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长长的路 教学设计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长长的路 教学设计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2-22 23: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4 长长的路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赣美版一年级下册的《长长的路》这一课题,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以“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教材通过展示不同场景、类型的路,如乡间小路、城市马路、高架桥等多样画面,激发学生对线条、形状、色彩在描绘道路及周边环境时运用的感知,既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又开启他们发现平凡事物中美的眼睛,为后续美术学习搭建起从生活到创作的桥梁,让学生初步领略美术表现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引导一年级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与实践,认识不同形态的路,能用简单线条与色彩大胆表现心中长长的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与初步的造型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描绘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长长的路”,感受其不同形态特点。
运用基本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折线)和色彩,描绘出有个性的长长的路。
四、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让笔下的路富有创意,添加独特的周边场景。
指导学生初步把握画面构图,使作品布局合理、内容丰富。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路的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让学生直观感受路的形态与绘画步骤。
情境教学法:创设“旅行”“探秘”等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沉浸在创作氛围中。
启发提问法:在教学各环节提问引导,促使学生思考,打开创作思路。
小组合作法:安排小组讨论、合作绘画环节,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孩子们在公园玩耍后沿着一条蜿蜒小路回家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现小路旁的花草树木、路灯长椅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在刚才的动画里,你们看到小朋友们是沿着什么走回家的呀?”引导学生回答“小路”。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出“路”这一主题,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他们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好奇与探索欲。
教师拿出几幅提前准备好的不同路的图片,有山间崎岖小路、城市宽阔大道、校园石板路等,向学生展示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些路,和我们刚刚动画里的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描述看到的不同。
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宽学生对路的认知视野,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让他们初步感知不同路的形态差异,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
认识不同的路
(1)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分类展示更多不同场景下的路,如海边的栈桥路、乡村的泥巴路、高速公路等,每张图片配有简单文字介绍,像“这是海边长长的栈桥路,它建在大海之上,由一根根柱子支撑”。展示过程中,适时提问:“小朋友们,这条海边的路看起来怎么样?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如果让你走在上面,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从形状、感受等方面描述。
设计意图:借助丰富多样且带有情境描述的图片,全方位加深学生对各种路的认识,让学生深入了解路的形态、所处环境等特点,同时将情感体验融入其中,使学生对路的感知更加立体。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发放几张路的卡片,让他们说一说卡片上路的特点,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巡视倾听,给予指导与鼓励。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在分享各自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路的认知,也锻炼学生当众表达的胆量与自信。
探究路的线条表现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简单的直线,问学生:“这条直直的线像我们看到的哪种路呀?”引导学生联想城市里的直马路等。接着画一条波浪线,问:“这条弯弯的、像波浪一样的线又能代表什么路呢?”启发学生想到山间小路、河流旁的路等。再画折线,让学生思考对应的路。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线条绘画演示,将抽象线条与具体的路的形态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简单线条概括路的外形,为后面自主绘画奠定基础。
(2)教师拿出一幅用不同线条组合画出的复杂道路图,如包含弯道、路口、分叉路等,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看,老师用好多不同的线条,就画出了一条特别的路,里面有直的地方让人快快跑,弯的地方可以慢慢欣赏风景,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用线条变魔术吧。”
设计意图:展示复杂线条组合的范例,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看到线条运用的更多可能性,激发学生尝试用线条创造独特道路的欲望。
色彩与路
(1)教师再次展示之前的路的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路及周边环境的色彩,提问:“这条乡间的土路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路边的田野呢?它们搭配在一起好看吗?”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和谐搭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路与周边色彩关系,明白色彩在营造画面氛围、表现物体特征上的重要性。
(2)教师拿出几幅用不同色彩风格表现同一条路的绘画作品,如一幅用写实色彩,一幅用夸张鲜艳色彩,问学生喜欢哪幅及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激发学生对色彩运用的创意想法,让他们了解绘画中色彩可根据个人喜好、表达意图灵活选择,摆脱写实色彩的束缚。
(三)教师示范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一条“长长的路”:先用铅笔轻轻画出一条略带弧度的线作为主干道,告诉学生这是路的走向;接着在路的两边用短线条添加上一些草丛,说:“这是路边的小草,好像在和路打招呼”;再用波浪线画出远处的小山,用彩色粉笔给天空涂上蓝色,给路涂上灰色,草丛涂绿色,小山涂青色,边涂边说:“我们给它们穿上漂亮衣服,让画面更美丽”。
设计意图:完整呈现绘画过程,让学生清晰看到从构图布局到线条勾勒、色彩填充的每一步骤,学习如何将之前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绘画创作中,降低学生自主创作难度。
示范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问,如“老师画的这个小山在路的前面还是后面呀?所以要画得大还是小?”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与前后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将构图知识巧妙融入示范提问,让学生在观看同时思考画面布局合理性,初步建立构图意识,避免学生绘画时随意堆砌元素。
(四)学生实践
布置作业任务:“小朋友们,现在轮到你们当小画家啦,画一条你们心中长长的路,可以是去外婆家的路、去动物园的路,或者是你们想象中的神秘之路,记得用上我们学的线条和色彩哦,还可以给路上和路边添上好玩的东西。”
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画面构图问题,如画面太空或太挤,轻声提醒:“看看你的路是不是有点孤单,要不要给它找些小伙伴,或者给它多留点空间奔跑”;对色彩选择犹豫的学生,给予建议:“你想画的是快乐小路,那试试用亮一点的颜色,像黄色、粉色,让它看起来更开心”;鼓励不敢下笔的学生大胆尝试:“没关系,先画一条小短线,说不定它会带着你变出一条超棒的路”。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空间,让他们将所学尽情发挥,实践绘画技能;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创作困难,保护学生创作热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将作品贴在教室展示区,举办“小小画展”。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每到一幅作品前,先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我画的是去太空的路,路上有火箭和外星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展示自我、表达创作想法的机会,锻炼口才与自信心,同时加深学生对彼此作品的了解。
其他学生发表评价,用“我觉得这幅画……很好看,因为……”的句式,如“我觉得这幅画颜色很好看,因为用了好多我喜欢的红色和紫色”,教师最后总结点评,从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创意等方面给予肯定与建议,如“这位小朋友画的路弯弯绕绕很有特点,要是路边再加点小花小草就更漂亮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从评价中学习优点、发现不足,教师总结点评为学生提供专业反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素养。
(六)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好多长长的路,还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把它们画下来,小朋友们都画得太棒啦!”
提问学生:“这节课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收获,教师补充总结,强化重点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通过学生自主分享与教师总结结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七、板书设计
长长的路
(一)不同的路
山间小路
城市马路
乡村土路
(二)线条表现
直线
曲线
折线
(三)色彩搭配

周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