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时间:7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2.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甲、乙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同时到达B、D点;甲先后经过A、B两点且OA=AB;乙先后经过C、D两点且所用时间tPC=t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多
B.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快
C.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比CD段重力做功快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分别到达B、D点时重力做功相同
3.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 m用时100 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 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 )
A.电梯对小杰做的功约为3.6×103 J
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
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为1 200 W
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600 W
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 )
A.利用撑竿跳高
B.利用跳板跳水
C.利用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
D.用力蹬自行车上坡
5.如图所示,平地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3 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 )
A.W1
P2 B.W1=W2,P1>P2
C.W1>W2,P16.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
势能
7.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 A”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某架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则该战机(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8.骑自行车的同学停止用力后,从坡顶加速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B.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没有力做功
D.一部分势能转化为动能
9.某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如图所示,发射升空段(OF),发动机点火,导弹以极快的速度穿出大气层升至高空;俯冲加速段(FI),发动机关闭,导弹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巡航阶段(IJ),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可以实现远距离“巡航状态”,最后精确打击目标。下列关于该巡航导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在F点动能最大
B.O点到E点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C.G点到H点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D.G点到H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0.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
A.物体10 s时的速度大于4 s时的速度
B.0~6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
功率
D.0~6 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 s物体所受的拉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1~16题每小题2分,17题4分,共
16分)
11.李明帮张奶奶把10 kg的大米从一楼送至四楼的家中,继续扛着大米水平移动5 m到厨房存放,若每层楼高 3 m,则李明在上楼过程中对大米所做的功为 J,全过程李明对大米所做总功为 J。(g取10 N/kg)
12.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实心球重 20 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实心球下降的高度为2.7 m,用时约0.75 s,则实心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
13.无人机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智能航拍无人机,机身总质量为 2 kg,小李操作该无人机先以
1.2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48 m,接着又以2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80 m,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J,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g取
10 N/kg)
14.如图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端部,然后用手将钢锯条的端部压下一段距离,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 势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同一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15.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由图可知,甲车的功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功率,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
16.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均光滑,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弹簧,其初始位置在C点,现将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然后压缩弹簧至D点后不再压缩。不考虑小球在拐角B处的能量损失和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在D点时的弹性势能。
17.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摩擦发热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能源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通常所说的发电),有效地利用了能量。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f/(×103 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1)汽车刹车时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3)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 N,t=0.4 s时油压制动器还需产生 N的刹车阻力。
(4)在满足(3)的刹车阻力作用下,汽车的行驶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0~0.5 s 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W= J。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7分,第19题8分,第20题7分,第21题4分,共26分)
18.(7分)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g取10 N/kg)
学生 实验 序号 学生的 质量/kg 楼梯的 高度/m 登楼做 的功/J 所用的 时间/s
甲 1 50 3 1 500 5
2 50 3 1 500 8
乙 3 54 6 12
4 54 3 1 620 5
(1)第3次实验乙同学做的功为 J。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和 ,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 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的栏目是 。
(4)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一次是 (选填“甲”或“乙”)做的。
19.(8分)为“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m1=m2h2,所用物块为木块。
(1)本实验研究的是 (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与它的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中小球的速度是指 (选填“即将碰撞木块时”或“碰撞木块后”)的速度;实验(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2)(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 (选填“>”“=”或“<”)W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甲)实验中的小球的动能 。
(3)在(丙)实验中,若木块运动时冲出了水平面,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换用更长的水平面重做本次实验。
(4)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被小球碰撞后将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探究。
20.(7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铝块m1、m2和m3(m1=m2(1)在这个实验中,铝块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块重力势能的
大小。
(2)a、b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比较 两次实验的情况,说明铝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3)铝块落在铁钉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铝块具有 ,铁钉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4)对比a、b、c三次实验,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的是图 (选填“a”“b”或“c”)中的铝块。
21.(4分)小强要把一个大西瓜从一楼匀速搬上二楼,请你帮他选择相应的器材测量对西瓜做功的功率。
(1)实验步骤: 。
(2)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小强对大西瓜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2.(9分)“鲲龙”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最大起飞质量为
53 500 kg,正常的巡航速度为500 km/h,一次能将12 000 kg的水在20 s内吸至4 m高处。(g取 10 N/kg)求:
(1)若火场距离最近的水源地100 km,飞机从水源地巡航到火场至少需要的时间。
(2)飞机的最大起飞重力。
(3)飞机吸水的功率。
23.(9分)一辆轿车的质量为800 kg,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20 min行驶了30 km,轿车受到的阻力为8×102 N。若该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 m2,g取10 N/kg,则在此过程中,求:
(1)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2)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的功。
(3)轿车发动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时间:7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D)
A.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2.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甲、乙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同时到达B、D点;甲先后经过A、B两点且OA=AB;乙先后经过C、D两点且所用时间tPC=t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多
B.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快
C.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比CD段重力做功快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分别到达B、D点时重力做功相同
3.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 m用时100 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 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C)
A.电梯对小杰做的功约为3.6×103 J
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
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为1 200 W
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600 W
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D)
A.利用撑竿跳高
B.利用跳板跳水
C.利用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
D.用力蹬自行车上坡
5.如图所示,平地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3 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D)
A.W1P2 B.W1=W2,P1>P2
C.W1>W2,P16.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
势能
7.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 A”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某架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则该战机(D)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8.骑自行车的同学停止用力后,从坡顶加速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B.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没有力做功
D.一部分势能转化为动能
9.某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如图所示,发射升空段(OF),发动机点火,导弹以极快的速度穿出大气层升至高空;俯冲加速段(FI),发动机关闭,导弹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巡航阶段(IJ),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可以实现远距离“巡航状态”,最后精确打击目标。下列关于该巡航导弹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整个过程中,在F点动能最大
B.O点到E点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C.G点到H点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D.G点到H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0.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
A.物体10 s时的速度大于4 s时的速度
B.0~6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
功率
D.0~6 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 s物体所受的拉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1~16题每小题2分,17题4分,共
16分)
11.李明帮张奶奶把10 kg的大米从一楼送至四楼的家中,继续扛着大米水平移动5 m到厨房存放,若每层楼高 3 m,则李明在上楼过程中对大米所做的功为 900 J,全过程李明对大米所做总功为 900 J。(g取10 N/kg)
12.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实心球重 20 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实心球下降的高度为2.7 m,用时约0.75 s,则实心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54 J,功率为 72 W。
13.无人机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智能航拍无人机,机身总质量为 2 kg,小李操作该无人机先以
1.2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48 m,接着又以2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80 m,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960 J,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12 W。(g取
10 N/kg)
14.如图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端部,然后用手将钢锯条的端部压下一段距离,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 重力 势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同一物体的 弹性形变程度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15.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由图可知,甲车的功率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功率,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5∶3 。
16.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均光滑,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弹簧,其初始位置在C点,现将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然后压缩弹簧至D点后不再压缩。不考虑小球在拐角B处的能量损失和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机械能 守恒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在D点时的弹性势能。
17.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摩擦发热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能源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通常所说的发电),有效地利用了能量。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f/(×103 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1)汽车刹车时机械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D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3)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 N,t=0.4 s时油压制动器还需产生 1.6×103 N的刹车阻力。
(4)在满足(3)的刹车阻力作用下,汽车的行驶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0~0.5 s 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W= 1×
105 J。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7分,第19题8分,第20题7分,第21题4分,共26分)
18.(7分)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g取10 N/kg)
学生 实验 序号 学生的 质量/kg 楼梯的 高度/m 登楼做 的功/J 所用的 时间/s
甲 1 50 3 1 500 5
2 50 3 1 500 8
乙 3 54 6 12
4 54 3 1 620 5
(1)第3次实验乙同学做的功为 3 240 J。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1 和 4 ,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少的,做功越快 。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 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的栏目是 /W 。
(4)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一次是 乙 (选填“甲”或“乙”)做的。
19.(8分)为“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m1=m2h2,所用物块为木块。
(1)本实验研究的是 小球 (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与它的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中小球的速度是指 即将碰撞木块时 (选填“即将碰撞木块时”或“碰撞木块后”)的速度;实验(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速度 的关系。
(2)(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 > (选填“>”“=”或“<”)W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甲)实验中的小球的动能 大 。
(3)在(丙)实验中,若木块运动时冲出了水平面,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换用更长的水平面重做本次实验。
(4)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被小球碰撞后将 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探究。
20.(7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铝块m1、m2和m3(m1=m2(1)在这个实验中,铝块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 重力势 能转化为动能,可以通过观察 铁钉进入泡沫的深度 来比较铝块重力势能的
大小。
(2)a、b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铝块质量相同时,高度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比较 a、c 两次实验的情况,说明铝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3)铝块落在铁钉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铝块具有 惯性 ,铁钉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 的作用。
(4)对比a、b、c三次实验,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的是图 b (选填“a”“b”或“c”)中的铝块。
21.(4分)小强要把一个大西瓜从一楼匀速搬上二楼,请你帮他选择相应的器材测量对西瓜做功的功率。
(1)实验步骤: ①用台秤称出该大西瓜的质量m;②用卷尺测出一楼到二楼的高度h;③用秒表测出把大西瓜匀速从一楼搬上二楼的时
间t 。
(2)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小强对大西瓜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 P=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2.(9分)“鲲龙”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最大起飞质量为
53 500 kg,正常的巡航速度为500 km/h,一次能将12 000 kg的水在20 s内吸至4 m高处。(g取 10 N/kg)求:
(1)若火场距离最近的水源地100 km,飞机从水源地巡航到火场至少需要的时间。
(2)飞机的最大起飞重力。
(3)飞机吸水的功率。
解析:(1)由v=可得,飞机从水源地巡航到火场至少需要的时间t==
=0.2 h=720 s。
(2)飞机的最大起飞重力
G=mg=53 500 kg×10 N/kg=5.35×105 N。
(3)飞机对水做的功
W=G水h=m水gh=12 000 kg×10 N/kg×4 m=4.8×105 J,
飞机吸水的功率P===2.4×104 W。
答案:(1)720 s (2)5.35×105 N (3)2.4×104 W
23.(9分)一辆轿车的质量为800 kg,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20 min行驶了30 km,轿车受到的阻力为8×102 N。若该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 m2,g取10 N/kg,则在此过程中,求:
(1)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2)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的功。
(3)轿车发动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解析:(1)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即F=G=mg=
800 kg×10 N/kg=8 000 N,
轿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四个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之和,即S=4×
0.02 m2=0.08 m2,
根据压强公式,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1×105 Pa。
(2)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牵=f=8×102 N,
轿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为
W=F牵s=8×102 N×30×103 m=2.4×107 J。
(3)轿车行驶的时间为t=20 min=20×60 s=1 200 s,
轿车发动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P===2×104 W。
答案:(1)1×105 Pa (2)2.4×107 J (3)2×104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