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二单元第8课时 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二单元第8课时 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16:20:46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千年梦圆在今朝
(部编版)四年级

www.21cnjy.com
第8课时

素养目标
目录

文化基链

星光点点

寻梦之旅


成就展厅
趣味引入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能在今朝实现的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时间线索,推理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思考,探索航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活动流程:
我的新闻直播间
新科技知多少
……
01
02
03
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创意折纸
请和老师一起学折纸飞机,在机翼写下自己的太空梦想:
“我想去____星寻找_____”。
创意折纸

文化基链
敦煌莫高窟莲花藻井壁画
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千年飞天梦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星光点点
鲲鹏展翅: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比喻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词语解释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
先驱
震耳欲聋
里程碑

寻梦之旅
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呢?走,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航天博物馆”去寻找答案吧。
整体感知
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你听,
这是什么声音……
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航天发展中的主要事件画出来,并写在时间轴上。
时间
事件
小组合作
时间
事件
古代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等神话传说
明代
万户利用
火箭上天
1970.4.24
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
2003.10.15
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7.10.24
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2019.1.3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梳理历程
时间 事件
影响或意义
中国明代 万户试验利用火箭上 天,失败。
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 的先驱。
1970年4月24日
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003年10月16日 飞船环绕地球十四圏 后成功返回着陆场。
2007年10月24日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 家。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传回清晰的月表形貌图。
根据时间轴把下边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小组合作
有了表格做梳理,你是不是对中国航天发展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了呢?请你借助表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历程吧!
小小讲解员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精彩回顾
如何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更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诚的爱。
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有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相关资料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
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
命……
总结:我国“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原因 主 要 事 件
勇于实践、科学献身 万户尝试火箭飞行、杨利伟登上太空

…… ……


团结协作永怀希望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成就展厅
中国航天发展史
2008年9月25日
“神州七号”首次搭载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0年10月1日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发展史
“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11月1日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进行了自动、手动两次交会对接,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2012年6月5日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启区域服务
它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12年12月27日
中国航天发展史
“神州十号”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在太空中飞行15天。王亚平完成了第一次的太空授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2013年6月11日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3年12月2日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6年9月7日
中国航天发展史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
问天实验舱的机械臂成功安装,实现了大范围、大负载操控,精度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22年
中国成功将嫦娥六号研究飞行器送入太空,它利用配备钻孔工具的机械臂,从月球背面采集土壤样本,并将样本转移到轨道舱以便运回地球。6月25日,装有珍贵样本的返回舱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成功着陆。
在2024年6月
拓展作业: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
同学们,请你查一查资料,了解更多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在下节课的“我的新闻直播间”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并且说一说自己对新闻的看法。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