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3安塞腰鼓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3安塞腰鼓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12: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
——腰鼓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
——陕北的安塞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把握课文内容。(重点)
2.体会长短句式交错使用的节奏、韵律美,学习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难点)
3.体会安塞腰鼓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重点)
学习目标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著有散文集《黄土情》《转九曲》《羊想云彩》《纤丽的阳光》等。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20世纪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刘成章,远离家乡来到省城后,脑际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象,耳畔回旋着高原上那在沉默中爆发的鼓点。而祖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景象,
背景链接
令他怦然心动。这些景象随即转化成刘成章日日在感悟的“那一瞬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即“安塞腰鼓”。因此他写下此文,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
骤雨( ) 恬静(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蓦然( )
束缚( ) 磅礴( ) 困倦( )
瞳仁( ) 冗杂( ) 烧灼( )
捶( ) 戛然( ) 淋漓( )
kànɡ
huì


chuí

pánɡ bó
rǒnɡ
◆生难字
zhòu
tián
juàn
tónɡ
zhuó
jiá
字词学习
lín
◆词语集注
辐射:
恬静:
惊心动魄:
渺远:
烧灼:
烧、烫,使受伤。文中比喻安塞腰鼓强烈地感染着观众。
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安静,宁静。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同“邈远”。遥远。
快速阅读全文,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写腰鼓表演前的安静氛围。
第一部分(1—4):
写表演中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第二部分(5—27):
写安塞腰鼓表演结束后戛然而止的寂静。
第三部分(28—30):
整体感知
课文解读
作者抑制不住自己飞扬的激情,不时地用同一句话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你能找出来吗?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构上,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第二部分
(5—27)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声响
(18—22)击鼓的后生
(23—27)奇丽的舞姿
内容上,“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使文章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突出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美,也使作者的赞美之情不断深化。
安塞腰鼓擂前擂后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擂前:静静地积蓄着力量
擂后:寂静得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独自成段有何作用?
将人物直接推到读者面前,兀立于天地之间,令人为之震撼。而且人物的整体风貌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奠定了基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渺远的鸡啼”结尾?
以声衬静,以“渺远的鸡啼”反衬鼓声戛然而止后世界的寂静和高原的辽阔,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语言美:从句式和修辞角度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短句,营造出一种激越的气氛。
文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加上多是短句,使文章的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文中的排比句在句内、句间、段间,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很多。例如:“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狂舞在你的面前……是强健的风姿。”“使人想起……”,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文中反复与排比结合使用。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突出了就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们热情奔放的腰鼓表演中表现出来。
作者通过赞美安塞腰鼓歌颂了什么?
深入探究
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美。
表达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表达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的人生态度。“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人们不再计较功名利禄,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苍白憔悴,而以积极的态度热烈地去生活。
1.大量使用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出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写作借鉴
2.多用排比,增强效果。
本文大量使用排比,句内的、句与句之间的、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许多语句既是排比又是对偶,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既有昂扬气势,又有整饬之美。
生命的宣泄
自由的挥洒
安静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表演前)
激昂的腰鼓
(表演中)
宏伟的场面
雄壮的声响
击鼓的后生
奇丽的舞姿
寂静的腰鼓——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表演后)
结构梳理
作者以激情四射的语言,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亢奋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了黄土高原上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催人奋进。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