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课件9张 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中图版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7.4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课件9张 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中图版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8:12: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和区域发展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沿江工业地带
【自主学习】沿江工业地带
1.长江干流 ,支流多 ,十分利于长江沿江地带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 。长江水道把 与 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便利的 条件。
2.长江中下游平原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各基地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我国 工业地带。
【合作探究】沿江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分布图”(见课件第5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分析沿江工业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 结合图例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特征及原因。
学习活动二: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自主学习】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 , 便利,沿岸人口 ,城市众多。这些城市各具特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整个区域的发展。
2. 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 东部,历来被称为“ ”。武汉是著名的江城,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武汉港是我国 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 。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3.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里重要的城市有 、南京、合肥、杭州和苏州等, 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4.上海既能辐射辽阔的 ,又有联通全球的世界大港。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得 港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可以把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5. 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6.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 、 、 的区位优势,口岸资源优良,各种交通线密度较高, 紧密, 水平较高。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略图”(见课件第7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2.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江三角洲历来就是一块富庶之地。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
B.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C.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杭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
2.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我国某沿海工业区图”(见课件第5页),回答3~5题:
3.该工业区是(  )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4.该工业区从我国干湿状况来看,属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5.甲铁路线是(  )
A.京九线 B.京沪线 C.沪杭线 D.浙赣线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沿江工业地带
【自主学习】沿江工业地带
东西绵延 南北分布 输出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沿海
最大的综合性
【合作探究】沿江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1.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以及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 武汉附近有铁矿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武汉是以钢铁和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附近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海洋运输从国外进口铁矿石,高校众多,科技支撑力量强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学习活动二: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自主学习】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优越 航运 密集
武汉 湖北省 九省通衢 华中地区 中转站
长江三角洲 上海 上海
内陆腹地 上海港
浦东 浦东新区
通江达海 承东启西 联南接北 国际联系 协同开放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1. 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2.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达标训练】
1.C【解析】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D【解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服务业、交通等方面。
3.C【解析】图中南京、杭州、上海是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由此定位是沪宁航工业基地。
4.A【解析】沪宁航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秦岭淮河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属于湿润地区。
5.A【解析】由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是我国重要的京沪线,熟记我国主要的铁路交通运输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在哪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让我们走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了解它的工业、人口、城市发展情况!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课时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板书)
学习活动一 沿江工业地带
[自主学习]沿江工业地带
1.长江干流 东西绵延 ,支流多 南北分布 ,十分利于长江沿江地带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 输出 。长江水道把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与 沿海地区 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便利的 水运 条件。
2.长江中下游平原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各基地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我国 最大的综合性 工业地带。
[合作探究]沿江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分布图”(见课件第5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分析沿江工业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以及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结合图例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和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的特征及原因。
参考答案:武汉附近有铁矿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武汉是以钢铁和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附近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海洋运输从国外进口铁矿石,高校众多,科技支撑力量强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学习活动二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自主学习]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 优越 , 航运 便利,沿岸人口 密集 ,城市众多。这些城市各具特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整个区域的发展。
2. 武汉 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 湖北省 东部,历来被称为“ 九省通衢 ”。武汉是著名的江城,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武汉港是我国 华中地区 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 中转站 。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3. 长江三角洲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里重要的城市有 上海 、南京、合肥、杭州和苏州等, 上海 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4.上海既能辐射辽阔的 内陆腹地 ,又有联通全球的世界大港。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得 上海港 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可以把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5. 浦东 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浦东新区 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6.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 通江达海 、 承东启西 、 联南接北 的区位优势,口岸资源优良,各种交通线密度较高, 国际联系 紧密, 协同开放 水平较高。
[合作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图”和“‘江城’武汉及上海浦东景观图”(见课件第7页),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2.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在本次教学中,运用图表和案例介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沿江工业地带,人口、城市及区域发展情况,学生对直观的工业分布和城市景象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在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等抽象内容时,部分学生存在困惑,反映出我在复杂知识的通俗化讲解上有待提升。小组合作探讨区域发展问题时,个别小组分工不明确,影响了讨论效果,今后需加强小组活动组织。同时,在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导致重点内容 “区域发展策略” 讲解仓促,未充分展开讨论,应优化教学节奏,确保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理解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
第七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课时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和区域发展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在哪吗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哪?
今天让我们走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了解它的工业、人口、城市发情况!
课堂导入
一、沿江工业地带
1.长江干流 ,支流多 ,十分利于长江沿江地带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 。长江水道把 与 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 条件。
2.长江中下游平原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各基地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我国 工业地带。
 东西绵延 
 南北分布 
  最大的综合性 
便利的水运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沿海地区
输出
01
活动:探究学习
试分析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形平坦
2.气候适宜
3.水源充足
4.劳动力资源丰富
5.市场广阔
6.交通便利
7.科技发达
8.工农业发达,基础好。
01
二、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 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 东部,历来被称为“ ”。武汉是著名的江城,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武汉港是我国 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 ,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3.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 、南京、合肥、杭州和苏州等, 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4.上海既能辐射辽阔的 ,又有联通全球的世界大港。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得 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可以把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中转站 
武汉
湖北省 
  九省通衢 
    华中地区   
    长江三角洲 
 上海 
上海
上海港
内陆腹地
01
活动:探究学习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2.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2.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1.铁路纵横,公路密布,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工商业发达,城镇密集,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临江滨海,地理位置优越。
3.水网稠密。
01
课堂小结(共23张PPT)
第二课时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自主·预习案
主题·探究案
进阶·训练案
自主·预习案
知识点一 沿江工业地带
1.发展条件: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十分利于长江沿江地带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长江水道把   与
   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1)以   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2)以   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沿海
武汉
沪宁杭
知识点二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   省东部,历来被称为
“   ”。武汉是著名的江城。武汉港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凭借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里重要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和苏州等。
湖北
九省通衢
长江三角洲
3.   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   地带和  .
 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的交叉接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   作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4.上海既能辐射辽阔的内陆腹地,又有联通全球的世界大港。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得   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可以把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5.浦东因位于黄浦江的东侧而得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浦东已经建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浦东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上海
长江沿江
东部
沿海
辐射
上海港
浦东新区
6.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1)范围:包括   、   、   和   .
全域。
(2)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加深,   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产业协作愈加密切,传统产业也得到升级改造,正在努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制造业
主题 长江沿江地区地理环境及区域发展
[自主探究]
主题·探究案
(1)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2)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武汉港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凭借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的交叉接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既能辐射辽阔的内陆腹地,又有联通全球的世界大港。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得上海港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可以把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和世界其他
地方。
[合作探究]
(1)据图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以及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结合图例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和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的特征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武汉附近有铁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武汉是以钢铁和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附近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海洋运输从国外进口铁矿石,产品外运,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更进一步]
12月28日上午,2023年第2次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暨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宿州市召开。全面总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工作情况,系统谋划2024年任务安排,进一步推动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走深走实。
分析安徽省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好处。
参考答案: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可以促进该区的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优化;加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推动市场一体化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等等。
[探究点睛]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优势条件
1.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
①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可以沿长江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②西部地区的产品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可以支持中上游地区的发展
④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进阶·训练案
2.据央视网2023年10月12日消息,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关于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
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
B.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下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C.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科技发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
作用
D.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B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D.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
D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城市密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人才依靠大量引进,技术落后 D.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5.武汉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下列关于武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B.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C.我国华东地区的第一大港
D.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
A
C
6.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2024 福建)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读图,回答7~8题:
7.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 )
A.生活成本高 B.生态环境好
C.消费水平低 D.就业机会多
8.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效应明显 ③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④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A
9.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大地的“金腰带”。图1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长江经济带腹地辽阔,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①是   省,②省的简称是   。
四川

(2)完成下面结构图。
参考答案:①平坦 ②缓慢 ③大 ④无 ⑤东
  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图2为某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示意图。
(3)该年长江经济带有   个城市GDP居于我国前10位,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长江经济带北连   城市群,南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与
   经济带交会,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请你结合资料,说出该地发展的优势。
7
京津冀
沿海
参考答案:交通便利;处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会处;区域内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地形平坦,自然环境优越;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