通过写自己如何刻苦学习或努力训练,来让爸妈、老师“别担心”,而本篇另辟蹊径,插叙一段“不算特别有运动天赋”的“我”夺冠的经历,既“提醒”老爸“别担心”,也鼓舞自己“我可以的”。
同龄作2
一个老人的穿越故事
(一)
“所以您终究还是要回去了,是吗,爷爷?”眼前的男孩已长大成人,但眸子里的真诚始终没变。
“孩子,我已经没有遗憾,因为,我从这里的人们的身上看到了我所在的世界中的人们丢掉的最重要的东西——对阅读的热爱。”老人缓缓回过头,手扶着时光机的舱门,微笑着说。
(二)
在老人生活的A星球的22世纪,人类的寿命已经突破自然极限,退休不再被提起,老人已经担任了70年的图书馆馆长。70年间,老人醉心于阅读的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被时光摧残的不仅有书页,还有人们对读书的热爱。70年来,老人每天都虔诚地拂拭图书馆的每一本藏书,可这些书的读者们,像入冬的梧桐树叶,一天天地消失不见了。满屋窸窣的翻书声,渐渐变成了窗外的聒耳蝉鸣;被踩得掉毛的绣花地毯,渐渐积起了厚厚的尘土。天蒙蒙亮老人便打开馆门,可直到余晖染红了书柜,登记簿上的名字寥寥无几,静静地躺在那里。
于是,老人乘坐时光机穿越到了中国的一个小镇,并开了一家书店。时间是2017年。
(三)
面对来历不明的书店,小镇上的人们露出惊异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被招牌吸引——“24小时书店”。
书店内,来自A星球的老人正在整理书籍。忽然一声“爷爷”传到耳中,他转头,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站在门口,那脏兮兮的脸上,却生着一双明亮的眸子。孩子怯怯的目光如水,触动着老人的心。“我可以进来看书吗?我……我认识字。”老人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说:“进来吧,爷爷给你书读。”
男孩的聪颖让老人欣慰,在男孩身上,他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一样渴求知识,一样热爱思考,一样不知疲倦。更让老人欣慰的是,小镇上的人们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无事便来到书店,坐下来安静地读书。读书的人,有穷困的学生,有上班的工人,有卖菜的农民,甚至有流浪汉和拾荒者。老人不在乎他们的身份,他知道,只要他们在阅读,哪怕只读一页、一行,也是有价值的。
小镇成了全国读书模范镇,国家领导人对此大加赞扬,并提出全民阅读的倡议,让书香弥漫整个国家。
【名师点评】
1.巧用倒叙,吸引读者眼球。开头写老人要乘坐时光机回到自己所在的A星球,并且巧妙道出本文主旨:热爱阅读。接下来才讲老人的穿越故事,倒叙手法给读者以悬念,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2.写作角度新颖。就这道作文题而言,大部分考生写作的角度要么是书店,要么是顾客和读者,而本文作者却从书店的“店主”出发,设计了一个“来自A星球”心系阅读而又心 怀天下的“老人”形象,写作角度独特、新颖。
3.体裁新颖,想象奇特。相比于大多数考场议论文,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写了一篇小小说,不仅如此,作者还避开一般小说的写法,写了一个穿越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微写作
作文题: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重点词语是“有”“光”“照亮”。这个题目合适写成一篇记述文和散文,要突出表现的是“相信有光的信念”。那么在这里“一束光”,应当取“光”的比喻意义,如人物的精神质量、人物的善举。“照亮了我的世界”,也就是某一个重要的人,帮助了“我”,让“我”拥有强盛的精神力量,让“我”从窘境中奋起,等等。可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能够经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光”的引领之下,内心世界也
充满能量,踊跃乐观地面对生活。 也能够以 “光”为线索,选用人物的几个片段,连缀成篇,歌颂“光相同”的精神质量。能够采纳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多种修
辞手法和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主题, 对人物的刻画能够正面描绘, 也能够侧面描绘;能够运用象征的手法,给予事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委婉地表达主题,比方一朵花的明丽, 一颗草的坚毅, 一种思想的启示,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等都可能成为“光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