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5届高三“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酸奶是老少皆宜的一种美食,它的制作原理是通过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从
而降低牛奶的H值,使酪蛋白凝固,最终形成凝固状的酸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B.乳糖是二糖,与其它糖类一样,组成元素都只含C、H、O
C.酸奶制作的过程,温度控制和杂菌抑制是两个关键因素,为防杂菌污染,需将各种器皿和
牛奶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D.乳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2.人工构建跨线粒体膜的质子梯度可以推动ATP的合成。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
酶能将H浓度梯度形成的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
ATP合酶重组到脂质体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
细南紫膜质
光1
团
ATP合醇
ADPH⑧
密封的囊泡
(脂质体)
H
ATP
团
无ATP产生
无ATP产生
有ATP产生
令
A,线粒体内膜的脂质与蛋白质的比值大于线粒体外膜
B.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由乙、丙可知,在细菌紫膜质的参与下,光能先转化为跨膜浓度梯度的势能,再在ATP合
酶的调节下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D.该实验结果不支持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合成的原理
3.人类对光合作用生理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光下能产生
氧气
B.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材料,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氧气是来自水中的氧
C.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是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
D.卡尔文的实验揭示了CO2转化为糖类的过程:CO的固定C的还原C的再生
【高三联合学业质量监测生物学卷第1页(共8页)】
5297C
C图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