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走向生态文明
2019人教新版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浙江安吉—从“黄牌警告”到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思考:1.安吉县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模式?
2.安吉县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
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的程度,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读图分析
狩猎、采集
游牧
种植
村庄
城镇、城市(基于农业)
环境影响曲线
影响程度
商品农业
工业城市
人口激增
城镇、城市
自给农业
游牧减少
狩猎、采集消失
现在
15000
10000
5000
2000
1000 500
阅读教材94-95页,结合右图分别找出原始社会(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以及工业社会三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狩猎、采集
游牧
种植
村庄
城镇、城市(基于农业)
环境影响曲线
影响程度
商品农业
工业城市
人口激增
城镇、城市
自给农业
游牧减少
狩猎、采集消失
现在
15000
10000
5000
2000
1000 500
①原始社会(采集渔猎时代)
采集、狩猎活动
利用生物资源
(自然植物、动物)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且在局部
依附自然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狩猎、采集
游牧
种植
村庄
城镇、城市(基于农业)
环境影响曲线
影响程度
商品农业
工业城市
人口激增
城镇、城市
自给农业
游牧减少
狩猎、采集消失
现在
15000
10000
5000
2000
1000 500
②农业社会
种植、养殖活动
利用生物、气候、土地资源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半依附自然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狩猎、采集
游牧
种植
村庄
城镇、城市(基于农业)
环境影响曲线
影响程度
商品农业
工业城市
人口激增
城镇、城市
自给农业
游牧减少
狩猎、采集消失
现在
15000
10000
5000
2000
1000 500
③工业社会
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
主要利用矿产资源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征服自然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阅读:20世纪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气,造成千人中毒,约60人死亡
1930年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日本水俣病事件
6.日本四日哮喘病事件
7.日本米糠油事件
8.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汽车排放尾气,约400人死亡。
1943年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排放的废气,小镇43%的居民患病,20人死亡。
1948年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取暖燃煤排放废气,最严重一次5天4000人死亡
1952年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排放含汞废水,导致2000多人患病,1000多人死亡。
1953-1961年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排放废气,导致500多人患病,36人死亡。
1955年
因食用米糠油受污染,导致10000多人受害,15人死亡。
1968年
米糠油
多氯联苯
米糠油事件
PCB
污染源为工业排放废水含镉,确诊患者258人,200多人死亡。
1931-1975年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总结)
社会阶段 主导产业 资源基础 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始社会 采集、狩猎 自然植物、动物 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 依附自然
农业社会 种植、养殖 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 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半依附自然
工业社会 工业 现代农业 服务业 矿产资源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征服自然
思考:人地关系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类不可能退到筑巢而居、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也不能继续对自然一味地征服、索取和破坏,该如何选择?
?
生态文明
原始社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生态文明
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生态文明
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比较被动屋与主动屋
被动屋,也叫被动式房屋、被动
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集高舒适度、
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
(如图4.2)。之所以称其为被动屋,
是因为它不需要主动向外界索取能源,
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和暖气,基
本上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就可以使屋
内一年四季保持舒适的温度。在理想状态下,被动屋正常运作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只靠人体和室内电器余热,就能保持室温25℃左右,大幅降低冬季采暖与夏季制冷的能耗。一般而言,被动屋比普通建筑可节省高达90%的能耗,理论上可将采暖和供热能耗降低到零或接近零的水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比较被动屋与主动屋
1.和主动屋相比,被动屋主要有哪些减少能耗的途径?
2.你还能举出哪些其它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的实例吗?
被动屋的热量存储于石板地板与墙面;
在房屋结构的连接点上减少热能损失;
增加大面积高性能玻璃获取太阳能;
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设计降低能耗等。
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等;
生活方式:低碳出行、自备布袋购物、吃应季蔬菜、光盘行动等等。
2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生态文明:从观念到行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变革发展模式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观念转变)
具体举措
(行为落实)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
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具体举措
变革发展模式
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具体举措之一:生产方式绿色化
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绿色农业
稻虾共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龙虾生长的时空差异,在一片水田中进行绿色循环作业,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这种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可实现稻谷和养虾双丰收。
安徽滁州全椒县:“稻虾共作”
安徽滁州全椒县:“稻虾共作”促农业绿色发展
减少化肥的使用
提高经济收入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绿色工业
广西贵港市生态工业园,是全国第一个批准设立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2001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并对示范园区进行授牌。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53平方公里,以电子信息、糖纸循环、能源、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物流业。
绿色工业——广西贵港市生态工业园
广西贵港市生态工业园
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甘蔗制糖产业共生链
高效的经济过程、
和谐的生态功能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让生活更美好
绿色消费让生活更美好
加入“光盘行动” 拒绝餐饮浪费
2.具体举措之二:生活方式绿色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合作讨论
从节约资源和绿色消费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类别 具体内容
节约资源 家庭优先选择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等;
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C,冬季不高于20°C),及时关闭电源,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践行绿 色消费 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
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
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
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走向生态文明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1.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征服自然
C.局部地区环境遭到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C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据此完成2~3题。
2.“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是 (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3.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C
A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4~5小题。
4.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
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
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
B
5.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A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6~7题。
6.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7.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B.该工业园区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