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21 21:33:06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75 8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180°减30°等于两个底角的和,再除以2等于一个底角的度数;4+4=8,4厘米的小棒不能作为腰,只能是8厘米的小棒为腰,所以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8厘米、8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30°)÷2
=150°÷2
=75°
4+4=8,4厘米的小棒不能作为腰,只能是8厘米的小棒为腰。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它的一个底角是75°。要围成这样一个三角形,可以用三根长度分别为4厘米、8厘米、8厘米的小棒。
2. 个 9 一 百分 8 0.01 9.080
【分析】根据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有多少个这个数位上的数; 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0增加或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9.08的“9”在个位上,表示9个一;“8”在百分位上,表示8个0.01;不改变它的大小,改写成三位小数是9.080。
3. 16 6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就是6厘米加上11厘米,两边之差就是11厘米减去6厘米,第三边的边长就在大于它们的差,小于它们的和之间取值,然后比较出最长边和最短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1=17(厘米);11-6=5(厘米);5厘米<第三边的边长<17厘米
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14厘米、15厘米、16厘米。
因为6<7<8<9<10<11<12<13<14<15<16
所以第三边最长是16厘米,最短是6厘米。
4. 钝角 等腰 30
【分析】红领巾的形状如下图。
由图可知,红领巾中有一个角是钝角,是钝角三角形;红领巾中,有两条边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用180°减去顶角的度数即可得到两个底角度数之和,再用除法即可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
【详解】180°-120°=60°
60°÷2=30°
故红领巾的形状按角分是钝角三角形,按边分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顶角是12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30°。
5. 90.91 30.01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可知,□0.□1,要使这个数最大,□里要填最大数字9,即是90.91;要使这个数最接近30,首先十位上填3,这样整数部分是30,然后使小数部分最小,故十分位上填0,即是30.0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里填数,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0.□1,要使这个数最大,它是90.91;要使这个数最接近30,它是30.01。
6.39.78
【分析】把一个乘数15.3看成了1.53,这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应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3.978。则将3.97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3.978×10=39.78
正确的结果是39.78。
7.小强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就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出3个同学用的时间的长短,然后根据路程一定时,谁用的时间越短,则谁的速度越快,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22<0.23<0.25
在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明用时0.25分,小强用时0.22分,小军用时0.23分,小强的速度最快。
8.196.48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这辆汽车的速度乘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4×3.2=196.48(千米)
即若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1.4千米/时,则这辆汽车行驶3.2时的路程是196.48千米。
9.1.8;3.1;4.6
【分析】在数轴上表示数,从原点0开始向右依次为1、2、3、4…题干中数轴的一格表示0.1,据此可得出答案。
A表示从0开始向右数1.8个单位长度,是1.8;
B表示从0开始向右数3.1个单位长度,是3.1;
C表示从0开始向右数4.6个单位长度,是4.6。
【详解】
10.25.2
【分析】2.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5.2。
【详解】2.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25.2。
11. 0.405 40.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0.27和27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1.5和15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则积的小数点需要向左移动三位,0.27×1.5=0.405;
270和27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0.15和15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则积的小数点需要向左移动一位,270×0.15=40.5。
已知27×15=405,则0.27×1.5=0.405;270×0.15=40.5。
12. < > = <
【分析】(1)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2)51=5.1×10,再比较5.1×11和5.1×10的大小即可。
(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在0.043的末尾添上1个0,小数大小不变,即0.043=0.0430。
(4)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求出908÷100的商,再与90.8比较大小。
【详解】0.9<1,则2.5×0.9<2.5 51=5.1×10,5.1×11>5.1×10,则5.1×11>51
0.043=0.0430 908÷100=9.08,9.08<90.8,则908÷100<90.8
13.×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ac;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0.8×8.4+0.8×1.6
=0.8×(8.4+1.6)
=0.8×10
=8
由此可知,0.8×8.4+0.8×1.6=0.8×(8.4+1.6)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那么积就会扩大10×10=100倍,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已知A×B=3.5,将A和B都扩大10倍后再相乘,积是35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5.×
【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故要拼成长方形的三角形中,其中的一个角一定是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如图:,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没有拼成一个长方形。即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有可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较小两边长度和大于最大边长度就可围成一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4.2+3.4=7.6>5.1,因此用4.2米,5.1米,3.4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17.×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去计量,有几份就表示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也可以分别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由此可知,小数可以有一位、两位、三位……,题干中在0.53和0.54之间没有一位、两位小数了,但是还可以有三位、四位……小数;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0.53与0.54之间还有无数个小数,例如:0.531、0.532、0.5311…,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2.1+0.34时,需要把两个小数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即2和0对齐,1和3对齐(即把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把末位上的数对齐。
故答案为:×
19.C
【分析】根据题意,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少加了(13.88-13.38),所以最后再加(13.88-13.38)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3.88-13.38=0.5
由此可知,林林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那么加0.5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
故答案为:C
20.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任意三角形,无论三角形是大还是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陈老师用两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A
21.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要连续乘2个1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0.58×10×10=5.8×10=58
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58。
故答案为:B
22.B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6+6>6,则长6厘米,6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B.3+3=6,则长3厘米,3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C.4+4>7,则长4厘米,4厘米,7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3厘米,3厘米,6厘米。
故答案为:B
23.C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加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5×0.84+2.16×2.5=2.5×(0.84+2.16)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24.0.01;6.8;4.2;13.2;
6.19;0.36;19.54;0.082
【详解】略
25.4.52;4.326;37.74;7.866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小数乘法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详解】10-5.48=4.52 4.2×1.03=4.326

15.9+21.84=37.74 3.42×2.3=7.866

26.90;9.1;11
【分析】(1)利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这两个数的和,据此简算;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不变;先把0.56×9.1转换成5.6×0.9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把8.8拆分成1.1×8,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详解】100-3.57-6.43
=100-(3.57+6.43)
=100-10
=90
0.56×9.1+4.4×0.91
=5.6×0.91+4.4×0.91
=0.91×(5.6+4.4)
=0.91×10
=9.1
8.8×1.25
=1.1×8×1.25
=1.1×(8×1.25)
=1.1×10
=11
27.30.6元
【分析】3千米以内收费13元,现在坐出租车的路程是14千米,14减3得11,而超过3千米后,每千米收1.6元,再用11乘1.6即可求出超过3千米的部分的总费用,最后用这个积加13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14-3)×1.6+13
=11×1.6+13
=17.6+13
=30.6(元)
答:要花30.6元。
28.0.12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数据代入公式先求出镶长方形镜框需要金属条的米数,再用金属条的总长去减,据此解答。
【详解】1.92-(0.56+0.34)×2
=1.92-0.9×2
=1.92-1.8
=0.12(米)
答:还剩下0.12米。
29.8厘米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用周长减去两条腰的长度和,即可求出底边长度。
【详解】28-(10+10)
=28-20
=8(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厘米。
30.1.73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爸爸的身高比奇思的身高加方凳的高度的和少0.39米,所以奇思的身高加方凳的高度,再减去0.39米等于爸爸的身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2+0.6-0.39
=2.12-0.39
=1.73(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73米。
31.5.98吨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仓库原有的两堆煤的总重量,再用减法减去运走的煤的重量,即为仓库现在还剩下多少吨煤。
【详解】4.31+5.82-4.15=5.98(吨)
答:这个仓库现在还剩下5.98吨煤。
32.258.5元
【分析】刘老师带领全班46名学生去看电影,那么一共有47人。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买团体票,每张便宜2.5元,那么团体票每张5.5元。要想花钱最少,应购买47张团体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可以用乘法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
【详解】46+1=47(人)
47×(8-2.5)
=47×5.5
=258.5(元)
答:他们买票最少要花258.5元。
答案第12页,共12页
答案第11页,共12页/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内容:1-3单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它的一个底角是( )°。要围成这样一个三角形,可以用三根长度分别为4厘米、8厘米、( )厘米的小棒。
2.9.08的“9”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不改变它的大小,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3.一个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长6厘米和11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长是( )厘米,最短是( )厘米。
4.红领巾的形状按角分是( )三角形,按边分是( )三角形;如果它的顶角是12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
5.在□里填数,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0.□1,要使这个数最大,它是( );要使这个数最接近30,它是( )。
6.小红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一个乘数15.3看成了1.53,计算的结果是3.978,正确的结果是( )。
7.在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明用时0.25分,小强用时0.22分,小军用时0.23分,( )的速度最快。
8.若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1.4千米/时,则这辆汽车行驶3.2时的路程是( )千米。
9.写出A、B、C表示的数。
10.2.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 )。
11.已知,则( );(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2.5×0.9( )2.5 5.1×11( )51
0.043( )0.0430 908÷100( )90.8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3.0.8×8.4+0.8×1.6=0.8×(8.4+1.6)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4.已知A×B=3.5,将A和B都扩大10倍后再相乘,积是35。( )
15.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16.用4.2米,5.1米,3.4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17.0.53与0.54之间没有其他小数了。( )
1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末位上的数对齐。(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9.林林用计算器计算13.88+2.34,他输成了13.38+2.34,下面方法( )可以帮助他修改错误。
A.加50 B.减0.5 C.加0.5
20.陈老师用两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180° B.360° C.360°或180°
21.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
A.5.8 B.58 C.0.58
22.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6厘米,6厘米,6厘米 B.3厘米,3厘米,6厘米
C.4厘米,4厘米,7厘米
23.2.5×0.84+2.16×2.5=2.5×(0.84+2.16)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0.001×10= 2.3+4.5= 60×0.07= 19.8-6.6=
7.49-1.3= 0.4×0.9= 14.5+5.04= 4.1×0.02=
25.用竖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10-5.48= 4.2×1.03= 15.9+21.84= 3.42×2.3=
26.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100-3.57-6.43 0.56×9.1+4.4×0.91 8.8×1.25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7.某市的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收费13元,超过3千米后,每千米收1.6元。王叔叔乘坐了14千米,要花多少钱?
28.一根金属条长1.92米,我用它给一个长0.56米、宽0.34米的长方形镜框镶了一个漂亮的边,还剩下多少米?
2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长是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多少厘米?
30.奇思的身高是1.52米,他站在0.6米高的方凳上,比爸爸高0.39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31.某仓库原有两堆煤,分别是4.31吨和5.82吨,运走4.15吨后,这个仓库现在还剩下多少吨煤?
32.刘老师带领全班46名学生去看电影。电影院规定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买团体票,每张便宜2.5元。请你帮忙算一算他们买票最少要花多少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