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回眸
语文学科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写作需注意用词准确,下面是节选自小红写的《橘子洲游记》中的一段话,其中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
一项是()(2分)
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部的一个江心洲小岛,每逢节假日,前来赏玩的游客摩肩接踵。拾阶上行,我
穿过绿草地,各种名竹丛生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勾留一小时后,继续往前走,
便来到了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我细细瞻仰,不由得念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透过这慷慨激
吊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毛主席指点江山的情景。
A.摩肩接踵
B.惟妙惟肖
C.勾留
D.慷慨激昂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是小红根据语文书做的字音字形分类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注意因多音字造成的误读,如:“倔(juè)强”应读成“倔(jué)强”,“辟(pi)邪”应读成
“辟(bi)邪”。
B.注意因方言中前后鼻音发音造成的误读,如:“苔痕(hén)”不能读“苔痕(heng)”,“遒劲
(jin)”不能读成“遒劲(jing)”。
C注意形似造成的误写,如:“喧嚣”不能写成“喧嚣”,“推崇”不能写成“推崇”。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重峦叠障”应写成“重峦叠嶂”,“坦荡如底”应写成“坦荡如砥”。
3.语言表达需通顺得体,下面是小红参加完“劳动最光荣”实践活动后的一段感言,其中表述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高尔基曾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①是否热爱
劳动,是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②通过这次活动,我从心里由衷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
默付出。劳动不但能够创造物质文明,更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愉悦。③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
辛勤的劳动创造更加美好光明的世界!④我们每个人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
A.①
B.②
C.③
D.④
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怡当的一项是()(2分)
他说:“买这种橘子,要注意,应拣没有梗、没有叶的。你想,梗多么重啊!如果每个橘子都带梗
带叶,买个两三斤,就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了,划不来啊。”。买橘子而附带买叶子,使我能稍
稍碰触一下那种令人想得发狂的田园梦。
①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
②原因是,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
③我愣了一下,笑笑,没说什么。
④对我而言,买这橘子一半是为了嘴巴,一半是为了眼睛。
⑤我爱那些绿叶,我觉得卖橘者把一部分橘子园也借着那些叶片搬下山来了。
A.③②①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③②④⑤①
D.⑤②④①③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红红火火过大年”指的是过春节,有燃鞭炮、贴得联、拜年贺喜等活动:正月十五则是闹元旦,
有赏花灯、闹年鼓、猜灯谜的传统。
B.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所著的《孟子》,其书
和《论语》《大学》《尚书》一起合称为“四书”。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回眸
语文学科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写作需注意用词准确,下面是节选自小红写的《橘子洲游记》中的一段话,其中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
一项是( )(2分)
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部的一个江心洲小岛,每逢节假日,前来赏玩的游客摩肩接踵。拾阶上行,我
穿过绿草地,各种名竹丛生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勾留一小时后,继续往前走,
便来到了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我细细瞻仰,不由得念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透过这慷慨激
昂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毛主席指点江山的情景。
A.摩肩接踵 B.惟妙惟肖 C.勾留 D.慷慨激昂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是小红根据语文书做的字音字形分类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注意因多音字造成的误读,如:“倔(juè)强”应读成“倔(jué)强”,“辟(pì)邪”应读成
“辟(bì)邪”。
B.注意因方言中前后鼻音发音造成的误读,如:“苔痕(hén)”不能读“苔痕(héng)”,“遒劲
(jìn)”不能读成“遒劲(jìng)”。
C.注意形似造成的误写,如:“喧嚣”不能写成“喧嚣”,“推崇”不能写成“推崇”。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重峦叠障”应写成“重峦叠嶂”,“坦荡如底”应写成“坦荡如砥”。
3.语言表达需通顺得体,下面是小红参加完“劳动最光荣”实践活动后的一段感言,其中表述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高尔基曾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①是否热爱
劳动,是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②通过这次活动,我从心里由衷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
默付出。劳动不但能够创造物质文明,更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愉悦。③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
辛勤的劳动创造更加美好光明的世界!④我们每个人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
A.① B.② C.③ D.④
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说:“买这种橘子,要注意,应拣没有梗、没有叶的。你想,梗多么重啊!如果每个橘子都带梗
带叶,买个两三斤,就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了,划不来啊。” 。买橘子而附带买叶子,使我能稍
稍碰触一下那种令人想得发狂的田园梦。 ①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 ②原因是,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 ③我愣了一下,笑笑,没说什么。 ④对我而言,买这橘子一半是为了嘴巴,一半是为了眼睛。 ⑤我爱那些绿叶,我觉得卖橘者把一部分橘子园也借着那些叶片搬下山来了。
A.③②①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③②④⑤① D.⑤②④①③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红火火过大年”指的是过春节,有燃鞭炮、贴得联、拜年贺喜等活动;正月十五则是闹元旦,
有赏花灯、闹年鼓、猜灯谜的传统。
B.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所著的《孟子》,其书
和《论语》《大学》《尚书》一起合称为“四书”。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如《使至塞上》押“an”韵,韵脚是“边”
“延”“天”“圆”“然”。
D.《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愚公的智慧。
《列子》一书相传是春秋时列子(列御寇)所著。
6.古诗文默写(8分)
(1)俗话说,“字山半水亦文章”。有些山水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焦虑与不安,“ ,飞鸟相
与还”,南山让陶渊明流连忘返;“有些山水能勾起人的无限愁思,“日暮乡关何处是? ”
勾起的是崔颢的乡愁;有些山水能折射人生境界,“ , (《使至塞上》)的
雄浑壮丽折射的是王维的慷慨达观。南朝的陶弘景于俯仰之余亦发出如下感叹:“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 , 。”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关雎》)
7.综合性学习(6分)
二中初中部八年级正在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
任务。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
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
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2)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初中部邀请株洲市群众艺术馆的王老师来校讲座,
听完讲座后,同学李华对你说:“班长,我听说株洲市群众艺术馆在寒假期间有“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展”,我很想去参观一次,但不好意思跟王老师说,你能帮我转达一下吗?”那么,你将如何把
李华的话转述给王老师?(4 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6分)
(一)现代文阅读I(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岭南骑楼
在南粤大地,从城市到偏远乡村,均可发现骑楼。它是岭南物质性的十大名片之首,也是中国社会
进步转型的一道靓丽风景。
骑楼建筑在明清古城基础上兴建,广州古城封建城堡特征从此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成为引领中国
城镇建设的“模范市”。“商”是骑楼的重要基因。分布广州全城的骑楼充分昭示了这个“千年商都”
的文化景观形象。
文化遗产构成城市文化生活的内涵。城市不仅要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而且要为市民提
供一种高尚的文化空间与价值认同。广州骑楼开放大度、平等诚实的精神风格,有利于市民培养自豪感
和形成凝聚力。
骑楼体现着开放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岭南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每一栋验楼建筑,
都记录着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每一条骑楼街都承载着丰富真实的社会信息,保留着岭南城市的传统
风貌、市民习俗。
城市的定性定位,往往由城市文化遗产的主题特质决定。岭南骑楼涉及城市文化的身份认同,体现
着城市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一一缺少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的城市,不是一个美丽健康的城市。保护骑
楼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祖先留给我们城市的文化遗产并非今日我辈独有,我们还要把它们转交给后代,
他们同样有权面对这些文化遗产,同样需要与历史与祖先进行感情与理智的交流。所以,延续城市文化
是一种历史责任。
然而,骑楼屡遭损毁,面临诸多生存危机。让人们触目惊心的不是时间、风雨对历史的侵蚀,而是
以旧城改造为名的人为破坏。各地城市传统建筑外墙画着白圈的“折”字已经成为一道寻常的风景。
“拆”使多少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灭顶之突,丧失了传统肌理,失去了风貌特色。因此“折”被冯骥才
斥之为“二十年来中国城市中最霸道的一个字”。广州当年不好好保护而拆毁大佛寺,现在一错再错又
要拆毁临街的完整骑楼,实乃顽病不治的“霸道”表现!
19世纪,巴黎市政长官奥斯曼对巴黎进行了一次剧烈改造。奥斯曼已去世150多年了,巴黎人还在为
他所执导的对巴黎老城的屠杀“大如声讨”,写他是个毁坏无数历史文化遗产的“蹩脚规划师”!
可见“大破大立”不是科学的发展模式。保护历史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坚实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才
是健康的发展。在近年经济建设的高潮中,地方政府总是将经济指标放在第一位,遇事往往是建设压倒
文物保护,甚至文物部门的图章都要比其他部门的小几毫米。
民众的参与是最好的保障!”这是印度文化遗产界对外宣传的一句口号,目的是号召更多的民众加
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文化通严保护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确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改编于杨宏烈的《岭南骑楼建筑文化的复兴之梦》)
【链接一】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骑楼多为三四层,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两层以
上为住宅;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故名“骑楼”。骑楼建筑并肩
联立而建,形成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立面,便成了骑楼街。
为了适应炎热的湿润气候,房间外有走廊、天井通风,这不仅加强了通风效果,对采光也起到良好
作用。
广州夏季高温多雨,时间长,骑楼建筑可以遮阳、避雨,方便行走和购物。
骑楼的“柱廊”式结构,将人流和车流进行了分离、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 骑楼多采用砖木混合式结构,平均使用寿命一般在50年,如不维修,便成危房。
(节选自陈睿的《广州骑楼初探》) 【链接二】甲学生问:近三十年的大拆大建,把一种非常值得回忆的早年生态破坏了,你怎么看?
余秋雨答:不赞同。一切回忆,都会以情感删削真实。一百多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由于连年战乱、
自然灾害、阶级斗争,“早年生态”的低劣程度超过现在最坏的想象。就连现在被不少文人描写得流光
溢彩的老上海,也完全是一种矫饰的幻想。1922年,爱国斯坦来到上海,他从南京路走到上海的中心老
城厢后说:“这是整个地球上最贫穷的族群,备受欺凌,牛马不如。我们一直在为世界争取幸福和公平,
而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直到我年轻时,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态都触目惊心。近三十年
的大折火建,主要是针对大面积的低劣生态进行的。中国百姓苦了那么多年,有理由稍稍过得好一点。
(节选自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8.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骑楼不只在城市,在南粤乡村也可见到,位居岭南物质性的十大名片之首。
B.建筑会影响居民的心理,广州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由骑楼熏陶感染而成。
C.骑楼是广州市文化遗产之一,但部分骑楼在旧城改造之中面临被拆的处境。
D.奥斯曼剧烈改造巴黎,毁坏无数历史文化遗产,被后人骂为“蹩脚规划师”。
9.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骑楼街含有丰富真实的社会信息,如果拆掉骑楼,岭南城市的传统风貌也将会受到影响。
B.一个有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的城市,就是一个美丽健康的城市,因此广州必须保护骑楼。
C.印度也面临遗产保护问题,为保护遗产,他们提出“民众的参与是最好的保障”的口号。
D.骑楼是岭南地区建筑的一大特色,受到广泛欢迎,与它适应了岭南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
10.结合原文以及链接材料(一),总结骑楼的特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阿公的中药铺
庄泽远
①阿公的中药铺是从他的阿爹那里继承而来的。自我有记忆起,阿公便喜欢同我絮叨他多年来的行
医经验。他常唤我坐在高高的小凳上,陪他问诊开药。与其他重实践不重医理的郎中不同,阿公熟读医
书,常常说些我听不懂的话。“中医要调和阴阳,使之处于中和的状态,人才不会生病。”他开药方从
未失手。我想,一阴一阳谓之道,以阴阳致中和就是阿公的道。
②相比起痴坐,还是抓药好玩许多。我常瞎抓一把来考阿公,有一次攥了把光滑无毛的玩意儿去问
阿公。“这是当归,传说有位男子为治妻子的产后血症,跋山涉水到峨眉山下求医问药,三年后终于得
到良药,而妻子在家三年望丈夫归家,故后人将此药唤作当归。”又抓过三七。“三七三七,要长三到
七年药力才最强。”诸如此类。我听不进阿公玄妙古奥的道理,却无心插柳地记住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人
物、狐妖虎精的故事。
③药铺除了卖药,还有代人煮药的营生。潮汕人撞用土瓦罐煮汤,用它来煮草药也极好。阿公会在
瓦罐的盖子上留一个小孔,用来平衡罐体内部的气压。在药汤煮好之前,透过小孔脱逃的气味悄悄混进
空气中,进而被我吸纳。不知道是不是生长环境的关系,我尤其喜爱中药的味道。纯粹的中药,味寡淡
而平凡,但透着某种风骨。细细辨别,中药的味道也富有层次:当归,浓烈冲鼻,空气中能闻出苦涩;
大枣,甘平而兼得清香;三七,略带腥味,苦中回甜……当各种药物混杂在一起时,味道就更趋丰富而
独特了。每当我辨识出罐子里的药材时,阿公便喜形于色,乃至于将求医者晾在一旁,陪我细细琢磨。
④我真切喝进嘴里的,是阿公亲手泡的洋参茶,备战高考的每个晚上,阿公总会为我泡上满满一杯
洋参茶。他先将剪碎、洗净的洋参粒铺满杯底,随后注入滚烫的热水,拧上盖子,然后耐心候足一个小
时,待其生发完全,再慢慢拧开盖子,一股幽远而馥郁的草药之气裹挟着氤氲的水汽直潜入心底。那种
芬芳,不似清茶的朴素,也不比浓茶的苦闷,沉郁厚重,绕梁不绝。
⑤每晚读书累了,我便合上书本,陪阿公坐坐。那年年初,阿公在家不慎滑倒。三个多月出院后,
在子女们的劝说下,他才无奈同意关掉药铺。与我闲谈间,阿公总是不动声色地说到过去,说到我在孩
提时同他一道问诊、煎药的往事。我能从阿公的言辞中捕捉到他希望我继承中医事业的念想,只得顾左
右而言他。
⑥毕业后,我没有如阿公所愿去上中国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却义无反顾前往广州求学,那是中国最
重要的商业城市,故乡被抛却在身后,渐渐成为他乡。
⑦去年秋天,我短暂地回了趟家,整理完阿公的遗物,我绕道来到他的中药铺。铺门紧闭,灰尘落
满窗棂,阿公走了,没有了主人的中药铺也终将消逝。
⑧一砖一瓦仍旧熟悉,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看阿公开药方、看药铺人来人往的光景仿佛近在昨日。
我似乎又闻到了药材的甘香,那是萦绕在我生命中最迷人的香气,永远不会消散。
11.阅读文章②-⑤段,完成下列表格。(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收获
自我有记忆起 阿公让我陪他问诊开药 ①
年少时 阿公给我讲中药知识 ②
煮药时 ③ 辨别中药丰富独特的味道
备战高考时 ④ 理解阿公深沉细致的关爱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每当我辨识出罐子里的药材时,阿公便喜形于色,乃至于将求医者晾在一旁,陪我细细琢磨。(从描
写方法角度赏析)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阿公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喜王巩承事北归
苏辙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对被贬最远的王巩十分同情,得知他能先返回故乡,感到欣慰。
B.作者希望王巩返乡途中能忘却路途烦恼,享受云烟美景与鱼蟹美食。
C.面对贬谪,王巩以为能一笑化解,回顾驿路迢远,又不免耿耿于怀。
D.本诗叙事抒情自然流畅,展现出了苏辙珍惜友人、胸襟豁达的形象。
15.有人评价此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你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
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
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答!”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生于忧患 而王何患 不思后患
B.举棋不定 举于鱼盐 举国上卞
C.智寡才轻 郁郁寡欢 轻诺寡信
B.请食于吴 丰衣足食 食不裹腹
17.下面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
B.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悲焉
C.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
D.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
19.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
法?请加以阐述。(4 分)
(四)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写给哥哥的信的节选部分,完成20-21题。
我想把我经受的一切都告诉你,我想,除你之外,我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你了解我,对我说
的每一句话都能理解。生活仍然给我很大的压力,我继续在为健康而斗争。
我受到的打击一个接一个。一次打击之后,刚刚站起来,另一个更厉害的打击又落到我头上,更可
怕的是我无力反抗,左臂已不听使唤,这本未够沉重的了,可接
着我的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本来我就只能勉强在室内走动,现在连下床走到桌子旁边都困难,要
知道这大概还不算结束。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我已不再出门,只能从窗子里望见大海的一角。当一个人的肉体背叛了他,不再听他使唤,但他那
颗布尔什维克的心、布尔什维克的意志却仍然渴望劳动,渴望和你们在一起,加入正在全线进攻的大军,
走上展开滚滚铁流般巨大攻势的战场,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不过,我仍然相信,我能归队,在冲锋陷阵的队伍里还会出现我的刺刀。我不能不相信这点,我没
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团组织教给了我反抗的本领,我们的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克不了的
堡垒,这句话对我也同样适用。
20.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受朱赫来影响,革命意识觉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因感情受挫,选择离开家乡去工地干活,后来参加战斗,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
C.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没有向命运屈服。
D.小说通过对保尔成长经历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争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
21.从选段内容可看出保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两点即可。(4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22.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既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饭一蔬,让我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
稼穑的艰辛,感受文化的厚重。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