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2019人教新版
地球的历史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网友评论:
史上最凡尔赛厕所
2021年4月28日,贵州贵阳机场厕所洗手池的化石石板冲上了热搜,经有关专家鉴定,这些化石来自4.39亿年前。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作用?
历史图书馆
Historical Library
拿文字来作个类比。文字和书籍可记录人类历史,其中的一种记录方法是编年体史书,如《资治通鉴》,借助它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历史。
地层和化石示意图
地层和化石是特殊的“书页和文字”,借助于它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定义:地层是指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层
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老
新
沉积岩地层分布特点: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先沉积的层在下(老),后沉积的层在上(新)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注:这是在无强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
定义: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骼与贝壳等。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恐龙蛋化石
|恐龙脚印化石
|三叶虫化石
|植物化石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形成
化石的形成过程
思考
化石和地层的关系?
化石本质上是岩石,属岩层的一部分;
地层本质上是岩石或沉积物的层状组合体。
①死亡
②埋藏
③石化
④出露
易误辨析:沉积地层中一定含有化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化石是生物遗体和遗迹沉积在地层中保存形成的。
只有在沉积地层中才有可能找到化石,但是并非所有沉积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利用化石准确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原始
现代
低级
高级
简单
复杂
生物序列
岩层序列
老
新
(1)图中哪些地层属于同一地层?请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相同地层:A-E-H、B-F、C-G-I、D-J
依据: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化石
活动1:探究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活动1:探究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地点3与B、F同时期地层缺失
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凹陷
气候变迁导致海侵、海退
流水和风力的侵蚀
(3)为什么会存在地层的缺失?
(2)为什么C-G-I地层海拔高度不同?
地层与化石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
石灰岩
页岩
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而成
水体稳定时,水体所携带小颗粒泥沙沉积而成
浅海环境
静水环境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地层与化石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
泥岩石蕨类植物(产地:新疆吐鲁番 时代:距今约2亿年)
温暖阴湿的森林环境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珊瑚礁主要分布地区略图
(1)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2)我国多次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珊瑚化石,请尝试推测喜马拉雅山脉的古地理环境。
低纬度海域
温暖海域环境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一般生长在水温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活动2
地质年代表示意
3.地质年代表——编年体“地球历史书”
自学教材P15第二段正文内容,完成填空。
划分依据和基础:科学家对全球 和古生物 的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明显的
定义:根据 、 、
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
按照 、 、 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
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地层
化石
阶段性
地层顺序
生物演化阶段
岩石年龄
宙
代
纪
3.地质年代表
说明宙、代、纪的时间关系
宙>代>纪
宙
代
纪
地质年代表示意
宙
代
纪
地质年代表的不断修正
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所代表的地质年代在1977年之前称为隐生宙,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与显生宙对应。后来在隐生宙晚期不断发现软躯体动物化石,为部分地层的划分提供了化石依据,“隐身”已逐渐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隐生宙被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太古宙”,并将其上界定为距今25亿年。
1979年,中国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提出的中国地层指南仍将其称为太古代;而1989年底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专业组开会的纪要中,已明确建议改称为太古宙,上界定在距今25亿年。
教材上地质年代的划分来源于国陈地层委员2018年发布的《国际年代地层表》。
思考
拓展阅读
为什么地质年代表处于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中?
基于化石证据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类对地球演化进程的认知越来越准确。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地质年代表示意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生命尚未登场
陨石撞击、熔岩喷发
海陆、大气逐渐形成
大气中的氧气大量增多
出现了蓝藻等原核生物
蓝藻大爆发,释放大量氧气(P16)
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思考
1.在前寒武纪的早期岩层中,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结合所学说一说为什么此时没有生命产生?
2.原核生物演化成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是在什么样的地球环境下发生的?
蓝藻大爆发,释放大量氧气,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原核生物演化成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陨石撞击,火山喷发,地球的早期环境极不稳定
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整体性。
时期 时间 地质 年代 演化特点 地表演化 生物演化 矿产形成
前 寒 武 纪 5.41亿年前,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海陆、大气逐渐形成,缺少氧气;
大气成分发生变化,氧气逐渐增多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蓝藻大爆发
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没有生命
寒武纪
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三叶虫)
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
海洋面积缩小
出现低等陆生植物
鱼类大量繁衍
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
泥盆纪鱼类时代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海陆多次变迁 最终形成联合古陆
气候干旱,水源稀少
出现祼子植物
蕨类植物繁茂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生物大灭绝
思考
1.从鱼类到两栖动物的演化,是在什么样的地表环境背景下产生的?
2.从两栖动物到爬行动物的演化,是在什么样的地表环境背景下产生的?
气候干旱,水源稀少,爬行动物更能适应干燥气候
海洋面积不断缩小
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具有整体性特点,生物的演化是适应地表环境演化的结果。
3.为什么晚古生代能成为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繁茂,为成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时期 时间 地质 年代 演化特点 地表 演化 生物演化 矿产形成
古 生 代 约5.41亿至2.52亿年 早古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晚古生代: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末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
海洋无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陆上低等植物
祼子植物出现
蕨类植物繁茂
古生代
鱼类大量繁衍
中生代也是重要的煤炭形成期
物种大灭绝
恐龙消失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白垩纪恐龙极盛
中后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出现(阅读教材P18)
祼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
被子植物出现
板块运动剧烈
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
时期 时间 地质 年代 演化特点 地表演化 生物演化 矿产形成
中 生 代 2.52亿年至6600万年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是主要成煤期。
末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白垩纪恐龙繁盛
中后期出现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祼子植物
极度兴盛
被子植物出现
中生代
鱼类大量繁衍
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到现在位置
地壳运动剧烈,奠定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中生代也是重要的煤炭形成期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被子植物繁盛
草原面积扩大
气候多次出现冷暖交替变化,目前是温暖期
第四纪人类出现(生物发展史上的飞跃)
新生代
时期 时间 地质 年代 演化特点 地表演化 生物演化 气候演化
新 生 代 6600万年至今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到现在位置
地壳运动剧烈,奠定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第四纪时期,气候多次出现冷暖交替变化,目前是温暖期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被子植物繁盛,草原面积扩大
联合古陆形成
海洋和陆地形成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地表演化
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面貌
蕨类植物
蓝 藻 等 原 核 生 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两栖和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生物演化
矿产形成
成煤时期
重要成矿时期
成煤时期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真 核 和 多 细 胞 生 物
归纳总结:地球演化历程
地球演化的整体性
①原核生物演化成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是伴随着地球大气成份改变,氧气增加而产生的。
方法总结:地球演化的特点
表现:
②动植物由海洋走向陆地是伴随着海洋面积缩小而产生的。
地球演化的整体性
方法总结:地球演化的特点
表现:
地球(生物)演化的延续性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人类
低等陆生植物
蕨类植物
祼子植物
被子植物
鸟类
植物由海洋走向陆地
动物由海洋走向陆地
生物演化由低级向高级,由海洋向陆地
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______增多
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____形成。
联合古陆解体。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原核生物出现。_____能制造氧气。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早古生代,海洋中_____盛行,出现低等陆生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衍,依次进化出_____、爬行动物。_____植物繁盛。
_____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裸子植物繁盛。
_____快速发展,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①蓝细菌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
④
①
⑤
②
⑦
③
⑥
⑧
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文字空白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活动探究一
地质年代表示意
算一算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凌晨4点,海洋中产生了最初的生命——蓝藻。
之后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得很漫长无聊,直到晚上21:14分,多细胞生物爆发式地出现,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22:07分,两栖动物爬上了岸,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了。
23:00,恐龙出现。
23:40分,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23:58:40,也就是1分20秒之前,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
两秒钟之前,直立人学会了用火。
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右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质时期是指 (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第四纪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 )
A.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 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 爬行动物时代 D. 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3.该地质时期 ( )
A. 联合古陆形成 B. 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 重要的成煤期 D. 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练一练
√
√
√
4.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A.寒武纪 B.二叠纪 C.石炭纪 D.泥盆纪
5.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A.高原 B.高山 C. 湖泊 D.盆地
√
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回答4~5题。
√
练一练
6.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宙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7.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出现的地层是
A.元古代地层 B.前寒武纪地层
C.古生代地层 D.中生代侏罗纪地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中有了氧气,才有了生物的发展演化 B.蓝藻属于真核生物
C.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D.目前地球处于寒冷期
√
√
√
练一练
读地层分布图,完成9、10题。
9.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反映浅海环境的地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
练一练
11.四种化石可以推断地理环境,海洋占优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两种化石之间能够体现地球演化规律的是 ( )
A.②→④ B.②→①
C.③→④ D.③→①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完成11、12题。
√
√
练一练
课堂小结
生物演化
地表演化
矿产形成
气候演化
整体性
延续性
2019人教新版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