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0: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古诗二首



任务一
借助情境,学习新课
音乐听我的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弯碧水映晚霞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这首诗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 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资料背景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初读古诗
出现、显露






sì lú lǒng gài cāng máng
(好似)
(庐山)
(笼盖)
(迷茫)
(苍山)
(盖子)
识记生字
任务二
展开想象,理解诗句
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原野

牛羊
原野之中
再读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
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
敕勒川,阴山下,
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穹庐
指圆顶的毡帐
“穹庐”敕勒人居住的住所,是用毡布达成的,样子和蒙古包差不多,这里把天空比作“穹庐”,形象生动的 写出了放牧人看到的天空像大帐篷一样盖住了整个草原的壮丽景象。
敕勒川,阴山下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理解古诗
天苍苍,野茫茫,
指天空碧蓝碧蓝的
指草原无边无际
白发苍苍
松柏苍苍
认读词语
大海茫茫
云海茫茫
人海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理解古诗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诵读古诗
任务三
观察结构,练习书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观察结构
yīn
Y
阴森 阴天
造句:
夏天我喜欢在阴凉的地方玩耍 。
音序:
偏旁:月
组词:
笔顺:
指导书写
音序:

S
好似 相似
造句:
妈妈好似睡着了 。
偏旁:月
组词:
笔顺:
指导书写
音序:

Y
野外 野餐
造句:
苍耳宝宝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 。
偏旁:里
组词:
笔顺:
指导书写
音序:
cāng
C
苍老 苍翠
造句:
苍耳宝宝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 。
偏旁:艹
组词:
笔顺:
指导书写
音序:
máng
M
茫茫 茫然
造句:
眼前白茫茫一片,分不清方向。
偏旁:艹
组词:
笔顺:
指导书写
苍老

苍白
苍天
苍翠


旧友
依旧
仍旧
新旧
树阴
阴天
阴历
阴阳
拓展练习

(1)草的深绿色

(1)一眼望不到边
(2)天的颜色,蓝蓝的天
(3)灰白,如苍老,苍白
(4)姓氏
(2)边际模糊不清
(3)茫然,不明白
(4)纷乱
拓展练习
敕勒歌
位置——阴山下
景色
天苍苍
野茫茫
似穹庐
见牛羊
苍茫辽阔
壮丽富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