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牛和鹅》的故事童趣十足,但是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是十分缺少的。课文篇幅比较长,15个自然段写了三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及具体表现,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的写法很符合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5-12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袭击,最后金奎叔帮我解围的一段亲身经历,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这个部分,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把“我”的心情变化写得十分真实,很有画面感、情境感和代入感。
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写了金奎叔的话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看法与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
本单元以童年成长为主题,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两个语文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在教学时应当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用批注的方式阅读,圈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把自己的体会用旁批的方式写下来。学习批注的方法阅读,学生其实也是有学习基础的。在三上册,学习了预测单元;在四上册,学习了提问单元。两个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为本单元学习批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外,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经常能够接触到批注:老师批改作文,就运用了批注;有些孩子在日常的阅读中,也已经在初步运用批注。
学习目标
1.会认“谓、拳”等11个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
2.知道可以从写得好、有疑问、印象深、受启发等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初步运用标画和批语的方法进行随文批注。
3.能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词句,运用批注式阅读,体会“我”被鹅追赶、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读明白“我”一直记得金奎叔说的话的原因,并说说受到的启发。
重难点
1.会认“谓、拳”等11个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
2.知道可以从写得好、有疑问、印象深、受启发等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初步运用标画和批语的方法进行随文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文
1.出示单元篇章页,读读主题句: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
童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岁月。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不同作家笔下回忆的童年往事。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课文。
揭示课题:牛和鹅。
牛和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动物,你对它们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聊一聊这两种动物。
3.作家任大霖在他的童年时代,对这两种动物可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受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文作者: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儿童文学作家,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代表作《蟋蟀》《牛和鹅》等。
二、检查预习,通读感知
1.检查预习,识字学词,读准生字和多音字。
无所谓 拳头 捶牛背 顽皮 衣襟
胳膊 酒瓶 恐怖 任凭 欺负 掐脖子
吁哩哩哩 气喘吁吁 呼吁
2.预习反馈,说说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哪些内容呢?
交流明确:
1-4自然段:我不怕牛却很怕鹅。
5-7自然段:有一次,我被鹅追赶、袭击,吓得大哭。
8-12自然段:危急时刻,金奎叔为我解了围。
13-15自然段:我不怕鹅,也不欺负牛了。
三、借助课文旁批,学习批注方法
1.再次出示单元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2.回顾以往接触过的“批注”。
对于批注,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回顾三上预测单元课文中的批注。
回顾四上提问单元课文中的批注。
看看老师批改作文时的批注。
再看看一些同学阅读中国神话传说时的批注。
批注在我们日常的读写活动中经常要用到,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单元,我们将正式学习批注的阅读方法。那么,怎么作批注呢?
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4.交流,反馈,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概括梳理出批注的四个角度: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在有疑问的地方作批注
逃跑——被鹅咬住——呼叫,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在写得好的地方作批注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呀。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在受启发的地方作批注
5.小结批注的方法,呈阅《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话。
(今年的教材修订时去掉了“体会深”这个批注角度,还是有必要补上!)
四、品读3、4自然段,尝试运用批注方法
1.出示学习任务一
尝试用批注的方式阅读课文3、4自然段,体会:
(1)从哪里可以看出“我们”是不怕牛却怕鹅的?
(2)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2.学生独立批注式阅读5分钟。
3.交流分享所作批注,引导学生体会:
(1)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了“我们不怕牛”?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预设要点:
①从“拍、摸、触、扳、骑、捶”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我们一点都不怕牛。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
②从“敢、甚至敢、还敢、还是敢的”这一串“敢”中,也可以体会到我们一点都不怕牛。作者重复运用了一组“敢”字。
③指导朗读,读出“我们”一点都不怕牛的感觉来。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我们惧怕鹅的呢?继续交流批注。预设:
①从“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这两个动作可以体会到。
②从“总是……才……”“要是……就得……”这两组关联词也可以体会到。
③指导朗读,读出“我们”惧怕鹅的感觉来。
(3)把3、4自然段联系起来看,作者其实还运用了什么写法?
交流,明确:通过对比,鲜明地写出了我们不怕牛、惧怕鹅的心理。
对比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种心理。
(4)小结:我们刚才阅读3、4自然,主要是从什么角度来作批注的?
交流,明确:体会深和写得好的角度。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再次认读本课生字。
2.观察本课要写的字,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然后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随堂反馈
摸 跪 捶 绕 脱 惹 握 摔 掐
甚至 顽皮 脖子 大概 昏乱 凭借
二、批注式阅读5-7自然段,体会“我”惧怕鹅的心情
1.复习回顾批注的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阅读文章时,可以从哪些角度来作批注?
2.出示学习任务二:
阅读课文5-7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的,抓住关键词句作批注。
3.学生独立批注式阅读5-8分钟。
4.选择一处批注,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5.全班交流分享
(1)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交流体会: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贴着墙壁”这个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对鹅的恐惧。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对鹅的动作、神态、叫声的描写很生动,衬托出了我们惧怕鹅的心情。
(2)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描写“我”的角度和描写“鹅”的角度,分别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交流过程中,相机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的语句。
描写“我”惧怕鹅的动作、语言,如: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描写鹅的动作、叫声,如: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嘎嘎大叫着助威。
三、批注式阅读8-12自然段,体会金奎叔如何帮我解围
1.出示学习任务三:金奎叔是如何帮我解围的呢?阅读课文8-12自然段,在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2.学生独立阅读,作批注。
3.交流分享阅读体会。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的有趣。
四、阅读13-15自然段,感悟金奎叔说的话的深意
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出示:金奎叔的话不仅让我______,而且还让我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感悟:金奎叔的话不仅让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不能欺负忠厚老实的人和动物的做人道理。
五、阅读课后阅读链,批注阅读感悟
读了这个阅读链接,你对牛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写写批注吧。
交流,体悟:牛是一种诚实、善良、踏实的动物。牛所具有的精神、品格,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六、推荐课后批注阅读任大霖的《蟋蟀》
课后可以读读任大霖的《蟋蟀》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可以体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