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3: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江苏民歌)
1教材分析
“芬芳茉莉,芳香四溢,”民歌《茉莉花》以它优美流畅的旋律,在世界舞台上散发着芳香并传播着友谊。本节音乐欣赏课选取了江苏、东北、河北三首不同地区流传的《茉莉花》
,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学设计理念
在《茉莉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使茉莉花的旋律始终回响在课堂上;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充实丰富。教学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感官欣赏到情感体验,再提高到理性欣赏。通过现代网络媒体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激情和潜能,让所有的学生在美好的音乐中感受音乐,在美的画面中领悟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有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认识与感受下滑音,装饰音,切分节奏,衬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能演唱一两句。
2、通过视听欣赏、模唱旋律、对比分析,主体感悟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南北《茉莉花》的地方特色,及形成不同民歌风格差异的原因。
3、通过聆听与演唱,在熟悉中国民歌并喜爱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进民族自豪感。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江苏、东北、河北三首《茉莉花》在旋律、节奏、速度、歌词等音乐要素方面所体现的的不同的音乐风格。能演唱其中的一两句。
教学难点:
对音乐作品共性与个性的把握与区别。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赏导入
板书课题:芬芳茉莉
师:孩子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看大屏幕(播放茉莉花图片)这是什么花呀?美吗?看着这么美丽的茉莉花的图片,你想不想听听关于茉莉花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师:这是三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他们分别是江苏、东北、河北地区的茉莉花。
(分别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活动2【讲授】欣赏三首不同地区茉莉花
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童声版)
师:刚才你们听到的三首茉莉花,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呢?(江苏茉莉花)(展示江苏民歌歌谱)我们来听听江苏茉莉花,想想这首歌曲赞美了茉莉花的什么?(播放江苏民歌童声版)
(赞美了茉莉花的香)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样用歌声来唱出茉莉花的“香”?(师范唱这一句)生:(老师把“香、也”唱得很轻巧,)我们一起来接唱一下,老师唱“满园花开”,孩子们唱“香也香不过它”,身体坐直,准备好了吗?我们不仅可以用歌声唱出茉莉花的香,还可以用你的动作来表现。你觉得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我们可以用闻花的动作来表现,用肢体来感受音乐,教师唱,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传达音乐。(可以抽表现的好的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表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的真美!这么美的音乐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再次聆听,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生答)在初夏的早晨,一位少女穿着白色的长裙,走在悠长的小道间,看到美丽的茉莉花,不禁心生喜爱之情,想摘又不舍得,于是步伐缓慢犹豫不决,现在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少女,那么表现你想摘又怕,欲弃不舍的是哪一句呢?一起来学学。孩子们,少女心里很爱花,但是又不能摘,这样的心理活动我们应该是轻轻唱还是大声的唱,(生再唱。)还可以带上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唱一唱。
(江苏方言版)
师:同样是江苏民歌,我们来听听下面的这首江苏民歌与刚刚听到的有什么不同?(播放江苏方言版)(发音不同)。
师: 有谁知道这是哪个地区的语言?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录音运用了江苏扬州的地方语言————吴语来演唱,想不想听老师用方言来演唱,(师范唱)看看是哪些字的发音不相同呢?边听边用笔把不相同的字圈出来(满园、花开、香不过、又怕)南方人说话都讲究温柔如水,尤其是女子,说话要轻而慢,比如歌曲中“满园”说成“”,“我有心”说成是“ ”(师可以教教孩子们发音),孩子们课后可以试着学一学。
其实,《茉莉花》这首曲子在我国清朝的时候就诞生了,那时叫做《鲜花调》,在中国,《茉莉花》不仅在江南地区传播,而且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被传唱,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播放江南风景视频)江苏地处我国江南,接下来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来观赏江南的风景。看看,这里风景优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的就是这里的美丽景色。这里的人说话、唱歌都是很柔的,带有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韵味,所以茉莉花在江苏流传开了,就带有江南的特有的委婉优美,清丽流畅的感觉。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原汁原味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江苏民歌)
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江苏的茉莉花是委婉,秀美的。接下来,咱们来欣赏东北《茉莉花》,想想这首歌曲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欢快)
师:刚才我们讲到民歌的风格会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影响,那么到底东北的民歌是受到了什么影响呢?(播放东北自然环境)东北地域辽阔大多数地区是广袤平原,是自古战争的高发地区,平原和白山黑水之间酝酿了北方人特有的大气豪爽,唱起歌来也是一样的充满着粗犷的气息。东北方言单一,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中对这种方言的运用非常洗练。同样的我们的东北版《茉莉花》也是如此,同样的芳香魅力中却有着气势雄浑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东北民歌二人转《茉莉花》)
请大家再次聆听歌曲,看看东北的《茉莉花》与江苏的《茉莉花》在节奏,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请孩子们听后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并完成手中的表格。同桌之间还可以相互讨论((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这两首《茉莉花》的第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出示两首《茉莉花》主题旋律)。
(师钢琴伴奏,生模唱两句旋律。)(老师指导学生唱旋律,轻声唱,女生用lu唱第一条,要轻柔,男生用la唱第二条要粗旷)
师:大家刚才又重温了两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谁来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同学们从旋律上来分析!(生:江苏民歌委婉流畅,东北民歌铿锵有力)
再看看节奏,抽生拍出两首歌曲第一句的节奏,先拍手(也可以拍击琴凳)引导学生说出第一首歌曲节奏是松紧相间的,第二首歌曲节奏是紧凑的。(先由学生自己拍击,老师指导,学生看老师拍击,再学一学)
现在老师来试着唱一唱,这首东北民歌,同学们听听老师这样唱好不好?(老师不带滑音演唱)生回答不好,为什么?因为老师没有欢快的感觉,到底是哪里没唱好?没有唱出滑音。(生找出滑音的地方)那好老师再来试试,特别注意听滑音的地方应该怎样来表现?(师范唱第一句),抽生模仿学唱,(老师完整的范唱)听老师完整地唱一次,看看这首东北茉莉花的歌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衬词多)孩子们听听衬词最多的是哪一句?(师范唱东北《茉莉花》),最后一句最具有东北特色。最后一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先来唱一唱。(风趣)能不能用你的动作来表现风趣的风格?(完成表格)
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音乐也一样,接下来的这首河北的《茉莉花》也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汲取了地方戏剧《西厢记》的素材,给我们讲述了张生何崔莺莺的美丽的爱情故事。赶快来听听,注意你们的欣赏要求,听出歌曲的情绪,节奏,旋律特点等等。(黑板上完成卡片)(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老师想来唱一句,我想唱最后一句,孩子们看看最后一个字的发音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其实这首歌曲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最后一句采用了吕剧“四平腔”的拖腔,(拖腔很长,不好换气)
活动3【练习】小结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现在老师随意播放一首,你们能快速说出是哪个地区的吗?并且让学生就说出判断的根据。(比如江苏民歌是抒情的,东北民歌是欢快热情的,河北民歌带有拖腔,是明快嘹亮的。)
活动4【活动】拓展
师:(播放幻灯片)孩子们,我们的民族音乐已经走向了世界!我国著名花样滑冰选手申雪和赵宏博把《茉莉花》带到花样滑冰赛场上,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合唱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歌曲《爱的火焰》。看,这就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据茉莉花的曲调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你们听过吗?会唱的可以跟着哼一哼(播放《茉莉花》还不赶快跟着唱一唱。师:孩子们,这些作品成功的在西方故事中融入了我们中华文化精神,此时此刻,你作为一名中国人,有什么感受(生答)?师:我们应当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感到骄傲,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感到自豪。
师:一样的《茉莉花》不一样的风格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地域美,更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他不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没落,它就像是一杯美酒,越品越香,
活动5【作业】结束语
(播放最后一页)同学们,茉莉花是我国民族艺术长河里一颗璀璨耀眼的星。我们期待我们祖国的未来将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发扬光大,让我们再次唱响茉莉的纯洁,茉莉的真诚、茉莉的热忱,愿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的更高更远。齐唱《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