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2019人教新版
海 水 的 性 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课标要求 ]
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沙丁鱼洄游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海水还有哪些理化性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目 录
contents
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
海水密度
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
太阳辐射
蒸发
热量来源
热量支出
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如何呢?
图3.9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①读图说明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解释成因。
延伸方向: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变化方向:大体沿经线方向变化
规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区获得的辐射量大致相同。
读图思考
1.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低纬
高纬
高纬
海水温度递减
海水温度递减
图3.9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②对比北回归线穿越的红海、波斯湾海区和太平洋内部海区8月表层海水温度差异,推断原因(右图红色框图内的地区)
8月红海、波斯湾海区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太平洋中部海域
海陆位置的影响
读图思考
1.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30℃
<30℃
图3.9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③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图中两条虚线处海水表层温度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差异,并试着推断成因。
图中虚线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地区(温度高)凸起,说明虚线处海洋表层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
推测有寒流流经(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读图思考
1.海水温度的分布
图3.9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④结合所给资料和以前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极端最高气温没有出现在赤道海区?
赤道地区低层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全年多雨,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温差小,且最高温不超过30℃
大气运动
读图思考
1.海水温度的分布
1千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27℃到4℃)
1千米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温度/℃
深度/km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
几乎不受太阳辐射影响,也无法和表层海水形成对流交换热量
海平面
低纬度
海平面
温度/℃
深度/km
温度/℃
温度/℃
夏季
冬季
冷中间层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拓展探究:探究中纬度和高纬度海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特殊之处并分析原因。
大连海滨|7月
大连海滨|1月
中纬度:
同一海区表层温度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获得太阳热量季节差异显著,四季分明
温度/℃
夏季
冬季
中纬度
冬季冷却海水层
高纬度: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海水密度增大下沉而形成
温度/℃
高纬度
高纬度:
表层海水之下有一个特殊的冷却层。
在垂直方向,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定深度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在高纬度地区,海水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冷中间层,是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的。
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01 水平分布规律:
02 时间分布规律:
03 垂直分布规律:
根本原因:热量收支状况的差异
分布规律小结
1.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01 太阳辐射
02 蒸发
03 海陆分布
主要因素
04 大气运动
05 海水运动(洋流)
影响因素小结
1.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罗非鱼属于暖水性鱼类,原产地在非洲。适宜水温是16-40℃,当水温低于15 ℃的时候,将冬眠甚至死亡。
鳕鱼属冷水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水域。
纬度不同,海洋表层生物类型不同。
2.海水温度特点的影响
影响生物分布与渔业
01
200 m
500 m
1000 m
2000 m
2.海水温度特点的影响
影响生物分布与渔业
01
从垂直方向看,海洋表层(200米以内)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2.海水温度特点的影响
影响生物分布与渔业
影响鱼类的洄游
01
影响生物分布与渔业(总结):
01
海水温度还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季节性洄游
纬度不同,海洋表层生物类型不同
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渔业活动要考虑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2.海水温度特点的影响
调节大气温度: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
空慢,对大气温度有调节作用。
02
对比同纬度的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城市可知,自东向西,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大,温差越来越小。
案例
2.海水温度特点的影响
“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
影响海洋运输:
03
在高纬度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其产卵地在德班附近。每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下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1.根据材料信息,推测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①(针对:喜冷水)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附近寒流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
②(针对:好群居)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空间。
③(针对:以浮游生物为生)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沙丁鱼洄游路线示意图
集聚地
产卵地
活动探究一
分析海水温度对沙丁鱼洄游和人类渔业的具体影响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利: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
弊:沿岸流被夹在海岸和东侧暖水之间,空间狭窄,使得沙丁鱼大量聚集,容易被其他动物捕食。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其产卵地在德班附近。每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下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活动探究一
分析海水温度对沙丁鱼洄游和人类渔业的具体影响
沙丁鱼洄游路线示意图
3. 德班附近的渔民,应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捕获沙丁鱼?
南半球的冬季,也就是6-7月份。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其产卵地在德班附近。每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下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活动探究一
分析海水温度对沙丁鱼洄游和人类渔业的具体影响
活动探究二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
节变化特点。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
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
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活动探究二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
节变化特点。
葫芦岛: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厦门:海水表层温度有季节变化,但不显著。
西沙: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很小,全年高温。
活动探究二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
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葫芦岛:7-9月
厦门:5-11月
西沙:全年均可
活动探究二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
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
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位置影响海水温度,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纬度越低,适宜游泳的时间越长。
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
海水密度
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
氯化钠
中文别名:食盐
氯化镁
味苦微咸
定义: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表示方法: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降水量和蒸发量
(气候)
陆地径流
结冰和融冰
海区形状
1.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图3.12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分布:几乎都分布在副热带及其邻近海区。
原因:副热带海域,常年炎热少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因此盐度最高。
2.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01 观察右图,盐度超过36‰的海区分布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读图思考
图3.12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赤道地区。
原因:赤道附近海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也很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并不高。
2.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02 气温最高的地区在哪里?此地区为什么盐度反而不高?
读图思考
图3.12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主要是因为北纬60°附近地区有大面积陆地,河流带来大量淡水注入海洋,使得海水盐度较低。
2.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03 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为什么高于北半球同纬度海域?
读图思考
图3.12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与海岸线平行。
原因:陆地径流带来大量淡水,使得河口处盐度较低,越向海洋中部盐度越高。
2.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04 右图中红线圈出的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曲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试推断原因。
读图思考
2.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总结)
①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②南纬60°附近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同纬度海域
蒸发和降水影响
③大河入海口附近表层海水盐度比较低
陆地径流
< 10‰
> 40‰
盐度低
盐度高
活动探究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狭窄
狭窄
01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02 两岸多干燥的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对红海的稀释作用弱;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03 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低盐度海水交换少,盐度受外海影响小。
活动探究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狭窄
01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地处温带大陆性向海洋过渡气候为主,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02 四周陆地河网密布,有大量淡水和冰川融水汇入,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
03 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高盐度海水交换少,盐度受外海影响小。
活动探究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分析某海区盐度大小的方法
气候
河流
海水盐度
气温→蒸发
降水
海区形状
(封闭状况)
方法总结
例: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渤海沿岸,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1/4。
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形成条件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雨日较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适合晒烟制盐。
长芦盐场
渤
海
提取化学物质(晒盐、制碱等)
01
2.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
布袋盐场
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
布袋一带海水含盐度之所以很高,主要是因为沙滩广布,河流注入淡水量少,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使海水出现相对的高浓度。
台湾山脉
布袋盐场
例:布袋盐场
提取化学物质(晒盐、制碱等)
01
2.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
盐场的区位因素小结
01 地势平坦、滩涂宽广、利于晒盐;
02 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03 靠近海洋,原料丰富。
海水盐度的稳定性很重要。注意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海水鱼塘的渔民,在大雨来临前都要调高水位,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海水养殖
02
2.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
以色列通过将海水淡化,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缺水状况。
海水淡化
03
2.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
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
海水密度
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称为海水密度,其单位是g/cm3或kg/m3。
1.海水密度的定义
温度
盐度
压力
密度
影响因素
高
低
低
高
小
大
小
大
密度大小
(条件:冰点温度以上)
表层海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
①水平分布规律
01 观察右图,分析大洋表层赤道海域海水密度大小,并分析成因。
02 分析大洋表层副热带海域海水密度大小,并分析成因。
03 分析大洋表层极地附近海域海水密度大小,并分析成因。
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低,密度较小。
副热带海域温度、盐度高,密度较大
极地地区,温度低,海水结冰导致盐度较高,密度最大
04 归纳世界海洋表层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②垂直分布规律: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深度/m
3 000
2 000
1 000
0
密度/g·cm-
4 000
海水密度的垂直变化
赤道
热带
高纬
受海水压力的影响。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增大,故深层海水一般比浅层海水密度大。
海水密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密度
低
高
密 度 低
海中断崖
海水密度垂直变化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会出现随深度增加密度减小的情况。也就是所说的“海中断崖”,给潜艇的航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2014年春节期间的一个午夜,潜行在大海深处的南海舰队372潜艇突然遭遇“掉深”。所谓“掉深”,通常是指潜艇周围海水密度突然减小,潜艇由于浮力突然减小而急剧下沉的一种现象,一旦到达潜艇的承受极限,艇壳就会被压碎而导致艇毁人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 “海中断崖”事件,而导致艇毁人亡的惨剧。
我国372潜艇遭遇“海中断崖”死里逃生
在关键时刻,指挥员果断拉响警报并下达一系列指令。潜艇里面的官兵做了上百个挽救的动作,关掉一些主电源,避免设备短路,一点点摸索着管路,最终成功找到了控制管路的阀门,紧紧锁死之后,主机舱终于停止了进水。全体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拯救工作,使整个潜艇终于脱离了最危险的时刻。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2014年9月2日下午,372潜艇被授予一等功。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方向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表层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从表层到深层)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密度跃层:海水密度有时随深度的增加会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
温度、盐度
压力
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小结
案例分析
死海的传说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尽管死海不是海是一个咸水湖,但是死海的故事说明水的密度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死海的故事说明水的密度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大。海水的密度就越大,盐度越小海水的密度就越小。
读四个海区表层海水年均温示意图(单位:℃),完成1-2题。
1.图示为南半球海域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造成四个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海水运动 C.太阳辐射 D.径流注入量
课堂练习
读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4.关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赤道处最低
B.在两极地区高
C.一般来说,纬度低,密度低
D.一般来说,纬度高,密度高
课堂练习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课堂练习
数量增加
0°
20°
40°
60°
①
②
③
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
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
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7.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