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作文 什么样
——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
好作文什么样
). 8.什么样的过度了无痕 ————-学会过渡
微技法
过渡像桥梁,它连接两头,连接层与层,段落与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衔接起来。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且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 过渡好,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通贯; 需要过渡而没过渡,或过渡欠妥,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甚至会给读者的思路造成混乱.连接不好的文章,就会显得生硬、别扭、不通畅。 因此,要重视文章的过渡,学会过渡技巧
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
1、在结构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总述转为分述;或由分述转为总述时,需要过渡)。
2、在内容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一个问题转为另一个问题;或由一层意思转为另一层意思时,需要过渡;又如:从一件事情的叙述,转到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过渡)。
3、在表达方式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叙述转为议论;或者说由议论转为叙述时,需要过渡;又如: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需要过渡)。
4、在表现手法变化中,需要过渡(由顺叙转为插叙;或由插叙转为顺叙时,需要过渡;叙述与议论,顺叙与倒叙、插叙等相转接时,需要过渡。如:运用插叙时,在起止处,需要过渡。又如: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当引入倒叙时,要交待清楚;当事情交待完毕,仍回到顺叙时,也要过渡。)。
5、记叙时间发生转换;或地点发生转移时,需要过渡。
怎样过渡
(一)学会词语过渡。用连词:(因为、所以,因此等。)
用副词:(不过、固然等。)
用方位词:(以上、以下、此外等。)
用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一、二、三等。)过渡短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 等。)
(二)学会用句子过渡
过渡句置于段首:用下段首句过渡。过渡句置于段末:用上段句尾过渡。过渡句置于段中:用段中句子过渡。
(三)学会用段落过渡
a\自然过渡。这是最常见的过渡方法。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文章在时间、地点、场面、人物活动、论述的问题等,紧紧相连,而没有发生大的转换时,往往自然过渡,就不需要什么过渡语。
为了衔接紧密,自然过渡的上下两段,在词句上,还经常互相照应。
这也就是说,在层次之间、或在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紧密,就不必另加过渡句、过渡段了。
b\、空行过渡.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采用空行过渡形式,也可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
c\、用小标题过渡.在文中设立几个小标题,也是自然过渡。
d\、两次过渡.记叙文,要进行插叙和倒叙时,在插叙部分和倒叙部分的首尾,要进行两次过渡。
名家范
在那颗星子下
——记我的中学生时代
舒 婷
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交错成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生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初一那年,英语期末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通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长得还神气。
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地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我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当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像我一样叽里咕噜。
考卷一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里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至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地扣了7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上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彷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课后,林老师来到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角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点评】
读舒婷的文章,如同在美丽的海滩散步,海风习习,撩拨着散乱的头发,引起人无限的遐思;光脚踏着细细的沙滩,如同在松软舒适的地毯上;海水嬉戏般的舔着脚丫、咬着脚踝,不由得将飘散了的思绪拽回现实……
中学生时代的喜怒哀乐林林总总,“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作者运用“却”笔锋一转,自然过渡到下文——这就是作家诗人舒婷《在那颗星子下》具体描述的学生时代师生间的故事。
除了明显突出的过渡外,有时候行文发展的时间、空间的转换也可以视为一种过渡的形式——没有过渡的过渡。请看:从考前看电影被老师发现——考试发卷前的抱佛脚突击复习——成绩出来后“膝盖抬得有多高”的惊喜——考后评卷黑板示范的尴尬——课后林老师语重心长的谈话,内容可谓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行文却流畅无痕,这无疑是时间、事件自然发展过程的结果。它告诉我们,无需借助过渡词语、过渡句子或者是过渡段,仍然可以将往事一线串珠,天衣无缝。
同龄作1
瞬间的感悟
上海考生
如果说经历是贝壳的话,那我就是会收藏贝壳的伯乐,如果说记忆是垃圾的话,我却是个拾荒者。
——题记
【题记形式,新颖别致。】
【标题式镜头组接,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一 感情篇
小时侯,在雨后初晴的日子,我总爱与爸爸散步,喜欢享受突然一滴雨滴下的感觉。刚站在一棵树下,“沙——”无数滴水不约而同地飞下来,我反应不及,正好“中招”了,原来是爸爸摇动树枝捣的鬼。一阵笑声过后,我认真地提防突然的袭击,果然,爸爸再次摇动树枝,出于人的反应,我却蹲了下来,再次被雨水打中了,在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躲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生动语言写与爸爸嬉乐,事例生动,其乐融融,让我类羡慕。语言流畅,叙事平实,平中见情,其乐融融,写出了与爸爸之间的感情】
二 母爱篇
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爱吃的东西妈妈总不爱吃,相反,而我不爱吃的东西,妈妈却爱吃,而她每次都总是应付着说:“惯了,惯了。”直到那次,我看见妈妈在厨房偷偷地吃着吃剩的鱼,而且津津有味,心突然被重重一击,鼻子一酸,泪如泉涌,在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爱,是那样简单。【母爱世间最伟大的爱,平凡见伟大,让人动容。以平实而流畅的语言,写出了母亲的爱,让人在这平凡的事例中感悟伟大的母爱。】
三 友谊篇
别人都说我是个“假小子”,总爱跑来跑去,看,这不是我的身影吗?哇噻,突然,双脚撞在一起,身一侧,“叭”的一声,人已趴在地上,这时,同伴向我伸出一只手,我笑着,在手与手接触的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友谊的感受,是那样亲切。【珍贵的友谊,】温暖人悯。】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人只是个过客,能在行进中不断地长大,往往就在一瞬间。让人明白了真谛,让人不知不觉地长大。【真挚的情,用心的悟,浸润人心。】
【点评】 本文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布局谋篇清晰,条理分明,过渡自然,详解紧密,让人一目了然。文中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三个角度写出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瞬间的感悟,文质兼美。结尾点旨,水到渠成。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同龄作2
我曾是个小学生
午后的阳光静静流淌着,翻开相册,轻抚着我们六(3)班那张毕业照,捕捉着每份感动。树叶在耳畔沙沙作响,钟声颤巍巍地飘向远方。回忆似乎在蔓延,渐渐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滑过脸颊,任目光抚过一张张笑脸。记忆在无限地延伸……
我曾是个小学生。在教室里坐得笔直,调皮地学着古人,头大幅度地摇晃着,一遍遍地读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会为了老师奖励的可爱的小礼物,在课堂上争着发言。会为了代表优秀的小星星,认认真真地做好作业。下课后,会与同学玩着不知名的游戏,一声声“你拍一,我拍一”如夏日中最动听的旋律,在每个角落回荡……
我曾是个小学生。呼朋引伴地爬上楼顶,和风一起呼喊。用一张张精美彩纸,连同我们的美好愿望一起折进一架架飞机,然后深吸一口气,将热气全“哈”到飞机的顶端。“一二三,飞!”霎时,十几架飞机顺着风,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飞机带着我们的温度和热情,与梦想一起飞得更高,更远……
我曾是个小学生。在绿色的田野上与姥姥一起做着游戏。风儿轻轻笑着,我抬起头望着它:“您也是在羡慕我吧?”它微笑着点头。“我也羡慕您呢!您看您有多么美丽的衣裳,冬天是白裙子,春天您就穿上绿衣裳了!”风儿还是微笑,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凉凉的,滑滑的。“啊!风儿姐姐,您身上还有泥土和花儿的清新味道呢!”我如找到了宝藏的孩童高兴地大喊着。银铃般的笑声,响彻田野,更绽放在姥姥密密的皱纹里,再暖暖地流到我那童稚的心中。
我曾是个小学生……
时间如水流过卵石,如此匆忙。
六年过去了,如琴键上的音符,弹指一挥间。
铭记——我曾是个小学生。
快乐,无忧!
【名师点评】
小作者通过细腻的文笔,生动地描绘出色彩斑斓的“我曾是个小学生”的生活,再现了无忧无虑、放飞梦想的童年。她用自己的睿智捕捉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校里与伙伴一起欢乐的笑声,站在楼顶放飞理想,在绿色的田野里,与风儿谈笑风生……不经意间会让你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结构上小作者以“翻开相册,轻抚着我们六(3)班那张毕业照,捕捉着每份感动”为由头,让回忆在蔓延,让记忆在延伸,自然过渡引出下文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同时还运用了反复咏唱的形式,既用“我曾是个小学生”点题,又用它过渡,仿佛键盘上的音符,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
另外,小作者的文笔活泼生动,联想丰富,想象大胆,以致于太阳的微笑、时间如水流过卵石、六年如琴键上的音符等等,都争先恐后诉诸笔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微写作
作文题目:
——面对小学毕业照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正标题,然后作文;
2.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淡淡的往事,淡淡的回忆,《在那颗星子下》却成为作者舒婷脑海中永恒的星座。那个如星子一般纯真、闪亮的年轻老师,也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的记忆中。可爱的同学,在你记忆的银河中,肯定也有一颗颗这样明亮的星!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让往事的珍珠荟萃于你的笔端。当然,不要忘了让“过渡”成为串起粒粒珍珠的那根红线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