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5 10: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班级 姓名 学号 执笔:吴明峰
【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要求】1.列举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生活保障方面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4.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
【重点】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前学习】
1、为什么罗斯福会在1932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
主要原因: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其他原因:罗斯福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
2、阅读课文归纳罗斯福新政内容。
领域
危机表现
新政措施
金融业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整顿财政金融
工业
企业破产
调整工业生产
农业
农产品价格猛跌
调节农业生产
社会福利
工人失业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
【探究学习】
探究一:阅读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思考相关问题:
材料一:政府在整顿银行、对储户存款提供保证后采取措施,对那些把黄金和货币囤积起来的人施加压力,使他们把钱重新存进银行。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占全国银行总数3/4的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岳麓版必修二
材料二: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
——罗斯福第三次炉边谈话
材料三:为了解决农业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罗斯福政府只得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
1、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哪方面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作用:恢复银行信用,挽救银行金融业。
2、材料二是罗斯福哪方面的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作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材料三是罗斯福哪方面的措施?政府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说明什么?
措施:调整农业生产。
说明:新政出发点在于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
探究三:根据课文及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一一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二:“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为了挽救它,我们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 ——罗斯福演讲
材料三: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1、罗斯福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相比有哪些不同?
特点:政府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2、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国内影响,思考为什么中共如此赞扬罗斯福?
1、经济: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
2、政治:缓和美国社会矛盾,遏止国内法西斯势力;
3、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根据课文思考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巩固练习】
1.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B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 D )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 》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的措施是 ( D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C )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5.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 C )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形式不同 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6.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 C )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 B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8.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课后反思】你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