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村晚》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村晚》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2: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村 晚
导入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诗人简介
南宋诗人、文学家、理学家,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凄美寂静为特点,这首《村晚》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雷震
写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诗人即景而写,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解题
村晚
乡村傍晚。
时间
地点


涟漪
走进生字
走进生字
蛮横
hènɡ
横线

hénɡ
多音字
初读
自由朗读
划分节奏
村晚
宋 雷震
草地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初读
反复朗读
村晚
宋 雷震
草地/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解诗意
陂:池岸。
浸:淹没。
漪:水中的波纹。
翻译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解诗意
归去:回去。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翻译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赏析
自然美景
牧童晚归
村晚
宋 雷震
草地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赏析
“草满”说明节令在春末。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满陂”说明此时正逢多雨季节,水涨很高。
赏析
“衔”字写出了日落西山的状态。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浸”字写出了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情形。
赏析
这两句诗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的出场做铺垫。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赏析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随意自在地坐在牛背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信口”一词展示了牧童的无忧无虑。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牧童悠闲回家,横坐牛背,手握短笛,随意吹奏的画面,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牧童”指的是什么人?
思考
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中发现牧童是什么形象?
思考
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主旨概括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悠闲自在的牧童形象。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
拓展积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牧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板书设计
村晚
草满 水满
山衔落日
横牛背
信口吹
景(美)
人(闲)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