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鱼米之乡”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图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综合思维: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综合思维: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人地协调力: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特征,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自主学习】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 、 、 、苏皖沿江平原、 。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众多, 丰沛, 贯穿其全境,并在上海注入 。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 ,为水运、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读教材P89“长江中下游平原”,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2.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有哪些优势
学习活动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气候区,夏季 ,冬季 ;降水 ,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 ,河网 ,湖泊 ,利于发展 和 。 湖、 湖、 湖和 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3.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 , 丰富,为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示意图”及武汉、南京、上海气候资料图(见课件第8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结合三城市气候资料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有什么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三:“鱼米之乡”
【自主学习】“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 , ,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叶、柑橘和蚕丝等,是我国重要的 生产基地。
2.由于 和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镇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广东 B.山东 C.湖南 D.四川
2.下列平原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松嫩平原 D.鄱阳湖平原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长江中下游的地形以( )
A.平原和丘陵为主 B.平原和盆地为主
C.平原和高原为主 D.高原和平原为主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道路崎岖,千沟万壑
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自主学习】显著的区位优势
巫山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
河湖 水量 长江 东海 水利资源
T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1.水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源等。
2.长江贯通东西,江海相通,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习活动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优越的自然条件
亚热带季风 炎热 温和 丰沛
低平 密布 众多 内河航运 淡水养殖 鄱阳 洞庭 太 巢
优越 资源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
学习活动三:“鱼米之乡”
【自主学习】“鱼米之乡”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鱼米之乡 农产品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达标训练】
1.C【解析】巫山是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线,湖南省位于巫山以东,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珠江流经广东省,黄河流经山东省。
2.C【解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对水土流失和干旱这两个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和淤地坝,通过兴修水利设施,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
3.C【解析】考黄土高原地区山西陕西的特色民居,C竹楼主要在炎热潮湿的云南等地,D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地区游牧民族的民居。
4.A【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巫山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5.A【解析】考察中国主要地形区特点。B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表特征;D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点;C指的是内蒙古高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
1.结合地图,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2.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4.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特征,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欣赏风景视频,感受江南魅力。
同学们,当我们欣赏完文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的时候,你能够描绘出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吗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长江中下游平原,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一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板书)
学习活动一 显著的区位优势
[自主学习]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巫山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 江汉平原 、 洞庭湖平原 、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 长江三角洲 。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河湖 众多, 水量 丰沛, 长江 贯穿其全境,并在上海注入 东海 。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 水利资源 ,为水运、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T ”字型构架,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读教材P89“长江中下游平原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参考答案:水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源等。
2.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长江贯通东西,江海相通,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习活动二 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 炎热 ,冬季 温和 ;降水 丰沛 ,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 000 毫米以上。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 众多 ,利于发展 内河航运 和 淡水养殖 。 鄱阳 湖、 洞庭 湖、 太 湖和 巢 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3.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 优越 , 资源 丰富,为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图”及“武汉、南京和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见课件第8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结合三城市气候资料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有什么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
学习活动三 “鱼米之乡”
[自主学习]“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 土壤肥沃 , 灌溉便利 ,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鱼米之乡 ”。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叶、柑橘和蚕丝等,是我国重要的 农产品 生产基地。
2.由于 人口增长 和 经济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镇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与自然条件,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但在讲解自然条件对农业影响的深度关联时,部分学生理解吃力,说明我在知识细化与深入浅出讲解方面仍需改进。小组讨论 “鱼米之乡” 形成原因时,气氛热烈,但部分小组讨论方向偏离,反映出我在组织引导上的欠缺。课堂练习环节,发现学生对分析题的答题规范和要点把握不准,后续应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同时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
第七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一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鱼米之乡”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图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综合思维: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综合思维: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其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人地协调力: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特征,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堂导入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 、 、 、苏皖沿江平原、 。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众多,____________丰沛, 贯穿其全境,并在上海注入 。
洞庭湖平原
巫山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
东海
长江
河湖
水量
01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气候区,夏季 ,冬季 ;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 , 河网 ,湖泊 ,利于发展_______________ 和 。 湖、 湖、 湖和 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3.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 , 丰富,为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亚热带季风
密布
低平
洞庭
鄱阳
太
巢
众多
资源
炎热
温和
优越
内河航运
淡水养殖
01
三、“鱼米之乡”
东南
不断减少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2.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城镇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农业用地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叶、柑橘和蚕丝等,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01
1.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
2.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活动:探究学习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有哪些优势
01
活动:探究学习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1.结合三城市气候资料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有什么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有什么作用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
01
课堂小结(共21张PPT)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一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
自主·预习案
主题·探究案
进阶·训练案
自主·预习案
知识点一 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 平原、 平原、 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巫山
江汉
洞庭湖
鄱阳湖
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
(1) 贯穿其全境,并在上海注入东海。
(2)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 、 、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字型构架,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江
水运
灌溉
T
知识点二 优越的自然条件
1.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地形: 平原地势低平。
3.河湖: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利于发展 航运和 养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亚热带
长江中下游
内河
淡水
知识点三 “鱼米之乡”
1.农业发展的优势: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 和
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2.我国重要的 生产基地。
稻谷
淡水鱼
农产品
主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及其自然环境
[自主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主题·探究案
参考答案:水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
源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的优势。
参考答案:长江贯通东西,江海相通,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有什么
作用
参考答案: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
[迁移应用]
试从“水运”方面,阐述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沟通了东西交通;支流连通南北,使水运网络范围更广;通航里程长;江海联运,交通便利;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商贸繁荣,货运量大;水运廉价;长江发达而廉价的水运可保证部分货运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探究点睛] 长江显著的区位优势
①资源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位置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对本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1.(教材素材改编)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B.东临渤海和黄海
C.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
D.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
B
进阶·训练案
2.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的“T”字型构架对下列哪一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全流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河流域
C
3.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
C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道路崎岖,千沟万壑
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5.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城市密集,适合发展( )
A.林业、渔业 B.种植业、渔业
C.畜牧业、渔业 D.种植业、畜牧业
A
B
6.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人民勤劳、精耕细作 ②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③科技兴农、优质高效 ④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2024 云南)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夏商时期开始开挖溇(lóu)港建设圩(wéi)田,曾经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渐成为“鱼米之乡”,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统的地区,该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读太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回答7~8题:
7.早期,太湖南岸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落差较大,水流湍急 ④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8.下列关于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优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堤坝挡水,堤上设闸排灌,可做到农田旱涝保收
B.开挖溇塘,可扩大太湖面积,提高太湖蓄洪能力
C.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D.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模式
B
9.长江沿江经济带确定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轴”指长江经济带以“黄金水道”为依托,以下描述能体现
“黄金水道”的有 。
①江阔水深,通航能力强 ②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曲折东流 ③大部分河段终年不冻,可四季通航 ④支流众多,形成纵横广阔的水
运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三峡水利枢纽位于 (填省级行政区域)和湖北省之间,是一项具有 、 、航运、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工程。
D
重庆市
防洪
发电(顺序可互换)
(3)“两翼”分别指上海到云南瑞丽的沪瑞高速和上海到四川成都的沪蓉高速,它们沟通了我国 向交通,与长江干支流一起构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走廊。
(4)下列属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的有 (双项选择)。
A.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科教事业发达
B.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C.长江及沪蓉和沪瑞南北两大运输通道组成了密集的水陆交通网
D.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坦开阔,河网密布
东西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