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2: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宋】 苏轼
浣溪沙
诗人简介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广阔,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书法方面,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1037——1101)
诗人简介
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1037——1101)
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春三月他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解题
浣溪沙
词牌名。
初读
自由朗读
划分节奏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初读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小序
小序:一般用来介绍创作背景或创作的时间、地点等。
词前小序,阐述了写作背景,从中可以发现这首词是词人游览清泉寺和兰溪时写的。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小序
到蕲水县的清泉寺游玩,寺面临一条往西边流淌的小溪。
蕲水:在今湖北浠水一带。
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兰溪:河流名。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上阙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到蕲水县的清泉寺游玩,寺面临一条往西边流淌的小溪。
浸:浸泡。
萧萧:这里形容雨声。
暮雨:傍晚的雨。
子规:杜鹃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阕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西:向西流。
白发:代指老年。
赏析
上阙描写暮春时节兰溪雨后的景色。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赏析
下阕词人即景抒怀,阐明人生道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阙:绘景,环境优美
下阕:抒怀,老当益壮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思考
山下溪水潺潺,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经过水的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雨声萧萧,其中还夹杂着杜鹃鸟的啼叫声。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幽雅、洁净、清新的山林雨景图。
2.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思考
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人生就能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体现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苏轼写“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为了表达什么?
思考
苏轼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世人的规劝:不要因为年华老去而暗自神伤,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主旨概括
《浣溪沙》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拓展积累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罗贯中
乐观心态的诗词
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词。
2.收集苏轼的其他词。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