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雁归来
1、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观,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与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2、检查字词
1.找学生读课后字词,并检查对重点词的理解,教师补充纠错。
2.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雾 霭( ǎi ) 窥 探( kuī )
狩 猎( shòu ) 沼 泽( zhǎo )
蹼 鹬( pǔ yù ) 凋 零 ( diāo )
颈 雉( zhì ) 缄 默( jiān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从小孔或隐蔽处偷看。
目空一切: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二、知识小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幕(mù) 僻静(bì) 狩猎(shòu) 瞄准(miáo)
B.赌注(dǔ) 撤回(chè) 沼泽(zhǎo) 符合(fǔ)
C.黑鹂(lí) 预料(yù) 半蹼鹬(yù) 弥漫(mí)
D.喧闹(xuān) 稀疏(shū) 频繁(bīn) 香蒲(pú)
2.下面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估量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雁唱着欢快的歌声向南方飞去。
B.花鼠从窝里跑出来晒太阳,遇到猛烈刮着的暴风雪。
C.从早到晚,它们喧闹着一群一群地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弥漫:充满。)
B.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凋零:衰落。)
C.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D.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5.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可以这样说( )
A.这件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
B.这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
D.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B.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7.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它们是春天的使者。
B.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天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
C.迁徙中的孤雁自由飞行时鸣叫声调欢快,表明这些孤雁很开心。
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⑤②③
9.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选自_______(国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僻”应读pì。B.“符”应读fú。D.“频”应读pín。
2.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词语的学习要注意“意义”的掌握,从字面理解,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本题而言“不可估量”的意思是难以估计的意思,应该改为“不可预期”。故选D。
3.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唱着”与“歌声”不搭配,应把“歌声”改为“歌曲”。B.搭配不当。修饰语“刮着”与中心词“暴风雪”不搭配,应删掉“刮着”。C.语序不当。应把“喧闹着”放在“一群一群地”之后。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B项中的“凋零”意为“草木凋谢零落”。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是整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要结合语境做出判断。题干中的同学的“自尊心极强”,所以要照顾他的面子,不能过于直接的指出他的错误,否则他不会接受,A.过于直接;C.语气是指责,态度强硬,他不会接受;D.是命令式,他也不会接受。
6.答案:C
解析:C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二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7.答案:C
解析:孤雁飞行时鸣叫声调忧郁,表明这些孤雁离开群体很伤心。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本语段是说明性语段,从“我们认为”可知先指明当前的看法,然后指出情形并不是如此,判断④①为前两句,排除A、B,第②句用例子说明第①句,⑤句说明②句,③句总结,故排序为④①②⑤③。
9.答案:美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