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度 D.军机处
2.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重视农业生产 D.善于纳谏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
A.民族政权并立 B.诸侯争霸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5.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6.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
① 张骞通西域 ② 文成公主入藏 ③ 岳飞抗金 ④ 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 )
A.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B.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8.香港艺人汪明荃在唐人街留下了自己的手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第三位在洛杉矶唐人街中山广场打手印的影视明星。“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此名字的由来说明了( )
A.在外国的中国人很多 B.唐朝文化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这个大帝国永不衰落 D.唐朝与欧洲的关系永世友好
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0.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是( )
A.金、元 B.辽、清 C.辽、清 D.元、清
11.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辛勤耕作 B.参加科举考试 C.经 商致富 D.作战立功
13.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南北朝
14.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5.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 颁布“推恩令”,巩固统一 ② 重视农业,减免赋役
③ 创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④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 (共20分)
1.江南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景色优美,人才辈出。我们热爱祖国,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江南百姓以稻米为主食,你知道距今七千多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的是什么人吗? ( 2分 )
(2)全长18公里的无锡大运河申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你知道这条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凿的吗?( 2分 )
(3)古运河中有一处胜迹名为黄埠墩,有一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战派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此,你知道这位大臣是谁吗? ( 2分)
(4)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吗? (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分) (4)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4分)
错误: _____ _ < 填字母>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