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选题
1.某种农药千克,加水稀释后,可喷洒公顷菜地,喷洒一公顷菜地需要多少千克农药?下面算式正确的是哪个?( )
A. B. C. D.
2.一条直线上标上了均匀的刻度。若A位置代表的数是2,则B位置代表的数是( )。
A. B. C. D.
3.甲数是 ,比乙数多 ,甲、乙两数之和是( )
A. B. C. D.
4.小宝带了10元钱到文具店买文具,买练习本用了,买中性笔用了,剩下的钱是总数的( )。
A. B. C. D.
5.小明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比做语文作业多用小时,他做完这两种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小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总页数的 .还剩总页数的几分之几没有看?正确的解答是( )
A. B. C. D.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 dm,底边是 d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dm B. dm C. dm D.dm
8.一杯纯牛奶,丁丁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热水。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热水,最后全部喝完。丁丁是喝的纯牛奶多,还是热水多?( )
A.纯牛奶多 B.热水多
C.纯牛奶和热水一样多 D.无法确定
9.一杯纯牛奶,小明喝了 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 杯,就出去玩了。小明一共喝了( )杯牛奶。
A.1 B. C. D.
10.周虹倒满了一杯牛奶,喝了半杯后,又加满了凉开水,拌匀后又喝了半杯。这时周虹一共喝了( )杯牛奶。
A. B. C. D.1
二、判断题
11.一杯纯牛奶,爸爸喝了后加满水,然后,又喝了杯后又加满水。那么,爸爸共向杯中加了杯的水。( )
12.小兔吃萝卜,第一天吃了总数的,第二天吃了总数的,剩下的第三天刚好吃完。( )
13.异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的和作分子,分母的和作分母。( )
14.有两根木头,第一根用去了,第二根用去了米,两根木头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
15.笑笑看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刚好看完这本书。( )
三、填空题
16.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平方米,长是米,宽是 ,周长是 。
17.比吨多吨是 吨,18kg的是 kg。24元是 元的,是2m2的 。
18.陈叔叔要用一罐红色颜料绘制水粉画。他先用去一半,然后用白色颜料兑满,又用去一半,他一共用了 罐红色颜料, 罐白色颜料。
19.一个真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这个真分数是 。
20.一根绳子长m,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这时还剩下m。用了两次还剩下全长的 , 两次一共用去 m。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8÷16= 2.4÷0.2= 5.1÷0.3= 0.63÷9= +=
32÷5= 7÷0.1= 0.12÷0.6= 24÷0.08= -=
22.脱式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五、解答题
23.端午节,学校组织四五六年级进行包粽子传统习俗体验活动,共包了800个粽子,其中四年级包了总数的,比五年级少包,那么六年级包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4.李阿姨在喝一杯美式咖啡,第一次喝了这杯咖啡的,然后用牛奶加满;第二次喝了这杯咖啡的,然后又用牛奶加满:第三次喝了这杯咖啡的,再用牛奶加满,最后把这杯咖啡全部喝完。李阿姨喝的牛奶多还是咖啡多
25.学校举行第二届学生书法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得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6.五(1)班同学去动物园游玩,共用去6个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中饭与休息时间共占,剩下的是游玩的时间,游玩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27.为了在马路人行道上铺设一条盲道,筑路队运来2100块黄色盲道砖。第一天用了这批砖的,第二天用了700块,两天一共用了这批砖的几分之几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千克)
故答案为:C。
求每公顷喷洒多少千克农药,就是把 kg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C
解:=,A位置代表的数是2,据此可以判断图中1大格表示数,
÷4=×=,图中1小格表示,
B位置代表的数是:+=+=。
故答案为:C。
根据题意先判断出图中1大格和1小格分别表示的数,再据此解答。
3.D
-+
=-+
=+
=
=
故答案为:D.
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乙数,用甲数-=乙数,然后用甲数+乙数=甲、乙两数的和,据此列式解答.
4.A
解:1--
=-
=。
故答案为:A。
剩下的钱是总数的分率=1-买练习本用去的分率-买中性笔用去的分率。
5.B
解:列式是: 。
故答案为:B。
他做完这两种作业一共用去的时间=小明做数学作业用去的时间+小明做语文作业用去的时间;其中,小明做语文作业用去的时间=小明做数学作业用去的时间-多的时间。
6.A
1-(++)
=1-(++)
=1-
=
=
故答案为:A.
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这本书的总页数“1”-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的占全书的分率=剩下总页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7.C
解:++
=+
=(dm)
故答案为:C。
等腰三角形两条腰长度相等,把三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三角形的周长。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8.C
解:++=1(杯)
1=1,则喝的纯牛奶和热水一样多。
故答案为:C。
丁丁最后全部喝完,则喝了一杯纯牛奶,喝热水的量=加入热水的量=++=1。
9.C
解:+=(杯)。
故答案为:C。
小明一共喝牛奶的杯数=先喝牛奶的杯数+又喝牛奶的杯数;其中,又喝牛奶的杯数=(杯牛奶+杯水的)的,即一杯牛奶的。
10.C
解:+×=+=
这时周虹一共喝了杯牛奶
故答案为:C。
半杯牛奶的半杯是杯牛奶;周虹先喝了杯后,又喝了杯。这时周虹一共喝了杯牛奶。
11.错误
解:(杯)。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题意知:爸爸第一次向杯中加了杯水,第二次向杯中加了杯水,要把两次加的水合起来即为总的加水量。
12.错误
解:+
=+
=
因为>1,所以第二天吃的一定比总数的少,第三天没有吃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将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计算出来,再与1进行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13.错误
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14.错误
解:因为两根木头原来的长度未知,所以剩下部分无法确定长短。
故答案为:错误。
剩下部分的长度=原来的长度-用去的长度,因为两根木头原来的长度未知,所以剩下部分无法确定长短。
15.正确
解:+ =1,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把这本书看作单位“1”,两天共看的分率=第一天看的分率+第二天看的分率=1,则两天刚好看完。
16.米;米
解: ÷ =(米)
(+ )×2
=(+)×2
=×2
=(米)
故答案为:米;米。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即可。
17.;15;36;
解: + =(吨)
18× =15(千克)
24÷ =36(元)
÷2=
故答案为:;15;36;。
求比一个数多多少,用加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18.;
解:红色颜料:,白色颜料用了罐。
故答案为:;。
先用去一半就是用了罐红颜料。用白色颜料兑满后,罐子中有罐红颜料和罐白颜料;又用去一半实际就是又用去了罐红颜料和罐白颜料。
19.
解:由题意可知,,
,
,
故答案为:。
先求出这个真分数的两个分数单位是多少,即1与 的差就是这个真分数的两个分数单位,再求出一个分数单位,最后用1减去一个分数单位就得到这个真分数。
20.;
解:用了两次还剩下全长的1--=;
两次一共用去:-=(米)。
故答案为:;。
把绳子总长度看作“1”,用1减去第一次用去全长的分率,再减去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用绳子的总长度减去还剩下的长度即可求出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
21.
8÷16=0.5 2.4÷0.2=12 5.1÷0.3=17 0.63÷9=0.07 +=
32÷5=6.4 7÷0.1=70 0.12÷0.6=0.2 24÷0.08=300 -=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2.解:
=3-
=-
=1+7
=8
=-+
=0+
=
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去括号,变成-+,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3.解:
答:六年级包了总数的。
四年级包的占总数的分率+=五年级包的占总数的分率,单位1-四年级包的占总数的分率-五年级包的占总数的分率=六年级包的占总数的分率。
24.解:牛奶:++=(杯)
<1
答:李阿姨喝的咖啡多。
每次喝的分数相加的和就是一共喝的牛奶的杯数,
通过计算可知,咖啡喝了1杯;牛奶喝了杯,咖啡喝的多。
25.解:
=
=
答: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得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获得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单位1=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6.解:1-(+)
=1-
=
答:游玩的时间占。
游玩的时间占的分率=单位“1”-(路上用的分率+吃中饭与休息时间共占的分率)。
27.解:700÷2100==
+=+=
答:两天一共用了这批砖的。
第二天用的块数÷运来盲道砖的总块数=第二天用的块数占总块数的几分之几,第一天用的块数占总块数的几分之几+第二天用的块数占总块数的几分之几=两天一共用了这批砖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