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3: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江苏民歌)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能力目标 :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学会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培养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力。了解《茉莉花》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流传与发展。初步学习用柔美,纯真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歌唱中感受到乐趣 在听、看、唱、学、的学习活动中体验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茉莉花》,体验、发现、表现蕴涵于音乐中美的形象和丰富情感。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特色和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歌曲。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新设计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上以主导策略为主,以自主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为辅。
1、体验性音乐教学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情境体验法)
2、实践活动性音乐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式指导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多媒体教室
2、江苏民歌《茉莉花》音频,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视频,茉莉花图片,萨克斯曲《茉莉花》,2004奥运会闭幕式片段。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歌唱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什么是优美的声音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由于天赋和训练的原因,方法使用和技巧的欠缺,使其表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歌曲所包涵的内容有了一些兴趣,也能从歌唱中体会到乐趣。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 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5教学过程
新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学唱歌曲《茉莉花》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CAI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在干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在闻花香)
2、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闻花香的呼吸方法就是唱歌时呼吸的方法)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那如何来演唱结束句,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呢?
(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
④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导入
茉莉花不但在中国流传极广,深受大家喜爱,在各地生根开花,同时在全世界也有广泛的流传。很多人正是通过这首歌曲,了解并爱上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度的。请大家按分组阅读这段资料,讨论并总结。(出示图兰朵及其作者的介绍)
歌剧《图兰朵特》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作于1926年。作品没写完普契尼就病逝了,歌剧的后部分是由他的学生阿尔芳诺根据他的遗稿完成的。这部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北京的故事,剧中的主人翁图兰朵特是中国元朝的一位公主,她容貌美丽、性情残忍,她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语,猜不中的将被处死。为了使图兰朵特的形象富于东方色彩,普契尼在这部作品里选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歌剧的音乐素材。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作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他一反过去常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剧中有气势雄浑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其中《今夜无人入睡》成为众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唱的保留曲目。普契尼(1858~1924) 意大利作曲家。他的第一部歌剧《曼侬 列斯库》使他名声大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以后他又创作了《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等,成为继威尔第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对20世纪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音乐分析
《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欧洲和美洲。1840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 贝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刊登了这首民歌,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广泛传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中就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音乐素材。以下是在歌剧的第一幕中第一次出现的《茉莉花》主题,是由童声合唱在幕后由远而近地唱出来的。
2、观看视频《东边升起月亮》,欣赏音乐,并和奥运会闭幕式歌曲起先比较,并思考,为什么选用了这首歌曲,而不是原来江苏民歌。
三)欣赏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1、播放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1)感受萨克斯的魅力:音色甜美,音域宽广;
(2)感受乐曲的魅力:洋溢着温暖、亲切的气息;
(3)乐曲曲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他是美国当代萨克斯管演奏家。曲调接近于《鲜花调》,《茉莉花》原名叫《鲜花调》,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
内 容 歌曲演唱 了解歌曲 图兰朵特 萨克斯曲 总分
声音 气息 歌词 背景 流传 发展 作者 故事 旋律 作者 情绪 旋律
自评
小组评
八、帮助和总结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络,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扩了他们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