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及其应用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黔东南期末)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泥沙 D.食盐
2.(2024九下·重庆市开学考)向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面粉 C.食用油 D.奶粉
3.(2024九上·永年期末)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溶液中各种粒子静止不动,所以均一、稳定
4.(2024·昆明模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做菜时汤汁太咸,可以适当加水稀释
B.生活中将面粉、蔗糖、植物油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C.NaOH、NaCl、NH4NO3溶解时有热量的变化,能用水来鉴别
D.将水喷向空中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5.(2021·越秀模拟)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水是良好的溶剂,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就变成纯水
6.(2024·潼南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冰水 C.酒精 D.牛奶
7.(2024九下·长沙月考)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味精 D.蔗糖
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食醋 C.蔗糖 D.食盐
9.(2024九下·文山月考)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氢 B.植物油 C.泥沙 D.冰块
10.(2023九下·开原开学考)洗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铁板表面的铁锈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
C.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11.(2024九下·昭阳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酒精 B.石灰乳 C.蒸馏水 D.海水
1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检测)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花生油
13.(2024九下·南宁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醋 B.奶粉 C.泥沙 D.辣椒油
14.(2024九下·南京期中)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氯化钠
15.(2024九下·廊坊月考)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和烧杯之间的水结了冰(如图),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NH4NO3 B.Ca(OH)2 C.NaCl D.NaOH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宜城期末)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就容易洗净,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17.(2024九下·揭东月考)写出下列溶质或溶剂的化学式。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酒 澄清水灰水 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
溶质 I2
溶剂 H2O H2O
18.(2023九上·吉林月考)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1)苏打气泡水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 ;
(2)苏打气泡水中的气体溶质是 ;
(3)碳酸氢钠中钠离子的符号为 .
三、综合题
19.(2018·济南)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 ;
(2)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
20.(2024九上·永吉期末)“砂锅鱼头”汤鲜汁浓,其烹任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食盐、葱段、生姜、香菜、矿泉水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
(1)“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无机盐 B.油脂 C.糖类 D.水
(2)用液化气灶煨制“砂锅鱼头”时,砂锅外壁出现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
(3)为了清洗干净砂锅中的油污,常常放些洗洁精,其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解答】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性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A、味精与水形成了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符合题意;
B、面粉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食用油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奶粉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是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来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属于混合物,A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选项说法错误;
C、在相同的条件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如果条件不同,或者是不同种物质的溶液,就无法比较浓度的大小了,C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各种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降低汤汁的咸度,A不符合题意;
B.面粉和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B符合题意;
C. 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故能用水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将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利用稀释可以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B.利用溶液的定义分析;
C.利用 NaOH、NaCl、NH4NO3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分析;
D.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更多的氧气溶于水。
5.【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符合题意;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
C、水是良好的溶剂,但不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仍含有多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分析;
B、根据水灭火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分析;
C、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分析;
D、根据沉降、过滤、消毒等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汽水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冰水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 牛奶为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能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的有食盐溶液、味精溶液、蔗糖溶液;食用油与水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是溶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概念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来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A、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符合题意;
B、食醋是醋酸和水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蔗糖和水混合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食盐和水混合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的概念来解答。
9.【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氯化氢与水混合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B、 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 泥沙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 冰块是水的固态,故冰和水混合后仍是水这一种物质,故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是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来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衣服上的碘,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用清水洗衣服上的泥土,是使泥土形成悬浊液,被水流冲走,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1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酒精、蒸馏水是纯净物,石灰乳是悬浊液,海水是溶液。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食盐溶于水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所以A不正确;
B、蔗糖溶于水中,蔗糖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蔗糖溶液,所以C不正确;
C、酒精能与水互溶,酒精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酒精溶液,所以C不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所以D正确.
所以选D.
【分析】了解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3.【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食醋放入水中能够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A符合题意;
B、奶粉放入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泥沙不溶于水,放入水中会沉淀在底部,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辣椒油不溶于水,会浮在水面出现分层现象,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B错误;
C、生石灰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5.【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会结冰,故正确;
B、氢氧化钙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现象分析。
16.【答案】乳化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被水冲掉。
【分析】 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17.【答案】CuSO4;C2H5OH;Ca(OH)2;MgSO4;H2O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uSO4;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酒精C2H5OH;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 ;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溶质为硫酸镁,溶剂为水。
【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uSO4;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酒精C2H5OH;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 ;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溶质为硫酸镁,溶剂为水分析。
18.【答案】(1)均一性
(2)二氧化碳
(3)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1)苏打气泡水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2)苏打气泡水中的气体溶质是二氧化碳。
(3)碳酸氢钠中钠离子的符号为Na+。
【分析】(1)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分析。
(2)根据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分析。
(3)离子: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前,(正负符)号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19.【答案】(1)表面活性剂
(2)洗洁精有乳化功能,能把油污分解成细小的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起到去油污的作用。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2)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清洗油污。
【分析】(1)根据洗洁精的成分分析。
(2)根据洗洁精除油污原理分析。
20.【答案】(1)C
(2)调大
(3)乳化作用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1)A、无机盐来自于食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鱼头经过油煎含有油脂,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糖类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淀粉,而“砂锅鱼头”中没有富含淀粉物质,所以几乎不含有糖类,选项C符合题意;
D、矿泉水提供水,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出现黑灰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要增加氧气的供应量,因此调大通风口,使进入的氧气增多,增加了氧气的供应量,使其燃烧充分,减少碳的生成。
(3)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将油污清洗去除。
【分析】(1)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现黑灰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要增加氧气的供应量;
(3) 乳化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及其应用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黔东南期末)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泥沙 D.食盐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解答】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性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2024九下·重庆市开学考)向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面粉 C.食用油 D.奶粉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A、味精与水形成了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符合题意;
B、面粉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食用油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奶粉和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性不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是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来解答。
3.(2024九上·永年期末)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溶液中各种粒子静止不动,所以均一、稳定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属于混合物,A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选项说法错误;
C、在相同的条件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如果条件不同,或者是不同种物质的溶液,就无法比较浓度的大小了,C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各种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4.(2024·昆明模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做菜时汤汁太咸,可以适当加水稀释
B.生活中将面粉、蔗糖、植物油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C.NaOH、NaCl、NH4NO3溶解时有热量的变化,能用水来鉴别
D.将水喷向空中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降低汤汁的咸度,A不符合题意;
B.面粉和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B符合题意;
C. 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故能用水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将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利用稀释可以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B.利用溶液的定义分析;
C.利用 NaOH、NaCl、NH4NO3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分析;
D.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更多的氧气溶于水。
5.(2021·越秀模拟)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水是良好的溶剂,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就变成纯水
【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符合题意;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
C、水是良好的溶剂,但不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仍含有多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分析;
B、根据水灭火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分析;
C、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分析;
D、根据沉降、过滤、消毒等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分析。
6.(2024·潼南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冰水 C.酒精 D.牛奶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汽水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冰水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 牛奶为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7.(2024九下·长沙月考)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味精 D.蔗糖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能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的有食盐溶液、味精溶液、蔗糖溶液;食用油与水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是溶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概念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来解答。
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食醋 C.蔗糖 D.食盐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A、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符合题意;
B、食醋是醋酸和水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蔗糖和水混合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食盐和水混合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的概念来解答。
9.(2024九下·文山月考)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氢 B.植物油 C.泥沙 D.冰块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氯化氢与水混合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B、 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 泥沙与水混合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 冰块是水的固态,故冰和水混合后仍是水这一种物质,故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是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形成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就是溶液来解答。
10.(2023九下·开原开学考)洗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铁板表面的铁锈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
C.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衣服上的碘,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用清水洗衣服上的泥土,是使泥土形成悬浊液,被水流冲走,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11.(2024九下·昭阳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酒精 B.石灰乳 C.蒸馏水 D.海水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酒精、蒸馏水是纯净物,石灰乳是悬浊液,海水是溶液。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分析。
1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检测)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花生油
【答案】D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食盐溶于水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所以A不正确;
B、蔗糖溶于水中,蔗糖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蔗糖溶液,所以C不正确;
C、酒精能与水互溶,酒精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酒精溶液,所以C不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所以D正确.
所以选D.
【分析】了解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3.(2024九下·南宁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醋 B.奶粉 C.泥沙 D.辣椒油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食醋放入水中能够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A符合题意;
B、奶粉放入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泥沙不溶于水,放入水中会沉淀在底部,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辣椒油不溶于水,会浮在水面出现分层现象,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14.(2024九下·南京期中)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氯化钠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B错误;
C、生石灰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5.(2024九下·廊坊月考)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和烧杯之间的水结了冰(如图),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NH4NO3 B.Ca(OH)2 C.NaCl D.NaOH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会结冰,故正确;
B、氢氧化钙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故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现象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宜城期末)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就容易洗净,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答案】乳化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被水冲掉。
【分析】 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17.(2024九下·揭东月考)写出下列溶质或溶剂的化学式。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酒 澄清水灰水 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
溶质 I2
溶剂 H2O H2O
【答案】CuSO4;C2H5OH;Ca(OH)2;MgSO4;H2O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uSO4;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酒精C2H5OH;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 ;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溶质为硫酸镁,溶剂为水。
【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uSO4;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酒精C2H5OH;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 ;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溶质为硫酸镁,溶剂为水分析。
18.(2023九上·吉林月考)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1)苏打气泡水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 ;
(2)苏打气泡水中的气体溶质是 ;
(3)碳酸氢钠中钠离子的符号为 .
【答案】(1)均一性
(2)二氧化碳
(3)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1)苏打气泡水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2)苏打气泡水中的气体溶质是二氧化碳。
(3)碳酸氢钠中钠离子的符号为Na+。
【分析】(1)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分析。
(2)根据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分析。
(3)离子: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前,(正负符)号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三、综合题
19.(2018·济南)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 ;
(2)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
【答案】(1)表面活性剂
(2)洗洁精有乳化功能,能把油污分解成细小的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起到去油污的作用。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2)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清洗油污。
【分析】(1)根据洗洁精的成分分析。
(2)根据洗洁精除油污原理分析。
20.(2024九上·永吉期末)“砂锅鱼头”汤鲜汁浓,其烹任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食盐、葱段、生姜、香菜、矿泉水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
(1)“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无机盐 B.油脂 C.糖类 D.水
(2)用液化气灶煨制“砂锅鱼头”时,砂锅外壁出现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
(3)为了清洗干净砂锅中的油污,常常放些洗洁精,其作用是 。
【答案】(1)C
(2)调大
(3)乳化作用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1)A、无机盐来自于食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鱼头经过油煎含有油脂,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糖类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淀粉,而“砂锅鱼头”中没有富含淀粉物质,所以几乎不含有糖类,选项C符合题意;
D、矿泉水提供水,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出现黑灰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要增加氧气的供应量,因此调大通风口,使进入的氧气增多,增加了氧气的供应量,使其燃烧充分,减少碳的生成。
(3)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将油污清洗去除。
【分析】(1)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现黑灰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要增加氧气的供应量;
(3) 乳化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