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英国女王与“维多利亚时代”
何为“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手工,以工厂取代工场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随后拓展到欧美地区和全世界。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恩格斯《反杜林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蒸汽机
电力、石油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知识回顾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目录
CONTENTS
01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02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内容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含义
2、进程
3、影响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生产力:“蒸汽时代”
生产组织:工厂制度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VS工业无产阶级
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教育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等
世界联系:
珍妮纺纱机 万能蒸汽机 汽轮 蒸汽机车 铁路时代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18C60S 1765 1807 1814 1825 19C40S 19C中期
(开始标志)(标志性成就)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仪式:田园牧歌到机器轰鸣的时代变迁
https://www./video/BV1vv411W7Vo from=search&seid=17891197382018895938&spm_id_from=333.337.0.0
【工业革命与英国体制】
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家的创造精神,不足以形成现实生产力,东西方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英国多元的政治、社会结构和新教精神文化,孕育出了优秀的企业家,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实际上,西方经济学至今仍然继承了关注工业组织和企业家精神的优良传统。
——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014·全国Ⅱ卷高考·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A
(一)机器大生产
(劳动工具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革命
→机器取代手工
手工劳动
手工工场
恩格斯指出:
“英国工业后来的全部历史所叙述的,只是手工劳动如何把自己的阵地一个一个地让给机器。”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二)工厂制度形成
(生产组织形式进步)
1、特点
①倒班制;
②规章制度严格;
③生产流水线;
④工厂统一管理。
2、影响:
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零碎分散
专业集中
(二)工厂制度形成
(生产组织形式进步)
2、影响:
(1)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2)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买得起的“平民汽车”
【拓展】现代工厂制度的创立
工厂制度的建立者、现代大工业的创始人是阿克莱特。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现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他相继在兰开夏郡、诺丁汉郡等地开设工厂。阿克莱特一生创建了10来个工厂,经营非常成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项目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
盛行时间 约14—18世纪
动力机械 使用手工工具
生产规模 规模小
生产技术 局限于手工技术
生产方法 分工少
管理制度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无现代管理制度
【探究1】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区别
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以来)
使用蒸汽动力机械,内燃机动力机械、电力机械等
规模大
采用先进科技,技术成熟
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
实行倒班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原料使用,有详细的市场方案
(三)工业文明的扩展
(近代中国)
1、表现: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
2、影响:
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天津永利碱厂
汉阳铁厂
二、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2016·上海高考·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市化 D.电气化
A
工业革命
(生产力)
生产方式变化
(工厂制度)
生活方式变化
(上层建筑)
材料: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
(一)积极影响
1、城市化发展;
城市拥挤→工人生活环境恶劣→20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城市规划。
2、交通运输业进步;
大大增加社会流动性。
美国19世纪中期铁路网
(一)积极影响
3、生活节奏的加快
时间观念增强。
“(美国人)好像永远都走在奔波的路上……他好像永远都有很多事情忙,他好像永远都风尘仆仆不能停止脚步。他适合所有事情,除了那些需要耐心的事情,这些事会让他觉得恐慌,就像在地狱里。”
——Wolfgang:《铁路旅行:19世纪工业化及其“时间压缩感”》
加州大学出版社
随着美国全国铁路网的形成,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铁路时刻表诞生。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一)积极影响
4、促进乡村的改变
①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视野开阔;
②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资本主义现代农场得以建立。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传统手工业者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他们涌入城市出卖劳动力。
农村产生了一批租用几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2014·江苏高考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5、推动初等教育,提升文化素质。
工业化时代的人类,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所控制。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人类亲手制造出自己的克星;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工业化社会的机器终端,只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
——卡辛斯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二)消极影响
1、工人工作、生活环境恶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30-40年代);
2、工业时代→人的异化
材料: 1833 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P28 《摩登时代》
反映了工业时代怎样的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