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4 17:58:37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
一、积累?运用 (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尴尬(ɡān ɡà) 倾斜(qǐnɡ) 干涸(hé) 前仆后继(pū)
B.褴褛(lán lǚ)?? 计较(jiào)? 阴晦(huì) 锲而不舍(qiè)
C.恣(zì)睢(suī) 解剖(pōu) 拮据(jū) 忍俊不禁(jìn)
D.襁褓(qiánɡ bǎo) 静谧(mì) 胆怯(què)? 心无旁骛(w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庐山以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真有点龙吟凤哕的意味。
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脍炙人口。
3、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4分)
A.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B.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C.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D.邹忌xiū( )八尺有余。
4、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B.朔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C.即克,公问其故。 D.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5、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2分)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动,摇摆)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且)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无耻)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虽然海豹突击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全球的反恐任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B.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给力”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0年的网络热词。
C.把原来的八步上栏改成七步后,刘翔夺得了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冠军。
D.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读经典可以提高素质。 。读点经典,充沛的浩然正气会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处世,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堕落,做一个情操高尚的正人君子。
①读经典关涉的是内在的心智培育与精神世界的培养。
②苏东坡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书读得多了,特别是那些经典读多了,自然就会谈吐高雅,趣味不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读点经典,丰富的人生哲理会浇灌和滋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更有涵养、情趣。
④读点经典,深刻的知识和智慧会指引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⑤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2·1·c·n·j·y
A. ①②⑤④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③④①②⑤ D.②⑤①④③
8、文学常识填空。(7分)
(1)《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是 时期 国人。
(3)《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21·cn·jy·com
9、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4分)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绰号:_____ ___ 那汉子:_ 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将下面的诗歌补写完整。(10分)
①??????????????,风多杂鼓声。?(《从军行》杨炯)
②永结无情游,??????????????。?(《月下独酌》李白)
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④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⑤????????????????,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李清照)
⑥?????????????????,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
⑦?锦江春色来天地,????????????????。?(《登楼》杜甫)
⑧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温庭筠)
⑨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诸葛亮)
⑩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苏轼)
二、综合性学习 (8分)
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2分)
成语: 故事:
1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 分)
下联:( )
A.一对定千秋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 千古仰威仪
1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4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三、阅读理解
(一)诗词欣赏(6分)
醉里挑灯看剑②,梦回吹角连营③。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⑥,弓如霹雳弦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15、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1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二)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16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 (2)神弗福也( )
(3)小惠未徧( ) (4)又何间焉(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4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21cnjy.com
20、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三)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1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1·世纪*教育网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www-2-1-cnjy-com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C.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D.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听茶声然
B.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C.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 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B.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C.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D.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4、翻译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五、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 “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www.21-cn-jy.com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
一、积累?运用 (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尴尬(ɡān ɡà) 倾斜(qǐnɡ) 干涸(hé) 前仆后继(pū)
B.褴褛(lán lǚ)?? 计较(jiào)? 阴晦(huì) 锲而不舍(qiè)
C.恣(zì)睢(suī) 解剖(pōu) 拮据(jū) 忍俊不禁(jìn)
D.襁褓(qiánɡ bǎo) 静谧(mì) 胆怯(què)? 心无旁骛(wù)
【答案】B
【解析】分析:A“倾”读第一声; C“禁”第一声;D“襁”读第三声;答案为B。
点评:此类题要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庐山以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真有点龙吟凤哕的意味。
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脍炙人口。
【答案】D
【解析】分析: D句中“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不符合句意。
点评: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3、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4分)
A.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B.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C.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D.邹忌xiū( )八尺有余。
【答案】A.畚 B.辗 C.辙 轼D.修
【解析】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字,如“畚”字是生僻字,要注意写正确。
点评: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4、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B.朔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C.即克,公问其故。 D.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答案】C
【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B“朔”为“溯”,C“即”为“既”,D“敝”为“蔽”,答案为A。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回顾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5、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2分)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动,摇摆)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且)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无耻)
【答案】C
【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 A“流”为“顺流而采”, B“且”为“将近”, D“鄙”为“地位低下”,答案为C。
点评: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虽然海豹突击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全球的反恐任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B.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给力”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0年的网络热词。
C.把原来的八步上栏改成七步后,刘翔夺得了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冠军。
D.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任务”与“得到根本改判”主谓搭配不当; B句“在……”“使……”两个介宾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D句“围绕”与其后的“以……中心”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围绕……这个中心”;答案为C。
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读经典可以提高素质。 。读点经典,充沛的浩然正气会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处世,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堕落,做一个情操高尚的正人君子。
①读经典关涉的是内在的心智培育与精神世界的培养。
②苏东坡有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书读得多了,特别是那些经典读多了,自然就会谈吐高雅,趣味不凡。
③读点经典,丰富的人生哲理会浇灌和滋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更有涵养、情趣。
④读点经典,深刻的知识和智慧会指引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⑤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21·cn·jy·com
A. ①②⑤④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③④①②⑤ D.②⑤①④③
【答案】D
【解析】分析:本段文字是议论性的,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步骤来排列句子的顺序。答案为B,②句总说读经典的意义,提出观点,⑤句引用名言证明观点,①句④③21教育网
点评: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www.21-cn-jy.com
8、文学常识填空。(7分)
(1)《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是 时期 国人。
(3)《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答案】(1)列子(2)战国策 战国 齐 (3)左传 春秋 左丘明
【解析】分析:本题为直接填写文学常识,根据题是信息提示判断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9、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4分)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绰号:_____ ___ 那汉子:_ 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豹子头(1分)??杨志(1分)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1分)???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1分)【来源:21cnj*y.co*m】
【解析】分析:根据文段中内容,抓住要点“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了解林冲有关信息,回顾《水浒传》有关情节,概括解答。
点评:平时要多阅读名著,对名著内容要注意记忆。
10、请将下面的诗歌补写完整。(10分)
①??????????????,风多杂鼓声。?(《从军行》杨炯)
②永结无情游,??????????????。?(《月下独酌》李白)
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④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⑤????????????????,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李清照)
⑥?????????????????,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
⑦?锦江春色来天地,????????????????。?(《登楼》杜甫)
⑧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温庭筠)
⑨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诸葛亮)
⑩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苏轼)
【答案】 (1)雪暗凋旗画?(2)相期邈云汉(3)琴瑟友之(4)地利不如人和(5)物是人非事事休(6)八百里分麾下炙(7)玉垒浮云变古今(8)斜晖脉脉水悠悠(9)躬耕于南阳(10)村南村北响缫车2-1-c-n-j-y
【解析】 分析:本题都是上句对下句或者是下句对上句的题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考查对诗词的记忆默写能力。只要注意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注意“琴瑟、凋、邈、缫、麾、炙、脉脉”的写法。21*cnjy*com
点评:对于古诗词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二、综合性学习 (8分)
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2分)
成语: 故事:
【答案】成语示例:七纵七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妄自菲薄、亲贤远佞、俭以养德、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计日而待、受命于危难之间等等。故事示例: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白帝托孤、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等等。
【解析】分析:按照要求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即可,成语与故事不一定要同一内容。故事不必叙述,用短语概括故事名即可。2·1·c·n·j·y
点评:平时学习对成语的来历要有所了解,便于理解成语内容。
1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 分)
下联:( )
A.一对定千秋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 千古仰威仪
【答案】A
【解析】分析:抓住上联“两表”即可知答案为A“一对定千秋”。“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一对”指“隆中对策”。【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此题根据对联的特点即“字数相等,结构相对,意义相关”来判断选择。
1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4分)
【答案】示例一: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此外,他的赤胆忠心、他那羽扇纶巾的绝世风采更是令我万分敬仰。示例二: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一个阻止了时代进步的“糊涂”军师。试想,假如诸葛亮不帮助刘备实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是投奔曹操,成为曹操的军师,他们的军队一定会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天下必定早日统一,百姓必定安居乐业,不受战乱折磨。因此我认为诸葛亮的人生抉择是失败的。
【解析】分析:本题没什么只要说说“诸葛亮”就行,可以说说他的故事,可以评价他的才智,可以说说他在历史上的影响。www-2-1-cnjy-com
点评:阅读名著,要了解作品的人物及其有关情节。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三、阅读理解
(一)诗词欣赏(6分)
醉里挑灯看剑②,梦回吹角连营③。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⑥,弓如霹雳弦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
【解析】分析:分析本句中“秋”一字的作用,即指季节又表达了战时的气氛。
点评:古诗中常有“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突出作者精妙的写法,
15、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答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争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解析】分析:阅读全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即可作答。
点评:学习古诗词,要注意了解诗中所叙之事和所写之景。
1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答案】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时,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解析】分析: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对王朝衰败、个人壮志未酬、长年离家思乡心切诸多感叹。
点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从诗中描写的情感或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来理解
(二)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16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1*cnjy*com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 (2)神弗福也( )
(3)小惠未徧( ) (4)又何间焉( )
【答案】鼓:击鼓进军;福:“徧”通“遍”;赐福;间:参与;
【解析】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徧”是通假字,“福”“鼓”作动词。
点评:此类题先要大致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1)当官的人目光短浅,没有深远的谋划。(2)大大小小的案情,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21cnjy.com
【解析】分析:解释清楚关键词语“鄙”“谋”“狱”“虽”“察”,另,本句中“肉食者”“狱”要意译。
点评: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19、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4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
【答案】(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析】分析:抓住两句内容的要点,从文中找到与其有关的句子摘引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如“惧”“焉”要写准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0、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答案】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
【解析】分析: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人才的才智、勇气、担当等几个因素的作用。
点评:此类主观题,首先要了解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从人物的精神品质方面来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想。
(三)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1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1世纪教育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C.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D.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答案】C
【解析】分析: D项:身高;修建。B项:一周年;约定。 A项:偶尔、间或;夹杂。C项都是“早上、早晨”的意思。【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听茶声然
B.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C.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 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答案】C
【解析】分析: A项:介词,比;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D项:介词,跟、和;通“欤”,语气词。副词,像、好像。C项都是连词“即使”的意思。
点评:此类题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B.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C.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D.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答案】C
【解析】分析: C项错,不都是由衷赞美,三者语气明显不同。
点评:此类题要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各项内容要点与文中相关语句一一比较判断。
24、翻译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美”1分,“私”1分。)(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此”1分,句意准确完整1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分析: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美”“私”“所谓”,最后疏通句子。
点评:翻译句子要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五、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 “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21·世纪*教育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是材料作文,抓住旁边人的话来理解,从“学会放弃”“不要贪求太多”等这些方面来立意写作。可以拟题为:“放弃与得到”、“要善于放弃”、“放弃的美丽”、“放弃也是美丽”、“放弃是一种开始”、“放弃是一种坚强”、“学会放(舍)弃”、“可贵的放下”、“学会放弃,选择成功”、“放弃,痛,但也美”、“放弃那不为你开的门”……材料作文最好先简述材料,再提出观点进行说理:放弃是一种选择,痛苦的选择、明智的选择。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诚信等。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人敢于放弃,善于放弃,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