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单元】中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46张PPT) 【备考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大单元】中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46张PPT) 【备考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2 15: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大概念:救亡图存的艰辛历程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2022版课标要求
1
单元知识结构
2
历史时序
3
大单元知识点梳理
4
大单元建构
5
中考真题演练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民族抗战
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
2.局部抗战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内容概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国共关系由对立走向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互配合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课时关系梳理
阶段特征
1931年9月18日
1936年
12月
1937年
7月7日
1937年
8月
1937年
9月
1937年
12月
1938年
3—4月
1938年
6—10月
1940年8—12月
1941年
12月
1945年
4—6月
1945年
9月2日
十四年抗战开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全民族抗战开始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太平洋战场形成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九一八
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
大屠杀
中共七大
日本签署
投降书
1929年
1939年9月
1945年9月2日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3年
经济
大危机爆发
1936年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淞沪会战开始
台儿庄
战役
第三次长沙
会战开始
武汉
会战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十四年抗战
进程
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世界
日本侵略进程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
1942年1月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5月8日
德国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37年
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日本为转嫁
危机
标 志
历史时序
壹 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
时间 地点
背景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1)对中国: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②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对世界: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史料学史
结合材料回答,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什么样的行为。
控诉了日军占领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野蛮的侵略行径;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方针,命令东北军撤到山海关内,导致了东北广大地区的沦丧。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华北危机
影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危险
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下半年
概况: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时间:1935年12月9日
口号:北平学生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华北危机与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
赵登禹
(1898—1937)
佟麟阁
(1892—1937)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可耻。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佟麟阁
1937年7月7日
北京卢沟桥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炮轰我军防地。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牺牲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性质
结果
影响
相似点 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在东北实施殖民统治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标志着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都是日本蓄谋已久和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异同比较
南京大屠杀
被定格的罪恶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认识: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贰 局部抗战
(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杨靖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我那衰老的爹娘……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歌曲《松花江上》
东北军将领马占山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蒋光鼐(nài)
蔡廷锴(kǎi)
九一八事变后,为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蔡廷锴、蒋光鼐领导中国驻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日本被迫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
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
知识延伸
叁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时间:
人物:
概况:
中共态度:
结果: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参加谈判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张学良(1901—2001)和
杨虎城(1893—1949)
史料学史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影响?
追求: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国共第二次合作
时间:
概况:
意义: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国共合作宣言》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逐步上升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华民族在危机面前作出选择。共产党人肩负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面对着亡国灭种之境的时候,民族革命便成为一种主要矛盾。于是而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由此,经历了十年国内战争的厮杀之后,国共两党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外御其侮而停止兄弟阋于墙……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结合相关史实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国共两党是如何
“为了外御其侮而停止兄弟阋于墙”的?
史料学史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改编,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击对手
军队名称变化
知识延伸
日本
国民党
美国为主“联合国军”
国民党
八路军、新四军
肆 全民族抗战
战役 概况 影响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
时间:1937年8月
人物:姚子青、谢晋元
结果:上海失陷
时间:1938年3月
人物:李宗仁;结果: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时间:1938年6月
大捷:江西万家岭大捷
结果: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破灭,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时间:1941年12月
结果:胜利
国内: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国际: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正面战场的抗战
淞沪会战示意图
姚子青
谢晋元
上海四行仓库旧址
战役与发展 概况 影响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下半年
背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人物:彭德怀;目标:破袭交通线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时间:1937年9月
人物: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第115师
结果:胜利
建立:延安,敌后战场战略总后方
发展:人民游击战争
建设:建立并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百团大战示意图
毛泽东《论持久战》
发表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1938年
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增强了全国人民
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牺牲
国民党三十三军团上将张自忠壮烈牺牲
日军陷入人民
战争的汪洋大海
左权
张自忠
全民族抗战
广大妇女
青年学生
文艺界
海外华侨
共产党
国民党
知识延伸
国共关系梳理
第一次
国共合作
第一次
国共对立
第二次
国共合作
第二次
国共对立
1924
国民党一大
1927
蒋介石
反革命政变
1937
国共合作
宣言发表
1946
国民党全面
进攻解放区
1949
解放战争
胜利


北洋军阀
基本推翻
十年内战
日本趁机侵华
团结抗日
反侵略胜利
内战爆发
台湾至今分裂
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俱伤
伍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①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共和人民指明了战后方向
1945年4至6月
陕西延安
中共七大
概况:
加速投降的因素:
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①国际:德国投降;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陷入困境;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了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②国内: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归祖国
日本投降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史料学史
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①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
②中国共产党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③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
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准备。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洗刷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耻辱;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保全了中国的国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恢复了卢沟桥事变时的国土,而且收复了九一八事变后为日本占领的东北和热察,以及甲午战争后为日本强割达50年之久的台湾及附近岛屿。抗日战争的胜利挽救了危亡的中华民族,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促进了整个民族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扫百年来对外战争中国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成为百年来无数次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影响: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②中国国家主权得到一定的收复,取得了在国际社会的平等地位;③收复失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归祖国;④参与国际事务,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际地位实现“三级跳”的原因。
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知识延伸
时间 日本陆军师团总数 在中国师团数 在南太平洋师团数
1937年 24 21 /
1938年 34 32 /
1939年 41 34 /
1941年 51 34个师团,44个旅及旅团 10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作用: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了大批的日本陆军主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伟大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杨靖宇
赵登禹
佟麟阁
姚子青
谢晋元
左权
张自忠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积极向榜样学习,汲取英雄的力量,在追思先烈的同时自我锤炼,才能不辜负时代的托付与期待。踏着先辈的足迹,当代青年唯有步履不停、不断奋进,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英雄业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向以下人物学习?
家国情怀
合作探究
大概念:救亡图存的艰辛历程
民族危机的
逐步加深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抗战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正面会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
日本投降(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局部抗战
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努力
全民族抗战
重要 保障
成果:中国牵制了大部分日本陆军,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相互配合
大单元建构
抗日战争的特点:历程艰难、时间长、民族损失和牺牲大
1.(2024·河北)下面是《同胞快醒》的歌词。该歌词意在(  )
A. 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
B. 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
C. 呼吁广大军民,驱逐日寇
D. 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
C
同胞快醒
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
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
惨无人道,乱放无情弹。
死伤逃避,无辜多被难。
妻离子散,心伤肠断,毫无抵抗,尚被摧残。
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
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
中考真题演练
2.(2023·浙江宁波)“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这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对自己的评价。周恩来则称张学良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因为“这件事”的和平解决促成了(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
事件是西安事变
3.(2024·重庆)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例如减租的办法是把农民交给地主的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这一举措( )
A. 消灭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 标志着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立
C.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使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C
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2024·山东菏泽)下图是“图说历史—抗日战争”展览活动中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 全民族的抗战 B. 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
C. 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 D. 海外侨胞的输财助战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战斗
被服厂工人为部队赶制夏装
海外侨胞捐款购置飞机
A
5.(2024·山西)数据分析是历史学习常用的重要方法。小华同学收集了一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A. 全民族团结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援助
C. 中国抗战是近代以来抗击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 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D
展现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6.(2024·湖北节选)【青年与时代】(9分)
抗日战争时期 发出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到延安去”成为当时一切怀抱救国理想的知识青年的共同选择。
(2)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到延安去”的原因。(4分)
【答案】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一系列成果,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广大知识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希望投身于革命事业。(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