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3: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欣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使学生们了解彝族的风俗民情,以及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有感情地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生动的表现歌曲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感悟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3教学用具:
钢琴、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活动2【讲授】二、初听范唱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引出课题。
引言: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请同学们可要仔细听。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思考与交流: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
学生活动:彝族
思考与交流:“赶圩”是什么意思呢?“啊哩哩”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讨论“赶圩”、“啊哩哩”的意思
教师活动: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啊哩哩”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就像我们唱歌是常用的“啦┅ ┅” 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教师活动:简介彝族,投影展示彝族的风土人情
活动3【讲授】三、学唱歌曲
教师活动:范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两段
思考与交流:家觉得这首歌曲的节奏怎么样呀?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这首歌的节奏非常欢快、活泼,富有动感
思考与交流:全曲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活动:两个部分。
教师活动:这两部分在音高上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的音调更高一些。
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就分部来学习这首歌曲,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你们能不能随老师的琴声将第一部分的旋律轻声地唱一唱?
学生活动:演唱第一部分旋律
教师活动:纠正:老师把前两小节唱一遍,你们体会一下这两个“啊哩哩”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第一个高,第二个低。并且第一个最后一拍声音一下子挑了上去。
教师活动:你回答的太好了。正是这个上滑音的运用把彝族歌曲的味道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能不能模仿老师来唱一唱? 老师用手势的高低变化指导
学生活动:学唱,“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了啊哩哩”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表现很好,如果声音再轻巧一些就更好了。这样就很有彝族姑娘唱歌的味道了。那要不再随老师的琴声巩固两遍,多多感受一下彝族歌曲的魅力呢?
学生活动:随老师的琴声巩固两遍
教师活动:你看,第4小节有一个什么记号?
学生活动:波音。
教师活动:请学生跟老师来唱一唱。(连教唱两遍)
学生活动:唱波音
教师活动:下面,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唱第一部分。教师弹奏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演唱旋律第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感觉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呢?
学生活动:轻快、跳跃、活泼地 、有弹性地……
教师活动:说的真好,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些情绪有表情地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教师弹奏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学生唱
引言:同学们第一部分学习的那么的棒,相信大家学习第二部分也一定很出色的,那我们就来仔细聆听歌曲的第二部分。播放第二部分
教师活动:这两个乐句的歌词完全一样,你们听出旋律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活动:这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高 第二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低
教师活动:回答的非常准确。那就随老师的琴声将这两句分别练习练习。教师教唱。
学生活动:练习
教师活动: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演唱一下第二部分。大家要注意: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充足饱满。
学生活动:练习演唱
引言: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重点听听彝家姑娘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第二部分的。
学生活动:音调高、欢快、热烈……
教师活动: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彝家姑娘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了彝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你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
学生活动:幸福、美满……
总结:的确。正如歌中第二段唱的那样,“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
教师活动:那你们能不能用这种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呢?教师指挥并弹奏第二部分
学生活动:演唱
教师活动:完整弹奏全曲旋律,并教授学生熟悉歌词。
学生活动: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准确。
教师活动:配唱歌词,随时纠错。然后请学生齐唱歌曲一遍。
学生活动:跟随范唱轻声唱一遍。
教师活动:分组、钢琴伴奏
学生活动:跟伴奏分组、分段演唱
教师活动:同学感觉这歌曲的节奏怎么样啊?你们愿不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赶圩归来的那份快乐呢?
学生活动:愿意
教师活动:那好,彝家姑娘唱,我们就为她们伴奏,好吗?请大家准备好你的双手。
学生活动: 准备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试听同学们知道了 “啊哩哩”的意思,它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就像我们唱歌是常用的“啦┅ ┅” 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只要遇到“啊哩哩”,我们就拍手为它加上“XX X”的节奏,好吗?播放第一段
学生活动:听节奏拍手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节奏感相当不错,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用脚跺出这个节奏呢?播放第二段
学生活动:听节奏跺脚
教师活动:大家的表现棒极了。我们能不能将手脚配合起来再来打一次节奏呢?播放第三段
学生活动:听节奏手脚配合
教师活动: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可以做的这么的好,请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演而鼓掌。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能边唱边跳了,同学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边唱边跳如何呢?下一段,咱们只要遇到“啊哩哩”,就边唱边动起来,好吗?播放第四段
学生活动:听节奏,边唱,边跳。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第一次和彝家姑娘合作,就配合得这么默契。
活动4【活动】 四、教学延伸
教师活动:1、其实《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有许多不同的演唱方法,有民族唱法的,有通俗唱法的,还有摇滚唱法的,我们学习的是童声唱法的。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咱们学了彝族的歌曲,再去了解了解彝族的舞蹈吧。我们一起来欣赏舞蹈《诺苏惹》。
学生活动:倾听歌曲,欣赏舞蹈,感受彝族的歌舞文化,交流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