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市场
1设计理念
1.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生活。
2.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是一节器乐欣赏课,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2教材分析
《波斯市场》是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的一首具代表性的管弦轻音乐,副题为“表现场面的间奏曲”,是一首描绘性极强的管弦小品。它描绘了一位美丽端庄的公主在侍从的簇拥下经过波斯市场的所见所闻,透过音乐形象地表现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
因此我抓住这条线索,以公主的见闻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这既是对波斯市场的一种了解,更是对这五个主题的鲜明记忆。在主题记忆的过程中借助听辨乐器音色、对比力度、创作节奏、借鉴流行歌曲旋律记忆等手段,让音乐更清晰,更加通俗易懂。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欣赏和模仿的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对流行音乐也有一定的感知力,但是对于交响乐中的一些音乐要素对音乐审美的作用还不是很敏感,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审美情感教育的“导游”,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这批六年级学生是我一手带上来的,我对他们的音乐能力也比较了解,学生对音乐各要素还是比较关注的,但是想象力还欠佳,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抓住流行歌曲的魅力作为导入,激发兴趣;设计多维的体验活动,激发欲望;挖掘丰富的资源,内化情感,让孩子们尽情畅游在音乐的想象海洋中。
4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波斯市场》,听辨各乐器音色,感受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喜爱管弦乐的兴趣。
过程和方法:
通过聆听主题、模仿动作、对比力度、合作创编等手段,记忆《波斯市场》各音乐主题。
知识与技能:
1. 能基本辨别短笛、竖琴、铜管乐乐器的音色。
2. 能抓住力度、速度、音色、织体等音乐要素进行个性化音乐情境想象。
3. 能基本理解标题音乐的含义。
5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基本听辨各主题,了解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运用各音乐要素,进行音乐联想。
6教学准备
多媒体 钢琴 打击乐器
7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一、聆听S.H.E的流行歌曲《波斯猫》进教室,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以流行音乐引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又是对乞丐的主题提前感知和聆听。)
二、简单介绍波斯相关文化
导语:波斯这个曾经存在历史上的帝国,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这里生产石油、宝石、香料和名刀。波斯人擅长建筑,绘画,制毯合烧瓷。男人穿长衫、肥大长裤,缠头巾,依照头巾的颜色和样式,可知其人的社会地位和籍贯。妇女外出时穿灯笼裤和黑长袍,公元前2世纪,由于丝绸之路的盛行,波斯开始富裕起来。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相关背景,利于学生产生联想进行聆听。)
活动2【活动】感知各主题
三、熟悉公主主题
(设计意图:首先感知公主的主题,然后整课以公主的见闻为线索,进行聆听)。
1.初听公主主题,感受音乐情绪。(轻柔)
2.复听音乐,听出竖琴的音色。
3.随音乐画旋律线,画出公主的头像。
设疑:那你觉得这样的音色是在告诉我们是谁来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准备好你的画笔。
板书展示:
4.跟钢琴哼唱公主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主题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5.复听音乐,听一听主题出现的次数,并感受力度变化。
板书:4 渐强
过渡语:在这一天,优雅的公主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个市场,也想目睹这热闹的景象,让我们随着公主一起去听听看看吧!
四、分段聆听《波斯市场》,提示各段的描写内容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抓住每个主题主要的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来分析,想象音乐情境,培养学生的个性音乐想象力。)
(一)A段—骆驼商队
1.初听音乐,感受力度变化。
设疑:首先你听到的音乐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抓住力度要素,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
2. 再听音乐,听辨乐器,产生联想。
小结:由短笛吹出旋律,由弱到强的力度,轻快地旋律渐渐形成市场热闹的场面,还可以听到骆驼的铃声,骆驼商队来到市场。
3. 选择乐器给音乐伴奏,如铃鼓。(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
(二)B段—乞丐的悲歌
过渡语:商人出现在这个市场里,你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场景吗?
预设1:很热闹……
预设2:到处都是买卖的景象……
设疑:让我们到音乐中去找一找答案,你听到了怎样的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风格。
预设1:低沉有力的
预设2:由男人唱的
预设3:歌词好像都差不多的……
2.再听音乐,感受力度的变化,猜想群体。
3.跟琴尝试唱谱,力度渐强。
4.学习流行歌曲《波斯猫》动作进行律动。
过渡语:你对这个音乐熟悉吗?这是给人印象极深的音乐。这段旋律就是被流行音乐《波斯猫》所采纳的。让我们也跟着SHE来舞动一下吧!
(设计意图: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音乐,并且与音乐主题相结合,加深印象。同时能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模仿和即兴创编,参与音乐的表演。)
(三)D段—魔法师和玩蛇人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速度和形象,生大胆联想。
2.再听,给音乐伴奏。
如||:0 0 | xx x | 0 0 | xx x |0 0 | xx x | 0 0 | 0 0 :||
过渡语:你能给音乐加上合适的伴奏,给这些表演者一些鼓励吗?
3.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氛围,想象情境,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联想。
4. 随音乐表演吹笛舞蛇。
(四)E段—酋长的行列经过市场
1.初听音乐,听辨乐器,感受音乐氛围。
2.出示铜管乐器图片,想象音乐情境。
引导:只要能感受到音乐的雄壮性和整齐性就可,人物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不一定要规定教材上的酋长。
3.随音乐做出酋长巡行的行进动作。
(五)B段再现—再度听到乞丐的乞讨声,但在前半段就终止了
1.聆听音乐,感知主题人物。
2.对比主题,结合力度要素想象情境。
生:酋长离开了,乞丐们又开始乞讨了。
(六)C段—公主的旋律再度出现
1.初听音乐,感受力度变化,为什么?。
(七) A段—骆驼商队也渐渐远离
小结:声音由强渐渐地转弱,依稀可听见公主的主题,代表远远地望见公主的身影。最后骆驼商队的旋律也愈来愈弱,队伍愈行愈远。
(设计意图:在熟悉了各音乐主题后,听辨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再次抓住音乐的力度,速度等要素,进行音乐联想。)
五、完整欣赏《波斯市场》管弦乐版,加深印象。
引语:这就是公主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再跟着公主一起回味这热闹的场面。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音乐,对于整曲结构更加清晰。)
活动3【讲授】概念学习
六、简单介绍作曲家和标题音乐
小结:公主将波斯市场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生动地用交响音乐呈现出来,故事主题、情境非常鲜明,并反复着这就是标题音乐。那么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呢?一位英国作曲家凯尔金特,是一位非常擅长创作东方情调的描写音乐。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扩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活动4【练习】拓展表演
七、拓展表演。
分组,选择一段音乐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的能力。)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八、总结下课,作业布置:欣赏现场管弦乐版的《波斯市场》。
活动6【作业】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首先以流行音乐《波斯猫》为呈现,吸引学生眼球。然后先让学生熟悉公主的音乐主题,接下来就是以公主对波斯市场的见闻为线索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教材中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呈现,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标题音乐的概念。
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能力,支持共性,更要关注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抓住某些音乐要素进行适当引导。本节课后我觉得有这些优点:
1.关注音乐,重视能力培养。本课教学我都是直接切入音乐,并且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着音乐要素,引导学生关注、聆听、体验、讨论和探究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注重实践体验,师生互动良好。音乐是感性的艺术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它不是靠说就能学会的,为此音乐学习必须注重实践体验,体验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动,并以此为出发点和重点区安排教学,强调游戏性、即兴性和创造性,让孩子在乐此不疲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和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在本课中我抓住每个场景出现时的最大特点,设置最符合的实践活动,如加入打击乐,学习波斯猫律动动作,拍击节奏,创作情境表演等,都让课堂活跃了起来。
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把全面参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本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魔术师和玩蛇人的这一主题,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想象,我也应尽量扩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想法,而不是拼命往我的思路上来引导,注重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