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
综合思维: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南部,濒临浩瀚的 ,大部分区域位于 以南。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相对 ,河网纵横,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曾经是我国著名的 和 的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占比大幅下降, (家禽、瘦肉型猪的养殖等)、渔业占比显著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要,还大量出口 和 等地,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农业基地。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读教材P97图C“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2.判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简答其农业特点。
学习活动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自主学习】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1.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挥 优势和 优势,引进 、 、 等,建立起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是我国著名的 基地。
2.20世纪 90年代后,适逢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机遇发展 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乡村转变为城镇。
3.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 和 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较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 地区。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以 为主的产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医药和汽车等产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支柱产业。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紧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大力发展 。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1.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资料图、地形图(见课件第6页),说明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通过视频了解数字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条件。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D.华侨众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珠江三角洲利用其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据此回答2~4题:
2.香港某公司的技术人员打算到祖国内地就业,考虑就近原则,首选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深圳
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 )
A.东南亚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港澳地区
4.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此类现象反映的是( )
A.农业的发展 B.城镇化的发展 C.旅游业的发展 D.生态环境的改善
5.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
B.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农产品出口创汇少
D.深圳、珠海、汕头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广东 南海 北回归线
平坦
商品粮 热带水果 种植业 畜牧业 东南亚 日本 出口创汇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珠江下游,面向南海,北回归线从其北部穿过。
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学习活动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自主学习】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政策 侨乡 资金 技术 设备 加工制造和出口
世界经济全球化 高新技术
土地 劳动力 内陆 高新技术 数字经济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1.(1)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2)地势相对平坦,河网纵横。(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2.(1)通信基础雄厚。(2)市场规模庞大。(3)高素质人才云集。
【达标训练】
A【解析】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匮乏的地区
2.D【解析】地理位置优势,深圳与香港距离近,且语言(粤语)相同。
3.D【解析】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从香港和澳门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
4.B【解析】20世纪 90年代后,适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乡村转变为城镇。
5.A【解析】B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较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地区。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要,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地,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出口创汇 农业基地。D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1.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播放“大潮起珠江”导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珠江三角洲,了解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
——第五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板书)
学习活动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珠江三角洲位于 广东 省南部,濒临浩瀚的 南海 ,大部分区域位于 北回归线 以南。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相对 平坦 ,河网纵横,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曾经是我国 商品粮 和 热带水果 的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种植业 占比大幅下降, 畜牧业 (家禽、瘦肉型猪的养殖等)、渔业占比显著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要,还大量出口 东南亚 和 日本 等地,成为我国重要的 出口创汇 农业基地。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读教材P97“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参考答案: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珠江下游,面向南海,北回归线从其北部穿过。
2.判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分析其农业特点。
参考答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学习活动二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自主学习]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1.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挥 政策 优势和 侨乡 优势,引进 资金 、 技术 、 设备 等,建立起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是我国著名的 加工制造和出口 基地。
2.20世纪 90年代后,适逢 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机遇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乡村转变为城镇。
3.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 土地 和 劳动力 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较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 内陆 地区。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以 高新技术 为主的产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医药和汽车等产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支柱产业。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紧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大力发展 数字经济 。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1.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资料图、地形图(见课件第6页),说明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1)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2)地势相对平坦,河网纵横。(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2.通过视频了解数字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1)通信基础雄厚。(2)市场规模庞大。(3)高素质人才云集。
本课时利用地图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使学生有了直观认识,但对一些自然条件如何具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分析,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反映出我在知识衔接引导上的不足。课堂上设置的案例讨论,激发了学生兴趣,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关注个体差异,加强引导。同时,在教学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经济发展特色部分讲解稍显仓促,应更合理安排教学节奏,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张PPT)
第七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五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珠江三角洲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
综合思维: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堂导入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南部,濒临浩瀚的 ,大部分区域位于 以南。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相对 ,河网纵横,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 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曾经是我国著名的 和 的生产基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海
北回归线
商品粮
热带水果
广东
平坦
01
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时间 优势条件 经济发展方向
1979-1990年
20世纪 90年代后
近年来
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
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数字经济
著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
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
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阅读课本98页,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色
01
活动:探究学习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1.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资料图、地形图,说明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1)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2)地势相对平坦,河网纵横。
(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01
1.通信基础雄厚
2.市场规模庞大
3.高素质人才云集
活动:探究学习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2.通过视频了解数字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珠三角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条件。
01
课堂小结(共20张PPT)
第五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自主·预习案
主题·探究案
进阶·训练案
自主·预习案
知识点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省南部,濒临浩瀚的 ,大部分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广东
南海
2.自然条件
(1)地势相对 ,河网纵横,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2)气候以 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3.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曾经是我国 和 水果的生产基地。
4.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 农业基地。
平坦
亚热带季风
商品粮
热带
出口创汇
知识点二 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1.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起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市场。
2.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机遇发展 产业和 经济。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紧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大力发展 经济。
高新技术
外向型
数字
主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外向型经济
[自主探究]
主题·探究案
(1)据图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纬度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跨亚热带和热带。海陆位置:位于我国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南临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从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两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自然条件: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交通条件: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往来。
[合作探究]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来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近年来种植业占比大幅下降,畜牧业、渔业占比显著提升,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如何升级
参考答案: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较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地区。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紧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更进一步]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地理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②人文因素:有廉价的劳动力,是著名的侨乡,可以获得侨胞的大力支持。③政策因素:有优惠的政策。④交通因素:珠江口地区优良港口多,交通便利,可以实现江、海、陆、空联运。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B.毗邻香港和澳门
C.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濒临南海
D.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
D
进阶·训练案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相对平坦,河网纵横
B.海岸平直,岛屿众多
C.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热量不足,降水丰沛
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B.种植业占比大幅下降
C.水热充足,有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D.畜牧业、渔业占比显著下降
A
D
4.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我国著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其有利条件有(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5.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此类现象反映的是( )
A.农业的发展 B.城镇化的发展
C.旅游业的发展 D.生态环境的改善
6.(教材素材改编)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条件有( )
①通信基础雄厚 ②市场规模庞大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高素质人才云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D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示意图,回答7~8题:
7.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因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8.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加快消费品产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以加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D.发展采矿业,加大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
C
9.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理特征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
B.区域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C.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D.经济发达,农产品大量进口
D
10.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主要来源占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主要来源占比图
(1)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该地区位于 省南部沿海,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 、 。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下列哪个地区隔海相望 ( )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西亚
(3)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主要来源占比图中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主要来自 地区,该地区引进了大量外资,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和高新科技信息。
广东
广州
深圳
珠海
C
港澳
(4)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很多外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区。请你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答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引进高端人才,改善交通条件,企业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