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3.1
加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
下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任务一
04
任务二
05
拓展延伸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作业布置
09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01
02
通过实践、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抽象能力,建立符号意识,体会推理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03
积累从数学角度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感受探究数学知识的快乐。
02
新知导入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位个老人,
他在家里养了一群猴子。有一天,老人对
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
以后每天早上吃3颗栗子,晚上吃4颗栗
子,怎么样?”猴子一听,就不干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早上吃的还没有晚上多?”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颗,晚上3颗,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颗,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地答应了。
02
新知导入
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没有,其实每天吃到的栗子是一样多的。
3+4=7(个)
4+3=7(个)
3+4=4+3
这两种吃法不同,但一天的总数量不变。
学习任务一
探究加法交换律
03
任务一
3+4=4+3
观察上面的式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
这个等式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03
任务一
3+4=4+3
这个等式是两个数相加,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结果不变。
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
猜想
怎样来验证
03
任务一
李叔叔计划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 km。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说说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03
任务一
李叔叔计划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 km。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km)
56+40=96(km)
03
任务一
李叔叔计划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 km。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这两种方法正确吗?
40+56=96(km)
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
56+40=96(km)
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
这两种方法都对。
03
任务一
小
提
示
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但结果相等。
40+56=96
56+40=96
40+56=56+40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03
任务一
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0
10 8
23 45
45 23
像这样的例子,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很多,你们找到反例了吗?
没有反例。
03
任务一
通过大家共同举例验证,并没有发现反例,现在可以说这个规律成立了,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学习任务二
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
04
任务二
思考:
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04
任务二
小
提
示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可以用文字表示。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04
任务二
小
提
示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可以用图形表示。
+ = +
04
任务二
小
提
示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为了记忆方便,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
a+b=b+a
04
任务二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加法交换律的
在数学归纳、推理中,经常要用到“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一数学思考方法。
0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 )+56=67+56
780+230=( )+( )
( )+33=( )+27
a+( )=b+( )
67
230
780
27
33
b
a
0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判断,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换律吗?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62+35=35+62 ( )
√
0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判断,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换律吗?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78+22=18+82 ( )
×
0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判断,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换律吗?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5+9=5+9 ( )
×
05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判断,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换律吗?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 = + ( )
×
提高题:
3.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吗?
05
作业设计
622+314=936
6 2 2
3 1 4
+
9 3 6
验
算
3 1 4
6 2 2
+
9 3 6
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位置列竖式计算,它的和不变。当验算结果与原式子一致时,验算正确。
05
课堂练习
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05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6+23+44 67+16+33
=56+44+23
=100+23
=123
=67+33+16
=100+16
=116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看图写算式。
06
作业设计
_____+_____=_____(根)
_____+_____=_____(根)
_____+_____=_____+_____
27
21
48
21
27
48
27
21
21
27
06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352米,第二次用去70米,还剩48米,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352+70+48
=352+48+70
=400+70
=470(米)
答:这根铁丝长470米。
06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13+5
35+65
a+c
甲+乙
○+△
c+a
5+13
△+○
65+35
乙+甲
06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在科技周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馆,四年级去了123人,五年级去了158人,六年级去了177人,这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123+158+177
=123+177+158
=300+158
=458(人)
答:这三个年级一共去了458人。
07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加法交换律。
我还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了。
08
作业布置
【综合实践类作业】
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交换律。
09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3+4=4+3 40+56=56+40 观察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猜想
…… 验证
加法交换律 结论
a+b=b+a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