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019鲁教新版
2019人教新版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1. 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2. 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地 震
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定义及成因
定义:地面震动的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叫地震灾害。
成因:岩层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极限时,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
用橡皮泥和薄板来体验构造地震的原因。
【弹性-恢复】
用手弄弯薄板
松手后恢复原状
【韧性-变形】
捏橡皮泥,松手后保持捏后形状
【脆性-断裂】
使劲掰薄板
发生断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地应力
引起
岩石倾斜或弯曲
地应力
超限
岩石断裂、错位
能量急
剧释放
地震波
传播
地面震动
地震的发生机制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地震构造
震源:地震能量释放的发源地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描述震源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地方。
描述等震线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常,距离震中近,破坏大,等震线上的烈度值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小,等震线上的烈度值低。
探究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衡量指标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它是用“级”来表示的,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震级好像不同瓦数的电灯泡,瓦数越高,亮度越大
烈度好像屋子受灯泡照亮的程度,对同一个灯泡来说,距离越近,亮度越大,距离越远,亮度越小
震级
烈度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度,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震级大,震源较浅,处于震中位置,建筑物防震能力差等
地质灾害
5·12汶川地震
时 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地理位置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震中经纬度
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震源深度
14千米
震 级
里氏8.0级
震中烈度
11度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9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元……这次地震震源浅,破坏力巨大,由于震中及影响区域大部分为高山峡谷,地形切割强烈,地震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链,致使受灾严重的10余县交通几乎瘫痪,居民住所、工业设施、水利设施严重受损。
总结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危害
汶川地震后映秀镇倒塌的房屋
汶川地震后毁坏的道路
震后废墟中寻找亲人
直接影响
①财产损失(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②人员伤亡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危害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
间接影响
②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
③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④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滞后、隐蔽)
地震
堰塞湖
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泥沙、砾石堵截河谷
水位上涨
洪水
地震引发的灾害链条
①地震引发的灾害链条,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5.分布
①全球分布特点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
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
世界地震带与六大板块的空间位置联系?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②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公元前2300年-公元2000年)
台湾
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是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西藏
新疆
青海
云南
四川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思考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2300B.C.-2000A.D,Ms≥4)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我国西部地区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因此地震灾情严重。
我国近年来地震死亡人口是下降的,但经济损失却是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滑坡和泥石流
贰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019年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现场
2010年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现场
滑坡和泥石流是如何发生的呢?二者有什么异同呢?
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滑坡
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形成条件:
①岩体比较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③植被覆盖差的山区
“滑”和“坡”分别指的是什么?
诱发因素:降水、河流冲刷、融雪、地震、工程建设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泥石流
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
①地势陡峻
②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的大量水流
“泥”、“石”和“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滑坡 泥石流
共同点 地形:山地丘陵地区 物质:松散的岩体或土体 不同点 形成的地形部位 滑坡——山地斜坡上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
触发因素 滑坡多样 泥石流必须有水
滑坡和泥石流异同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危害
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015年11月13日,发生在浙江丽水的山体滑坡,滑坡体规模达30余万立方米,27户房屋被埋,21户房屋进水,造成26人遇难、11人失踪。
堰塞湖形成示意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危害
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
2010年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 造成1481人遇难,1824人受伤,284人失踪,损毁房屋307户、5508间,损坏车辆38辆。
2016年9月17日,我国云南元谋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成昆铁路中断。图为抢险救援场面。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危害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危害 破坏房屋、建筑物、农田、交通线,威胁交通安全 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往往与山洪相伴。破坏力更大,甚至摧毁聚落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在中国的分布
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陕
西
甘
肃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读图思考: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原因。
山区面积广
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降水变率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探究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1.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参考旱灾直接引发的灾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发的多种灾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滑坡
海啸
崩塌
泥石流
火灾
水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参照旱灾的灾害链条,完成地震的一条灾害链条。
3.你所在的地区多发哪种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又会引发哪些灾害?请试着画出其中的一条灾害链条。
旱灾
淡水短缺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地震
堰塞湖
滑 坡
洪 灾
活动探究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泥石流
发生规律
分布地区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练习
地震发生较多、震级较大的时段,称为地震活跃期;地震发生较少、震级较小的时段,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读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1-2题。
1.与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相关性最强的是( )
A.板块的生长边界 B.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形破碎的岛屿 D.海陆的连接地带
2.下列关于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因素的
说法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程度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程度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程度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程度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C
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
世界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练习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4.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5.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易发生泥石流
的地区一般( )
①河网密布 ②植被稀少 ③山体较陡 ④降水集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