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2019人教新版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英国石油公司海上钻井平台漏油事件
复习回顾:1.这是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还是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事件?
2.这类环境事件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
1
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基本概念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特点:
随机性,瞬时性;
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
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应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10年4月20号,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在墨
西哥湾的钻井平台爆炸,造成11人死亡,170多人受伤。爆炸
造成的原油泄漏持续87天,超过1.25亿加仑的石油泄漏到墨西
哥湾及周边的美国5个州,沿线旅游和渔业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直接杀死了102种82000+只鸟、
6165+只海龟,对25900+只海洋哺乳动物造成伤害,四种海洋哺
乳动物在海中大量死亡。甚至在事情过去几年后,污染地区还会不断出现海豚搁浅现象。
人类接触泄漏原油,短期内可能引发头痛、眩晕、恶心、皮肤不适、眼睛灼热、呼吸不畅、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长期而言,大量原油在水中扩散,可能通过食物链,间接对人体健康形成长期危害。考虑到墨西哥湾提供全美20%的海产品,对于公共卫生的影响几乎难以避免。
事件对附近的渔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由于离开从事的职业,渔民面临支付房屋、船只贷款等现实经济问题,居民家庭和个人生活乃至心理上都承受了极大压力,暴力事件明显增加。漏油事故也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影响。奥巴马政府在处理过程中判断不准,反应迟钝,受到负面评价,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
分析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故这一类突发性环境事件主要产生了哪些影响?
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
严重损害区域自然环境的各项服务功能
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
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 特别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总结)
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损失: 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影响社会稳定: 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案例P64
1.伦敦烟雾事件是如何产生的?
不利气象条件(逆温,无风等);
大量工业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废气。
图3.8 伦敦地区1952年12月上半月死亡人数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工业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废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图3.8),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2.伦敦烟雾事件通过哪些途径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造成人员伤亡;
干扰社会经济秩序;
引发社会治安混乱;
引发群体性事件等。
阅读教材64-65页案例的其他内容,回答问题:
2
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专家警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有专家警告说,墨西哥油污带可能会蔓延至欧洲海岸。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污染物跨国传输
大气环流
河流径流
洋流等
废弃物跨国转移
正常贸易
非法入境
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案例P66
罗马尼亚奥拉迪亚金矿事件
科特迪瓦毒污泥倾废事件
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
英国疯牛病牛肉事件——
图1
图2
图3
图4
1.请判断以上四起事件属于哪种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并比较异同。
阅读教材66页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污染物跨国传输
废弃物跨国转移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2.请判断图二三四中的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图一:自然因素导致 图二三四:人为因素导致
图二:荷兰 科特迪瓦;图三:英国 巴西;图四:英国 其他国家
3.讨论分析污染物跨国转移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规律: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影响
威胁输入地的环境安全
引发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争端
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
影响双方的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案例P67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赛尔的桑多斯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有大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大量硫、磷、汞等有毒化学物质排入莱茵河,形成一条长达 70千米的微红色恐怖“飘带”,向下游流去。次日,化工厂用塑料管堵塞下水道,8天后由于塞子脱落导致数十吨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二次污染。
1.该跨境污染事件中污染物是通过何种途径产生跨国污染的?
2.莱茵河沿线国家是如何处理该起污染事件的?
莱茵河河流径流。
①举行会议讨论莱茵河污染及损害赔偿问题;
②加强合作,共同制订治理莱茵河的长期计划。
阅读教材67页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发的国际争端
3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应对措施的基本思路
源头防范
污染前 污染发生时 污染后
应急响应
善后处理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的跨国污染问题
源头防范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事中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善后处理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阅读
《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
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
《巴塞尔公约》, 1989年3月
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
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
大会上通 过,1992年5月5日
开始生效。我国参与了该公约
的起草和通过,并于1991年4月
批准加入该公约。 公约制定的
主要目的是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并避免跨国运送时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倡就地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减少跨国运送;妥善管理有害废弃物的跨 国运送,防止非法运送行为;提升有害废弃物处理技术,促进无害环境管理的国际共识。
《巴塞尔公约》的签订
《巴塞尔公约》签订国家
标志着针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国际合作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②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源头防范
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
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事中应急响应
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
善后处理
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跨国环境问题的应对原则
在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上,冲突和合作两种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
减少冲突、加强合作有利于国家安全,反之不利于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活动
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P71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图3.15)。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活动
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P71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参考答案:中国外交部知会俄方→俄方媒体关注,成立应急组织,可能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中方向俄通报污染状况和应对措施→俄驻华大使关注→中国向俄提供仪器和物资→俄方在污染河段禁渔→中方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团。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教材活动
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P71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措施: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和动态、向俄方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领导人表态、 筑坝拦截污染团外移。
作用:引起俄方关注,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损失;有利于俄方监测和净化水质,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减轻俄方民众的担心和敌对情绪;减少污染物移出国境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环境污染与
国家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
影响国家安全
污染物跨国转移
影响国家安全
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
概念
特点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差异
跨国环境问题应对方式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1.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2.随着核辐射物质的扩散,下列海域最可能发现畸形鱼的是( )
A.马来西亚西部海域 B.加拿大西部海域 C.美国东部海域 D.智利西部海域3.日本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这是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中的( )
A.贸易污染物跨境转移 B.投资污染物跨境转移
C.污染物走私跨境转移 D.污染物因自然因素跨境转移
D
B
D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下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前10天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据数据统计,中国进口的洋垃圾约占世界垃圾总出口量的50%。此前长达20多年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2018年1月,中国洋垃圾禁令正式生效后,世界固体垃圾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回答4~6题。
4.中国此前允许进口洋垃圾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
A.原材料缺乏 B.可节约成本
C.劳动力丰富廉价 D.环境承载力大
5.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下列行业压力最小的是( )
A.钢铁行业 B.塑料行业 C.报纸杂志 D.家具行业
6.欧美发达国家洋垃圾大量出口中国,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中国
B.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
C.中国政府鼓励废弃物进口
D.中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洋垃圾
D
D
B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洋马绍尔群岛因为贫穷而被迫定期接收美国的固体废弃物。据此完成7~8题。
7.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资源短缺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8.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
B.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C.马绍尔群岛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D.不会带来危害,因为马绍尔群岛属于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D
A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大气污染可以跨国界发生影响。据此完成9~10题。
9.大气洁净的北欧曾经深受酸雨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①某些西欧国家污染物排放量大 ②受中纬西风带影响
③某些东欧国家污染物排放量大 ④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大气污染可以跨国界发生影响,这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是( )
A.废弃物跨国转移 B.含有毒物质的产品贸易
C.含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D.污染物跨国传输
A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突发环境事件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事件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是( )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 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
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 ④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 )
①成因与形式的单一性 ②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③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 ④影响波及全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