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
——大概念:多元文明,交相辉映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2022版课标要求
1
单元知识结构
2
历史时序
3
大单元知识点梳理
4
大单元建构
5
中考真题演练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河文明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内容概述
第1课 古代埃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3课 古代印度
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先后步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
经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
课时关系梳理
阶段特征
多元性、共容性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雅典通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到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达到鼎盛。
公元前509年,以罗马城为中心,罗马共和国建立起来。罗马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到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古希腊和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洋文明
单元内容概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政治:古希腊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古罗马创造了辉煌的法制文明。
文化:古希腊罗马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课时关系梳理
阶段特征
影响
文化成就
文化成就
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
509年
2世纪
4世纪末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雅利
安人
侵入
印度
希腊
城邦
出现
佛教
创立
亚历
山大
东征
开始
罗马帝国
进入黄金
时期
罗马
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公元前
334年
476年
古埃及
初步实
现统一
伯里
克利
主政
雅典
罗马
帝国
分裂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西罗马帝国
灭亡
中国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前1046年
西周建立
约前1600年
商朝建立
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前770年
前356年
229年
前221年
商鞅变法开始
秦统一
中国
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历史时序
壹 大河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神奇的北纬30°
北纬30度附近,气温温和
大河附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有利于定居以及发展农业
公元前3500年左右
出现小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初步实现统一
经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
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公元前525年
波斯帝国吞并埃及
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示意图
发源地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______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统一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国王称为“法老”
代表 成就 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文字:象形文字
天文学:太阳历
医学:解剖医学
地位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古埃及
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
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铭文
古埃及象形文字对照表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最初的象形文字,源于对自然现象、物体形态、动植物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直观描绘。这些符号最初可能是为了宗教仪式、纪念物标记或简单的记事目的而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备的文字系统,能够记录复杂的概念、叙述事件和表达思想。
其他成就
太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尼罗河开始涨水,古埃及人据此制定了一年365天的太阳历
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数学
医学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产生小国
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出现小国
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约公元前3500—前539)
“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
发源地 两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发展 高峰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代表 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
其他 成就 阴历;60进制计数法;空中花园;楔形文字等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
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思想
象征权利与正义的权杖
汉谟拉比复原像
目的: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意义:
内容
(3)活跃的商品经济: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1)严格的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第一九五条 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 ——《汉谟拉比法典》
(2)发达的奴隶制度:①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第二三七条 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汉谟拉比法典》
其他成就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阴历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
60进制
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
空中花园
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
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约前324年—前187年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文明鼎盛,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187年后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文明衰落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不可接触者”——贱民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掌管祭祀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在社会上被歧视和凌辱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佛教
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像
佛教教义
忍耐顺从
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支持
中亚
中国
古代印度(公元前
3世纪)
锡兰
朝鲜
日本
越南
东南亚
佛教传播路线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佛
教
与
中
国
玄奘取经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西天:古印度
经:佛经
古印度是佛教起源地
知识延伸
贰 海洋文明
希腊城邦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古代希腊示意图
出现时间:
公元前8世纪
地理环境:①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②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斯巴达
雅典
古希腊
特点:①小国寡民;②城邦居民分为公民、非公民(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二者界限分明
社会结构: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为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雅典的民主政治
奠基:
公元前6世纪,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建立了民主政体
高峰: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伯里克利
(约公元前495—前429)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概况:
扩大公民权利
公民大会
轮番而治
建立津贴制度
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实质:
奴隶制民主政治
积极性:能激发公民群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
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影响
法国大选
英国议会厅
法庭陪审团制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讲
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局限性:①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政治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②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容易使民主成为野心家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暴民政治
史料学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局限性?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先后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埃及,后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他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疆域
印度河
流域
中亚
埃及
希腊
统一希腊全境
横扫中东地区
占领埃及
荡平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军队开到
印度河流域
作用
积极:①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埃及亚历山大城堡
土耳其士麦那
叙利亚的亚历山大城
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罗马城邦时期
罗马城邦兴起
公元前1000年左右
罗马
共和国建立
BC
509年
颁布《十二铜表法》
BC450年左右
罗马共和国时期
征服
意大利半岛
BC3世
纪初
成为地中海地区霸主
BC2世
纪初
斯巴达克起义
BC73年
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
帝国
BC27年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
2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4世纪末
西罗马帝国
灭亡
476年
古罗马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罗马城邦
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兴起于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罗马城的象征
罗马共和国
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共和国示意图
政治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保民官
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否 决
主持日常政务
平民选出
否决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实质:奴隶主贵族政治
征服与扩张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64—前146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影响:①积极:使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②消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充满着冲突和暴力,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文学与雕塑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神人同形同性:神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文学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
《掷铁饼者》
反映了古希腊崇尚人体美,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建筑
古希腊建筑
特点: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遗址
古罗马建筑
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代表: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等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引水道工程
罗马万神庙穹顶
凯旋门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
(1)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2)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3)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奠定了动物学基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至理名言
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科学与理性的追求
罗马法学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成
《罗马民法大全》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世纪中
公元前5世纪中
公元3世纪末
公元7世纪
罗马法学系统
万民法
经济法
众多法律概念
体现了古罗马具有法治精神
①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调解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②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二铜表法》
颁布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
内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意义:
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①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保障了平民的利益);
②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
公历
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凯撒的宗族名
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主要代表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 古希腊、古罗马
生存环境 文明依靠大河的灌溉和雨水进行农业生产和生存 文明依靠海洋贸易和手工业为生
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通常比较集中,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农村地区 比较分散,往往由许多小国或城邦组成,没有明显的主导中心
文化特征 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秩序 更注重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竞争,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
异同比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
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
古代中国:甲骨文、青铜器等
古希腊:希腊城邦(小国寡民)、雅典民主政治
古罗马: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荷马史诗》、雅典帕特农神庙、古希腊哲学、《十二铜表法》、公历等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丝绸之路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征服与扩张
大概念:多元文明,交相辉映
大单元建构
1.(2024·广东)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A. 城邦体制成熟 B. 实行民主政治
C. 神权色彩浓厚 D. 采用奴隶制度
C
早期国家 统治手段
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认为是神意
美索不达米亚城邦 制定法典;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
中考真题演练
2.(2024·福建)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国王权力至上
B. 法律体系完备
C. 军事实力强大
D. 医学成就辉煌
A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3.(2024·安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B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巴比伦
①
②
③
④
古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印度
古希腊、罗马
4.(2024·山西晋中)古希腊文明经历了“城邦”这一阶段。下列说法反映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 中央集权
B. 自给自足
C. 小国寡民
D. 民主政治
C
体现了希腊城邦规模较小、人口少的特征
5.(2024·重庆)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 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 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D
6.(2024·江西)柏拉图认为,古埃及人的激情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富饶,他们没有希腊人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埃及建立种姓制度
B. 埃及法学系统完整
C. 希腊发展海外贸易
D. 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