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3: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江苏民歌)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茉莉花》,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柔美、委婉和细腻。
2、通过欣赏三个不同地域的《茉莉花》,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等
不同,音乐的旋律和表现风格也不同。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3重点难点
1、体会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柔美、委婉和细腻。
2、体会不同地域的《茉莉花》存在的共性与个性。
4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茉莉花》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六年级学生对改编过的《茉莉花》有所了解,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以大家熟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导入新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欣赏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河北、东北民歌《茉莉花》,并通过聆听与之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的认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并告诉学生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6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
(老师事先在教室内喷上茉莉花味空气清新剂。)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活动2【导入】二、 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经过改编的乐曲。听一听,看谁能说出它的曲名?
课件:播放萨克斯演奏改编的《茉莉花》
师:好听吗?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
生答:《茉莉花》
师:你真厉害!
2、你们见过茉莉花吗?想不想看?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茉莉花的图片。
出示课件:茉莉花大幅照片并配乐。
师:茉莉花美吗?香吗?
生:从外形、香味等方面来讨论。
师:你们真棒,其实我们教室现在就弥漫着茉莉花的淡淡幽香,来,大家做一个深呼吸,闻到了吗?
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传唱着
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出示课题:芬芳茉莉
活动3【讲授】三、新课学习
1、赏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学生回答问题。)
课件: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2、轻唱。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唱一唱?
课件:《茉莉花》曲谱。(师钢琴伴奏,生唱歌词。)
3、比较异同。
(1)、看样子,大家对这首《茉莉花》是很熟悉的。其实,这首《茉莉花》是根据另外
一首也叫《茉莉花》的民歌改编的。想不想听听改编之前的《茉莉花》?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两首《茉莉花》给你的感觉是否一样?
课件:江苏民歌《茉莉花》音响
这样,老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分组讨论一下。
分组讨论。
(生回答问题,反馈讨论的结果。)师在听的时候注意抓住以下几点关键词:节奏、方言、流行、民族、情景……
(2)、好了,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这两首《茉莉花》的主题旋律,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出示两首《茉莉花》的主题旋律。
(师边打拍边唱简谱,生跟唱两句歌词。)
(3)、大家刚才又重温了两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谁来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同学们从节奏、旋律上来分析!
(补充问题:从学生回答的答案中提问。)
例如:为什么婉转?细腻?柔美?——你能唱一唱吗?——分析……
(生回答。)师抓住几个关键词:节奏的疏密、流行与民族、抒情与欢快……
(4)、(师生共同来总结):①、第一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稀疏,速度较慢,因此更为平缓、抒情,加进了流行音乐的要素;而第二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紧密,速度较快,因此显得更为流畅、欢快,更为民族一些;②、从歌词方面来看,第一首夸茉莉花的美比较直接,而第二首是通过对比来夸,显得比较婉转;③、第一首多为一字一音,而第二首多为一字多音(举例说明),刻画出旋律的细腻、柔美。
板书:婉转、细腻、柔美。
4、歌唱。来,大家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唱唱这首改编之前的《茉莉花》。
课件:《茉莉花》曲谱。(师钢琴伴奏,生用普通话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5、学方言。接下来老师再提一个问题:
假设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你们说怎样来区别他是来自哪儿?
哎,对了,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就行了。
(生学说全国各地的方言。)
……
好了,还有的,咱们以后再交流。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原汁原味的《茉莉花》,
你能不能从方言上来区分这首民歌是来自哪个省的?歌中有哪几个字与咱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
视频:江苏民歌《茉莉花》(江苏方言版)
(生回答,师总结:这首歌里有这些字与我们的普通话不同。)课件:满、开、不、我、戴……
学用方言唱。怎么样?大伙儿也来学着唱一唱!
老师唱第一段,学生唱第二段。
(生自由活动,模仿方言《茉莉花》)
7、欣赏江南水乡图。刚才我们所学的方言其实就是江苏省的方言。板书:江苏民歌
俗话说:“宁听江苏人吵架,不听浙江人说话。”江苏人说话、唱歌都是很温柔的,跟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请欣赏:江南水乡图
⑴、猜出来了吗?有什么特点?带有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韵味。
⑵、江苏地处长江下游平原,这里千里沃土、遍地蚕桑、稻花飘香、河道纵横、鱼虾满仓,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引得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梦牵魂绕,也留下了不少赞美江南风景的经典诗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等等。(此步骤可省)
8、再次演唱。大家能不能带着江苏民歌婉转、细腻、柔美的特征再来唱一遍《茉莉花》?齐唱第三段。
(师钢琴伴奏,生带着感情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第三段。)
9、欣赏东北、河北两个版本的《茉莉花》。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
视频: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东北《茉莉花》可伴着音乐拍手打拍子)
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生答,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那河北民歌呢?
(生答,师总结:河北民歌语言朴实、音调明快;旋律高亢)
10、比较并填空。(三个地区的《茉莉花》)
在地图上标出三个地区的大概位置。(提示:绿色线条为我国的两大河流)
活动4【讲授】四、拓展延伸
1、介绍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特》。
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地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流传得最广,也最久。早在18―19世纪就已经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 《图兰朵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说到《图兰朵特》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课件)传说14世纪中国元朝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特。公主在北京紫禁城前出示了一张征婚者告示:谁能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即可招为附马,并赢得皇位,否则就要被杀头。许多求婚者都屈死刀下。后来突厥国的卡拉夫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了,决心冒杀头的危险去猜谜语。结果他猜中了三个谜语,可是,公主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很慷慨地来帮她,如果公主在天亮之前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她的谜语一样被砍头。此夜全城无人入眠,百姓和僧侣们都在祈祷月神,希望图兰朵公主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们的祈祷乐响起来了。
课件:歌剧《图兰朵特》片断《东边升起月亮》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她终于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与王子过上了幸福平安的生活!
简介歌曲的历史梗概。
同学们,传说很感人,音乐更具魅力, 刚刚你们听到的旋律熟不熟悉?正是我们的江苏
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民歌在世界音乐历史上都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么在中国,这首歌曲更是历史悠久,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明朝时期此歌命名为《鲜花调》,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 !
3、闭幕式中国八分钟。
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假如你是一名导演,你将如何把中国几千年的
灿烂文化用几分钟的时间表现出来?
(生讨论,回答。)
我们来看看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仅用了8分钟,选用了哪些内容来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的?
视频:雅典·中国八分钟
师小结:民乐、武术、京剧、以及被誉为“第二国歌”的《茉莉花》。
活动5【讲授】五、结束部分
总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让我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活动6【讲授】板书
        4、芬 芳 茉 莉
            
          婉转
江苏民歌 细腻
             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