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统编版四下语文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教案]统编版四下语文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1 21: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会感受身边事物的美。
语言运用:能按顺序说一说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所见的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思维能力:能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审美创造:在归纳、总结方法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交流,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回顾、总结了写景物的两个方法。一是“按顺序写”,以《海上日出》为例,说明如果景物发生变化,可以按照变化顺序写;二是“有重点地写”,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说明可以把特别吸引人的、印象深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关注方法:“初试身手”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在相互交流中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练习,为完成单元习作作铺垫。“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练习活动:一是提供植物园的地形图,让学生画一画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图中的泡泡提示学生可以使用过渡句说清参观顺序;第二个活动要求学生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观察所得,提示学生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有着紧密的联系。“交流平台”回顾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要点,为“初试身手”奠定基础;“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初步的习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体会怎样按顺序把游览的地方写清楚。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2.能按顺序说出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一处景物并写下来。(重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能结合课文内容,总结、梳理按照游览顺序和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2.能根据示意图画出游览植物园的路线,按顺序说一说。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导入新课:在此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两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你学到了哪些写游记的方法呢 (板书:交流平台)
预设:按游览的顺序写;吸引人的景物重点写;写吸引人的景物时可以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
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交流平台”,对这些方法进行进一步了解吧!
2.教师提出问题:这个单元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1:《海上日出》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来描写。
预设2:《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是按顺序写的,按照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来描写。)(板书: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师提出问题:在描写的景物中,作者只详细写了一个或两个景点。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把重点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教师提示:结合此单元课文说一说。
师生共同梳理、总结。
预设1:《海上日出》对有云时的日出写得很细致。
预设2:《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具体写了孔隙,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的感受。(板书:抓住重点景物写)
设计意图:出示交流内容,学生会随着学习的节奏由浅入深地体会到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好处,并学习这种写法。
二、初试身手
教师提出问题: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出示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板书:初试身手)
1.教师提出问题并提示:分析题目,题目包含几个要求
预设:(1)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2)按路线说清楚参观的顺序。
2.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路线图呢
预设:(1)弄清方向;(2)确定入口和出口;(3)选定参观景点;(4)画路线图。
3.教师提出问题:你设计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一起来交流吧!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巡视记录不同的地方,和全班一起分析。
预设1:南门—郁金香园—天鹅湖—望湖亭—纪念馆—北门
预设2:东南门—郁金香园—天鹅湖—望湖亭—纪念馆—松林—小桥—南门
4.教师提出问题:从一处景点到达另一处景点,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教师提示:对“过了小桥往西,就来到了芍药园……”这句话进行分析。
预设:在描述的过程中,除了要说清楚从哪儿到哪儿,还要说清楚怎么走。
5.教师提出问题:试着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说清楚参观路线吧!
预设1:出了纪念馆往西,经过北门,就来到了松林。
预设2:绕过天鹅湖,往北走,就是北门了。
教师总结:在说参观路线时,可以用“穿过”“路过”“走过”“绕过”等表示行走方式的词。
设计意图:出示题目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先确定参观顺序,再介绍参观植物园的过程。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将吸引人的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还通过设计游览路线,写写游览顺序的活动,运用了所学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表达中。(出示课件15)
能按顺序介绍所见的一处景物并写下来。
一、回顾课文
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怎样写景。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景类文章,想想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预设1:《观潮》一文,作者在一个固定的点上观察浪潮由远及近的变化。(出示课件17)
预设2:《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感受,依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预设3:《海上日出》一文,作者在船上看着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地变化。(出示课件19)
二、指引写法
1.教师提出问题:在游览的过程中,当我们从远到近,慢慢走近景物时,是怎样观察的
预设: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来写一处景物,你会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出示课件21)
教师出示北海公园图片。
预设1:按照公园的游览顺序来写。先写经过一座石桥,来到一座小岛,再写登上小山,看到白塔。重点写白塔的样子。
预设2:固定观察位置写。先写北海的水,再写湖中有一个小岛,最后写岛上到处都是树,树中间是一座高高的白塔,往上是蓝蓝的天。
教师总结:这两位同学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我们按照游览顺序写时,注意不要重复写;固定观察位置写时,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还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
3.教师提出问题:你会怎么描述这幅图呢 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这幅图就像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既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也可以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要根据描写的需要来确定,有时候还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整体到局部等顺序写。
三、布置练笔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分组讨论,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
教师提示:可以写公园一角,也可以写附近公园里的一个花坛,还可以写其他景物,只要是你觉得美的一处景物就可以。
设计意图: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此课学习的写作方法。
我在教学“交流平台”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探究讨论提到的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再交流指导。学生从这节课中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教学“初试身手”栏目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引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