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1 17: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步入近代的欧洲人开始思考这样四个问题:
如何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如何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
如何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
14世纪中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瘟疫,这就是黑死病,据统计,在黑死病肆虐的年代,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据史书记载,佛罗伦萨在1348年的灾难中死去了4万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想一想
反思:“以神为中心”的宗教信仰,“禁欲苦行的生活方式”
如何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21世纪
15世纪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思考题
思考:1、这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
2、这层纱幕的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事件?文艺复兴
3、为什么这层纱幕的烟消云散最先是在意大利?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复兴之基础
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他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特殊的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小结
文艺复兴
人性
以人为中心
实质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
神本主义
现世幸福
神性
禁欲苦行
以神为中心
彰显人文主义
冲击了封建秩序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人才的聚集
但丁
彼得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学三杰”
发展
15C中后期—16C
“艺术三杰”
高潮
16C后
英国
巨人时代
中坚力量
社会心理的变化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冲击封建秩序
摆脱宗教禁锢
彰显人性价值
追求现世幸福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教会的压迫
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不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1517年,罗马教廷公开向信众兜售赎罪劵,教会宣扬:“你所有的罪恶、犯罪和放纵,不管这些罪孽有多大……因此,当你死的时候,惩罚的大门将被关闭,快乐的天堂之门将被打开。”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
“假如我有百颗头颅,我宁愿被人颗颗斩首,也绝不收回任何一条论纲”
宗教改革
改革之序幕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他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但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的名义,出售赎罪券,教会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尽钱箱叮当一响,买主挂记得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罗马教会
根据材料一,两者在得救方式上有何不同?
材料一
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
《九十五条论纲》
改革之内容
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市民阶层要求建立
自己教会的主张
用民族语言进行
宗教活动
王权(世俗)
教权(世俗)
>
因信称义
“教随国定”
宗教
改革
社会改革运动
新阶层的参与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改革之影响
继德国之后,西欧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督教的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产生于瑞士,
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宗教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
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带领下脱离罗马教廷;经过玛丽一世的复辟,最终由伊丽莎白一世完成改革。大英帝国崛起之际,安立甘宗传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宗教改革
如何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科学成就
科学革命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建立
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萨里
著作《人体的构造》意味着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科学革命的影响
科学革命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不但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如何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以理性和科学来摆脱专制统治和教会的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点亮世界
照耀人类
探寻启蒙之源
启蒙运动
经济领域的口号——放任自由
亚当·斯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宗教领域的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
洛克: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政治领域的口号——主权在民
卢梭: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利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
——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先驱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
《论法精神》
卢梭
《社会契约论》
阅读教材,列出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
阶段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兴起
17
世纪
巅峰
18
世纪






霍布斯
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提处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批判专制、教会,提倡自由平等
法律至上,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财产私有制是不平等根源
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
批判君权神授
为英君主立宪
奠定理论基础
18世纪是伏尔泰
的世纪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康德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洛克
扩展
19
世纪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并且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继燃启蒙之火
科学革命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王权
神权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的壮大
民主思想传播
资本主义发展
民主制度确立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合作探究
启蒙运动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
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
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启蒙运动中“理性”的认识。
无法超越时代局限的“理性王国”在历史进程中终究不会走得长远;唯有站在时代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方能有未来。
家国情怀
文化自信
课堂小结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古希腊
人文精神的萌发
中世纪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缺失
人文精神的复苏
发展
人文精神的确立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通过介绍意大利独特的地理位置向学生阐述了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14世纪的意大利的原因,增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的展示阐明了文艺复兴后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并解释了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