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国家战略与政策
2019人教新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
假如有一块公共草地,任何人都可以在此放牧。
推测最终会产生什么后果?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公地悲剧
曾经真有这么一块地!
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涌入西部大草原的人口越来越多,草原上放牧的牲畜也越来越多。由于产权不明晰,草原成为免费的公用牧场。那些肥美的草场不久便因过度放牧退化为荒地,形成“公地悲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公地悲剧
后来人们开始划分牧场,并用铁丝网把自己的牧场围起来,草场退化的问题因此得到解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公地悲剧
思考:
1.为什么用铁丝网分隔草场就能避免草场的退化?
2.“公地悲剧”中的公地除了草地外,还有可能指哪此事物?举例说明。
3.“公地悲剧”的有效解决可为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提供什么借鉴?
“公地悲剧”指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
资源(土地、草场、水、矿产等)、环境、财产
明晰牧场主的产权,铁丝栅栏使产权得到了保障
人类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1
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目标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持续、可靠和有效地供给,其中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尤为重要。
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加强战略资源的储备
完善资源运输通道的建设和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思考:能源战略、能源规划、能源综合规划和能源专项规划有什么区别?
2.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细化该战略。
能源战略是总领
能源规划是在能源战略下的规划,包括能源综合规划和能源专项规划。
能源综合规划是以一定时间跨度为计划的总体规划
能源专项规划是针对某类能源的具体规划。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2016年我国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把推进能源革命作为能源发展的国策,明确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战略取向是坚持安全为本、节约优先、绿色低碳、主动创新。该战略提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目标:
2020年,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0%以上。
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15%左右。
展望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50%。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图4.7),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
②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世界许多国家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首要措施。中国也建立了多个石油储备基地。
除了加强石油资源的储备外,还应加强其他资源储备,如天然气资源。
②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分析:石油储备制度
阅读课本P101案例,思考:
1.建立石油储备制度有何作用?
2.一般战略石油储备的最低量是多少?
3.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布局?
①满足国内石油需求,保障经济发展(保障供应);
②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风险);
③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⑤稳定价格,避免在国际市场受制于人。
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②储存和分配石油的运输条件便利,靠近石化工业(或靠近能源消费市场)。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③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中国的石油储备基地和进口来源及比重
阅读教材和下图,探讨: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哪些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分析存在的弊端,说明我国为解决这些弊端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进口量来看,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过度依赖海运;
大部分海上运输航线都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运力不足、运输方式和航线单一。一旦遭到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将受到严重冲击。
因此,我国:①积极建设多元化运输通道。已建成西北(中哈)、西南(中缅)、东北(中俄)陆上石油管道和海上运输通道。避免某一方式受制时危及石油运输安全。 ②建设强大的油轮船队。 ③建设强大的海洋国防力量-海军。
活动:为什么要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
2
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目标
做好环境的常规保护、环境风险的预警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等工作。
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要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
定义: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
主要类型:
一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二是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具体要求: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知识拓展:我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分布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分布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②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风险预警: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分析、推断,发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风险防控: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
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预警。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③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事前
事中
事后
过程披露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应急准备
2022年丽江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举行
制定预案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事中应急处理
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吉林省有关部门迅速封堵了事故污染物排放口
实施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应急措施
组织环保、水利、化工专家参与污染防控;
沿江设置多个监测点位,增加监测频次,有关部门随时沟通监测信息,协调做好流域防控工作。
黑龙江省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污染事件应急处理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推动公众参与
资源、环境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参与防治环境污染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行动是公民的社会责任。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推动公众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行动
是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观念
行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推动公众参与
①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要求每个公民认真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并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到日常行为中,用法律和相关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许多国家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出规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推动公众参与
②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类别 具体内容
节约能源资源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及时关闭电 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践行绿色消费 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选择低碳出行 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分类投放垃圾 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减少污染产生 不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呵护自然生态 爱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随意进人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
阅读下表,学习生态行为规范示例,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其他的生态行为可以增加么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推动公众参与
③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公众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加强宣传动员 培育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热情,广泛动员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事务,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
推进资源、环境信息公开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和环境质量信息。定期公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畅通公众表达及诉求渠道 建设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对话机制,开辟有效的意见表达和投诉渠道,搭建公众参与和沟通的对接平台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加大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
加大对相关社会组织 的扶持力度 对相关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资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环境违法监督和法律援助等活动,鼓励社会组织为完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积极建言献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 )
A.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B.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C.加快东部地区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D.石油危机时可在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是( )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国际安全需要 ④石化工业发达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B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据此完成3-4题。
3.引起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采矿、废气排放 ②污水灌溉
③重金属的自然释放 ④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防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全面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
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
③抓好重点防控地区、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防控企业
④建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指数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羊肉串烧烤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完成5-7题。
5.由材料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与参与
6.这一现象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
①污染空气 ②伐木烧炭,破坏林木资源
③酸雨污染加剧 ④使鸟类失去家园,破坏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既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其正确的方法是( )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
D
C
B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远高于西部。据此完成8-9题。
8.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海拔 C.光照 D.人口密度
9.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增加牲畜数量,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