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1 23:39:1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会查阅元素符号﹔能说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知道常见的离子(包括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 ;知道离子符号的写法及其意义;能用符号表示离子或带电原子团。
科学思维:准确记忆与运用元素符号;能辩证描述元素符号的意义。
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记忆元素符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感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答案】A
【详解】A、因为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镍的元素符号为:Ni,选项A正确;
B、“NI”中第二个字母是大写,不符合书写原则,选项B不正确;
C、“N”是氮的元素符号,选项C不正确;
D、“Na”是钠的元素符号,选项D不正确。故选A。
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
【答案】C
【详解】A、铜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u,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该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没有小写,书写错误,正确的元素符号为Na,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C、该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故选C。
3.下列各组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答案】B
【详解】A、O表示氧元素,H表示氢元素,Cl表示氯元素,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Al表示铝元素,Fe表示铁元素,Zn表示锌元素,三种元素的名称均带金字旁,均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C、H表示氢元素,P表示磷元素,Si表示硅元素,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D、Hg表示汞元素,N表示氮元素,Au表示金元素,汞元素与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选B。
4.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而碳的元素符号是C,铜的元素符号是Cu,这样的表示方法是因为( )
A.碳和铜的拉丁文就是C和Cu
B.它们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
C.铜的拉丁文的第二个字母是u,为防止和碳的符号混淆,用两个字母Cu作符号
D.碳的拉丁文没有第二个字母
【答案】C
【详解】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面加上元素名称中另一个字母(必须小写)以示区别。
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为防止和碳的符号混淆,铜的拉丁文的第二个字母是u,用两个字母Cu表示铜;
故选C。
5.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Cl1-
B.2个钙离子:Ca2+
C.镁离子:Mg+2
D.碳酸根离子:CO32-
【答案】D
【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详解】A、氯离子可表示为Cl,故选项书写错误。
B、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2Ca2+,故选项书写错误。
C、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书写错误。
D、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CO32-,故选项书写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离子符号的书写(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和理解能力。
6.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图中物质表示2个氢分子;
B、图中物质表示4个氧原子;
C、图中物质表示4个氢原子;
D、图中物质表示2个氢分子和2个氧分子。
故选C。
7.门捷列夫不仅发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而且还大胆地预言了一些当时未 知元素的存在,为了纪念门捷列夫的功绩,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的 101 号元素 命名为“钔”,关于“钔”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m B.Md C.MD D.md
【答案】B
【详解】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可知,A.字母没大写,且少字母,A错误;B.符合书写原则,B正确;C.两个字母都大写,不符合书写原则,C错误;D.两个字母都小写,也不符合书写原则,D错误,故选B。
【点睛】书写元素符号时要做到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
8.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A、Ne从宏观上表示氖元素,从微观上表示一个氖原子,氖原子能够直接构成单质氖气,所以Ne还能够表示氖气,选项正确;
B、O是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从宏观上表示氧元素,从微观上表示一个氧原子,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O不能表示一种物质,选项错误;
C、N2是氮气的化学式,能够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但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选项错误;
D、C60是物质的化学式,能够表示一种物质,但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选项错误,故选A。
9.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C C.S D.2H
【答案】D
【详解】A、符号“Fe”可表示金属铁、铁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故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符号“C”可表示非金属碳、碳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故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符号“S”可表示非金属硫、硫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硫原子,故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2H表示2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C除了表示木炭外,还可以表示(  )
①碳元素 ②一个碳原子 ③金刚石 ④木炭中含有碳元素 ⑤石墨 ⑥一个碳分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详解】C可以表示碳元素、一个碳原子、金刚石、木炭中含有碳元素、石墨,不能表示一个碳分子,即①②③④⑤。故选A。
11.符号“S”表示
①硫元素
②硫的原子核
③一个硫元素
④一个硫原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符号“S”表示一个硫原子,硫元素,元素不计个数,所以①④正确,故选C。
12.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故错误;
B、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故正确;
C、N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故错误;
D、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B。
1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K:表示3个钾原子 B.Ca:表示钙元素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4Cl-:表示4个氯离子
【答案】C
【详解】A、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K:表示3个钾原子,选项正确;
B、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故Ca:表示钙元素,选项正确;
C、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表示2个氮原子,选项错误;
D、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故4Cl-:表示4个氯离子,选项正确;
故选C。
14.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 ;
(2)汞H G ;
(3)绿Cl ;
(4)猛Mn ;
(5)美Mg ;
(6)钙Cd 。
【答案】 氖 Hg 氯 锰 镁 Ca
【详解】(1)Ne的元素名称为氖;
(2)汞的元素符号为Hg;
(3)Cl的元素名称为氯;
(4)Mn的元素名称为锰;
(5)Mg的元素名称为镁;
(6)钙的元素符号为Ca。
【点睛】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15.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元素 名称 1.氢 2.氦 3.锂 4.铍 5.硼 6.碳 7.氮 8.氧 9.氟 10.氖
元素 符号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元素 名称 11.钠 12.镁 13.铝 14.硅 15.磷 16.硫 17.氯 18.氩 19.钾 20.钙
元素 符号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答案】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详解】在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名称依次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它们的元素符号依次是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16.成语中被填的字与元素名称谐音,根据下面的示范,用相应元素符号填成语. 高山(S)水、功高( Ca )世、十全十 、雪中送 、 兔赛跑、 石心肠 、火树 花.
【答案】 Mg C Si Fe Ag
【详解】十全十美,美谐音镁,故填Mg;雪中送炭,炭谐音碳,故填C;龟兔赛跑,龟谐音硅,故填Si;铁石心肠,铁的元素符号为Fe;火树银花,银的元素符号为Ag。
【点睛】根据成语中的被填字的音与元素名称相同,首先确定元素的名称;其次书写元素符号时应做到:(1)有一个字母的元素符号,这个字母要大写;(2)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1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氢H,碳C,氧O,硫S B.碳C,磷P,硫S,硅SI
C.钠Na,铝Al,铍be,镁Mg D.氮N,氯Cl,氟f,氧O
【答案】A
【详解】A、氢、碳、氧、硫的元素符号分别是H、C、O、S,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B、碳、磷、硫、硅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P、S、Si,书写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钠、铝、铍、镁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Al、Be、Mg,书写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氮、氯、氟、氧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Cl、F、O,书写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如图两位同学在讨论碳的元素符号的意义,下面他们关于该元素符号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碳元素 B.表示一个碳原子 C.表示碳单质 D.表示煤炭
【答案】D
【详解】A、C可表示碳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C可表示一个碳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C为碳的化学式,可表示碳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煤炭的主要成分为碳,为混合物,C不能表示煤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9.已知某离子R-离子的核外有m个电子,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m B.m+1 C.m-1 D.1-m
【答案】C
【详解】R-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是1个R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R-离子的核外有m个电子,则R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m 1,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R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m 1,故选C。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 ②Fe ③Fe2+ ④H2O ⑤NaCl
A.③表示铁离子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C
【详解】A、③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错误;故选项错误;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①②⑤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故选项错误;
C、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②④⑤正确,因为它们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D、④表示H2O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错误,因为元素不能说个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1.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F 、 ;
(2)3S ;
(3)Na 、 、 ;
(4)5P 。
【答案】(1) 氟元素 1个氟原子
(2)3个硫原子
(3) 钠元素 1个钠原子 钠
(4)5个磷原子
【分析】元素符号前没有数字时,元素符号既表示该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如果某元素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此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如果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它只表示该元素的几个原子。
【详解】(1)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也可表示某种元素,故F表示氟元素、1个氟原子;
(2)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3S表示3个硫原子;
(3)元素符号前没有数字时,元素符号既表示该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如果某元素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此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故Na表示:钠元素、1个钠原子、钠;
(4)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5P表示5个磷原子;
22.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鉨)、115号(Mc 镆)、117号(Ts钿)和118号(Og礇)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
【答案】 质子 1个镆原子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15号(Mc镆)”中115表示原子的质子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1个镆原子。
23.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钾元素 (2)三个氧原子 (3)5个钙离子
(4)n个硫原子 (5)3个铜原子 (6)2个钠离子
【答案】 K 3O 5Ca2+ nS 3Cu 2Na+
【详解】(1)钾元素符号为K;
(2)表示原子数量时,直接在原子符号前加上数量,故三个氧原子表示为3O;
(3)表示离子数量时,直接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量,故5个钙离子表示为5Ca2+;
(4)表示原子数量时,直接在原子符号前加上数量,故n个硫原子表示为nS;
(5)表示原子数量时,直接在原子符号前加上数量,故3个铜原子表示为3Cu;
(6)表示离子数量时,直接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量,故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24.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
(2)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
【答案】 C/H H+
【详解】(1)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其中非金属的元素有碳和氢,其符号为C/H;
(2)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表示为H+
25.请你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 ;
(2)核外有10个电子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
(3)相对原子质量为31,中子数为16的原子 ;
(4)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
(5)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一个原子核的离子 。
【答案】(1)S2-
(2)Mg2+
(3)P
(4)C
(5)H+
【详解】(1)氖为1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则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且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质子数为10-2=8,8号元素为硫元素,硫离子符号为S2-。
(2)核外有10个电子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质子数为10+2=12,12号元素为镁元素,镁离子符号为Mg2+。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相对原子质量为31,中子数为16的原子的质子数为31-16=15,15号元素为磷元素,原子符号为P。
(4)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4,其质子数为6,6号元素为碳,原子符号为C。
(5)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一个原子核,则其核外电子数为1,质子数也为1,1号元素为氢元素,则氢离子符号为H+。
26.如图,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质子数 7 8 9 10 11 12 13
元素符号 N O F
(1)若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的值为 。
(2)若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电荷的阳离子,x的值为 ,符号是 。
(3)若该图表示的是带一个单位电荷的阴离子,符号是 。
(4)推测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和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答案】(1)10
(2) 12 Mg2+
(3)F-
(4)n-a-b
【详解】(1)若该粒子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x=2+8=10;
(2)若该粒子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是由其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2+8+2=12;
符号是Mg2+;
(3)若该粒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是由其原子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2+8-1=9,符号是F-;
(4)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 Xa+为X失去a个电子得到的,则核外电子数为n-a,Yb 的核外电子数也是n-a,则Y的电荷数为n-a-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会查阅元素符号﹔能说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知道常见的离子(包括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 ;知道离子符号的写法及其意义;能用符号表示离子或带电原子团。
科学思维:准确记忆与运用元素符号;能辩证描述元素符号的意义。
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记忆元素符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感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
3.下列各组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4.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而碳的元素符号是C,铜的元素符号是Cu,这样的表示方法是因为(  )
A.碳和铜的拉丁文就是C和Cu
B.它们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
C.铜的拉丁文的第二个字母是u,为防止和碳的符号混淆,用两个字母Cu作符号
D.碳的拉丁文没有第二个字母
5.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离子:Cl1-
B.2个钙离子:Ca2+
C.镁离子:Mg+2
D.碳酸根离子:CO32-
6.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
A. B. C. D.
7.门捷列夫不仅发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而且还大胆地预言了一些当时未 知元素的存在,为了纪念门捷列夫的功绩,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的 101 号元素 命名为“钔”,关于“钔”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m B.Md C.MD D.md
8.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N2 D.C60
9.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C C.S D.2H
10.C除了表示木炭外,还可以表示(  )
①碳元素 ②一个碳原子 ③金刚石 ④木炭中含有碳元素 ⑤石墨 ⑥一个碳分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11.符号“S”表示(  )
①硫元素 ②硫的原子核 ③一个硫元素 ④一个硫原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2.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1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K:表示3个钾原子 B.Ca:表示钙元素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4Cl-:表示4个氯离子
14.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 ; (2)汞HG ; (3)绿Cl ;
(4)猛Mn ; (5)美Mg ; (6)钙Cd 。
15.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元素 名称 1.氢 2.氦 3.锂 4.铍 5.硼 6.碳 7.氮 8.氧 9.氟 10.氖
元素 符号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元素 名称 11.钠 12.镁 13.铝 14.硅 15.磷 16.硫 17.氯 18.氩 19.钾 20.钙
元素 符号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16.成语中被填的字与元素名称谐音,根据下面的示范,用相应元素符号填成语. 高山(S)水、功高(Ca )世、十全十 、雪中送 、 兔赛跑、 石心肠 、火树 花。
1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氢H,碳C,氧O,硫S B.碳C,磷P,硫S,硅SI
C.钠Na,铝Al,铍be,镁Mg D.氮N,氯Cl,氟f,氧O
18.如图两位同学在讨论碳的元素符号的意义,下面他们关于该元素符号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碳元素 B.表示一个碳原子 C.表示碳单质 D.表示煤炭
19.已知某离子R-离子的核外有m个电子,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m B.m+1 C.m-1 D.1-m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 ②Fe ③Fe2+ ④H2O ⑤NaCl
A.③表示铁离子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21.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F 、 ;
(2)3S ;
(3)Na 、 、 ;
(4)5P 。
22.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鉨)、115号(Mc 镆)、117号(Ts钿)和118号(Og礇)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
23.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钾元素 ; (2)三个氧原子 ; (3)5个钙离子 ;
(4)n个硫原子 ; (5)3个铜原子 ; (6)2个钠离子 。
24.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
(2)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
25.请你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 ;
(2)核外有10个电子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
(3)相对原子质量为31,中子数为16的原子 ;
(4)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
(5)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一个原子核的离子 。
26.如图,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质子数 7 8 9 10 11 12 13
元素符号 N O F
(1)若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的值为 。
(2)若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电荷的阳离子,x的值为 ,符号是 。
(3)若该图表示的是带一个单位电荷的阴离子,符号是 。
(4)推测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和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