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这些邮票展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国的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入新课
小邮票大历史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新中国成立
召开政协会议
开国大典
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
(1950-1953)
统一大陆
西藏和平解放
民族团结
满足人民需要
土地改革
农业恢复和发展
国内基本统一,国外战事基本结束,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把国家工作中心转向哪里?
国内经济建设
温故知新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名词解释
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重工业:指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如: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
什么是工业化?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搜刮
战争的破坏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材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1954年6月)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材料二:
材料三: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目的
时间
基本任务
特点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1957年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概况
思考:“一五”计划为何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期间
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图(%)
材料一: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 》
①重工业落后,阻碍经济发展。
②国防建设的需要。
③学习苏联成功经验。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概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四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一汽红旗
为何重工业都集中在东北地区进行建设?
原因: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工业基础好,紧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成就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
此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度。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
川藏公路
进藏翻过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路途艰辛危险,但景色壮丽。
青藏公路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承担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作用: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②三公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成就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江西鹰潭——福建厦门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陕西宝鸡——四川成都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③二铁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成就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建设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大桥总长1670米,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铁路。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一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成就
未实现国家工业化(补充)
到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4.结果
5.意义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
②苏联的援助
③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1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2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一角
3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6.原因
观看视频,了解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情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概况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北京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人民代表合影
会议名称:
时间、地点:
内容:
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
体现了
人民民主原则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会议内容
知识拓展
“两会”的涵义
“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 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政协会议继续存在。
两会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经济
工业化
实施“一五”计划
政治
民主化
(1953—1957年底)
召开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化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④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目的:
特点:
成就:
意义:
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课堂小结
1.(2024·湖北·中考真题)“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当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层出不穷的时候,中国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得益于( )
C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中考链接
2.(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重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D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大跃进”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一五”计划的完成
A.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
3.(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
C
4.(2023·湖北·中考真题)“一五计划”期间,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主要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在建设沿海地区工业的同时,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新工业区也初步形成。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 )
B
A.加速推进航空业,注重自主研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区域均衡
C.突出建设交通业,关注协调发展 D.大力投资制造业,完成三大改造
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