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3: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里山的姑娘
1歌曲背景、分析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写于1947年。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由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格,曾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台湾歌手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
2设计思路
1、巧抓旋律,情境导入
歌曲以高山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创作,旋律流畅,富有流动感,我抓住旋律这一音乐要素,以歌曲中一字多音难点句入手,突出歌曲旋律美感。切合歌曲主题内容地成功创设了阿里山美的情境,同时也解决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难点句教学。
2、打破常规,“演”“唱”结合
歌曲有6个乐句,其中2、4、6乐句旋律基本相同,1、5两个乐句旋律也相同,而第三乐句在第一环节中已巧妙铺垫,所以曲谱教学只设计放在第一二乐句中,随后便在教学中通过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旋律特点,歌曲情感升华把“唱”与“演”有效结合,融于一体。
3、融入视听,歌舞呈现
音乐的完美表现怎可缺少形象的肢体语言?更何况是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拓展环节顺理成章地融入了高山族音乐的舞蹈,结合歌曲,加入了少数民族音乐衬词的元素,也是歌曲推向高潮的华彩乐段。在感受的同时,带给学生视听震撼,播放宋祖英现场演唱版本,激发学生载歌载舞的表演欲望,同时也将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
2、随《阿里山的姑娘》边唱边跳,体验歌曲情绪
4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5教学难点
1、在歌曲演唱表现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对歌曲情感表达有自己的思考,有一定的方式方法。
6课后反思
1、我们在教学中要渗透音乐基本要素的教学,主要突出符合学生特点,便于学生理解的音乐要素教学,例如:音乐作品的情感、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其中,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小学中一般以旋律、节奏、音色最为常用。这些要素的变化往往决定着一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尤其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提倡、鼓励自我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
2、我们在歌曲教学中要寻找歌曲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演唱的兴趣和效果。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是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所必需的重要手段。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它的变化和旋律变化约有机结合,使音乐作品获得内在的生命力,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进程。音色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色的变化组合就成为各类重奏重唱、合奏合唱以及交响乐的重要手段。
3、我们要发挥学生主体,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处理歌曲,并在演唱中表现出来,不仅突出了鲜明的音乐特色,也提高了音乐课的效率。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唱歌教学,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
随《站在高岗上》伴奏进教室,随节奏拍手。
活动2【活动】介绍阿里山,旋律导入歌曲
1、视唱旋律
(1)情境导入,开门见山
师生合作表现山中的回声。
板书画山。问:你认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2)视唱旋律
出示:
用音乐表现连绵起伏的山。
(3)用“啊”表现连绵起伏的山。
【抓住歌曲重点乐句,难点乐句,从音乐要素之一旋律入手,结合情境与乐句旋律走向表现群山连绵起伏的特点与美感。】
2、介绍阿里山
观看视频播放,语言文字介绍。
【视听结合,带给学生画面感、身临其境感,从而发自内心表达对美的赞叹,激发学生对阿里山的向往,同时也作为一情感铺垫。】
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
1、初听
教师范唱。
2、学唱第一乐段
(1)学唱歌谱
(2)学唱歌词
【高段学生已能够通过对音乐感受、歌词内容理解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景美、人物形象美。我们抓住歌词内容,从音乐要素之一情绪入手,表现阿里山风景美、姑娘美、少年壮。】
3、学唱第二乐段
问:阿里山的姑娘美吗?美不美?少年壮不壮?是吗?肯定吗?
用肯定的语气唱一唱。
【对学生来说,学唱没有问题,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对第一乐段美的基础上,肯定地进一步来赞叹阿里山之美。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有效结合了音乐要素之一力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演唱,自然而然地,学生在演唱时加强了力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4、学唱第三乐段
第三乐段与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不同在哪里?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姑娘和少年永不分离,碧水常围着青山转。
【这一环节,我们结合音乐要素中的情绪与力度要素,引导学生从歌词内容理解,潜移默化地表达内心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力度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有相辅相成之道。】
5、完整演唱
活动4【活动】拓展表演歌曲
1、感受第四乐段主题
问:这段音乐你觉得表现了阿里山姑娘和少年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表现第四乐段主题
跟琴唱谱。演唱衬词。
怎么样唱更加能表现出我们的热情?
【抓住情绪这一要素,引导学生对比感受歌曲主题华彩乐段,体会高山族音乐所表现的高山族姑娘、少年载歌载舞的风格特点。再结合力度要素,通过力度的加强来表现热情、激动的情绪。】
3、欣赏宋祖英演唱视频一段。
4、学生边唱边跳。
5、完整演唱,加上第四乐段旋律。
6、理解最后一个音的延长音。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升华歌曲情绪,从而表现风景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少年美好愿望的绵绵不绝,意犹未竟。】
7、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走出教室。